一部用當代人視野和觀念寫作的漢語世界史,一部好看的世界史。“世界歷史有一套”系列之《羅馬帝國睡著了》,縱覽羅馬帝國的起源、興盛以及衰敗的歷史發展脈絡,描述了地中海的蕞爾小族,用武力和鮮血鑄造了一個空前絕后的龐大帝國,卻最終經受不住歲月摧殘、蠻族打擊而走向滅亡的3000年歷史進程。
作者文筆幽默詼諧,犀利戲謔,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大事件具體而微,完整再現歷史。
血性尚武的羅馬人,訓練有素的軍隊,張弛有度的政治制度,后世引為圭臬的法律,澤被后世的建筑、史學和文學,包容的謙卑和博大的胸懷,成就了長年占據環地中海舞臺中心,橫跨古代亞、歐、非三大洲的“永恒之城”羅馬。這個曾經創造了燦爛文化的千古之城,如今睡著了。
★曾記否,那劍與血拼殺出來的輝煌,讓世界梟雄神往不已的雄圖霸業? 3000年的歐羅巴榮光,澤被后世文明的千古之城,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昔日的偉大與輝煌讓人驚嘆,滅亡的可怕與可悲讓人嘆息。 1.“世界歷史有一套”系列榮登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多地暢銷榜,《參考消息》《南方日報》《新京報》《文匯讀書周報》《廣州日報》《華商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天涯網、新浪網、鳳凰網、騰訊網……超過200家媒體重磅推薦! 2.作者楊白勞與當年明月、袁騰飛并稱歷史寫作三大里程碑。擁有大量鐵桿粉絲“地主”。 3.楊白勞的世界史寫作,人名和地名都盡量簡化,盡量減少,講述事件時,將讀者們比較熟悉的眼下正流行的事件、語言、語法融入其中,爭取讓讀者們感覺,這些外國古人在我們身邊復活了。 4. 楊白勞的世界史作品很逗,“讀了很提神,可以忘憂,笑讀的同時又不自覺地學到了歷史知識,發現原來歷史真的很有趣”。
★在羅馬最初的時代,整個國家的權力由三部分組成,軍事元首(也就是王)、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王的形象地位大于實權地位,最多算個最高法官或是最高祭司;管理國家的各項政策條例由元老院決定,元老院基本由羅馬的各氏族頭目構成,日常的國家大事都由他們商量著辦;而公民大會則是所有氏族的成年男子參加的會議,選舉新的王或是發動戰爭、制定或廢除新法律這些要緊事,是要公民大會投票的。現任的王死去或是被風吹走,元老院會臨時提名一個代班的,5 天之內,公民大會選舉下一個王出來。從羅馬建成一直到公元前509 年,歷史上稱為王政時代。
★塔克文下臺后,羅馬人對獨裁深惡痛絕,對“國王”這個職業產生莫名的厭惡,所以共同決定,以后就不要設這個位置了,羅馬沒有王,選兩個執政官出來,一年一換,權力相等,互相制衡,一個可以宣布罷免另一個,從這時候算起,羅馬共和國時代開始了。
★第二次布匿戰爭時,羅馬軍隊進攻西西里島的敘古拉城吃了大虧,敘古拉城里伸出些帶著掛鉤的古怪長臂,抓起羅馬的戰艦,甩在巖石上砸得粉碎;城里還有些不知名的怪物,會吐出火球、巨石等東西;最恐怖的是,停泊在海面上的羅馬戰艦,經常莫名其妙就著了大火。所有的羅馬士兵都在傳說敘古拉城里有鬼或者有神,反正是人力不能對付的東西,這種仗不能打。好在這支羅馬軍隊的將軍馬塞拉斯是個不信邪的,他很快搞清了事實真相,原來敘古拉城里啊,果然住著神仙,這個神仙就是大數學家阿基米德!
★古羅馬時期的統帥,首先要會煽動,愷撒還是專業學過雄辯的,口才一流。他趕緊召集了一次戰前動員大會,再次強調了軍人的榮譽,并告誡大家不要輕信流言,日耳曼敵人其實是紙老虎。另外又說,如果大家都不愿參戰,他將帶領自己的警衛部隊——第十軍團投入戰斗,因為只有第十軍團是真正勇敢無畏的羅馬戰士(因為這個軍團曾護送愷撒與日耳曼人談判)。愷撒這一招激將法非常成功,第十軍團本來只是擔任愷撒的警衛團,聽說要打日耳曼人心里也發毛,現在被老大這樣提名表彰,熱血沸騰之下,當場表態,他們將在愷撒的指揮下在任何時候與任何敵人開戰,絕不退縮!而第十軍團也由此時起揚名天下,成為后來羅馬軍團中的王牌。
★從公元前58 年到公元前55 年這幾年的時間里,愷撒的軍隊在整個高盧地區縱橫無忌,摧枯拉朽,基本占領了外高盧地區的中部和北部,有些歷史悠久的部落和民族直接被愷撒滅族。休息了幾天,愷撒登高望遠,目光越過英吉利海峽,落到了不列顛群島上。據愷撒自己說啊,他征戰高盧這幾年,幾乎每一場戰役都能在敵方陣營里看到不列顛過來幫手打架的,既然這小島不學好,他就準備到那里去顯示一下軍威,以絕后患。
★經過愷撒對高盧的多年遠征,大量的奴隸與財富源源流入羅馬,奴隸制經濟高速發展;豐饒繁榮的高盧地區歸屬羅馬版圖,使羅馬的疆土擴展到萊茵河西岸和比利牛斯山脈以東,并遠至不列顛。整個羅馬的土地和人口幾乎都增加了一倍。
★公元前46 年,愷撒回到了羅馬,帶著埃及的女王和他們的孩子,連續10天的第四次盛大凱旋式讓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成為歷史上最榮耀的羅馬人。據說這10 天羅馬進入普城的狂歡,最有趣的是,活動高潮時,愷撒手下的軍團長、百夫長等突然高聲呼喊:“市民們,藏起你們的妻子,專門誘拐女人的禿頭來了!”隨后,幾萬個士兵也跟著呼喊,全城都哈哈大笑。由此可見愷撒的軍隊跟老大的親密關系。
★屋大維征服埃及,此時羅馬的疆域北起多瑙河,南到非洲(包括埃及在內的北非一帶),西起比利牛斯半島,東到兩河流域和小亞細亞半島,是地球上最龐大的帝國之一,而地中海成了羅馬的內湖。
★羅馬百姓看到了一個這樣的屋大維:回到羅馬,他就解散了軍隊,參選執政官。公元前27 年,他多次要求將自己在埃及的勢力撤出,態度非常誠懇,但元老院堅決不干,不但不準他放掉埃及,還將羅馬最強的三個省——高盧、敘利亞、西班牙的統治權交給他,屋大維謙虛了一陣就笑納了。羅馬人眼中,這個新領袖一點都不囂張,謙順得很。所以,在萬眾歡呼中,元老院授予他“奧古斯都”(Augustus)的稱號,意思就是“至尊至圣”。
★狄奧多西在任期內的頭等大事,就是宣布基督教正式成為羅馬的國教,這個事件的衍生產品就是羅馬皇帝宣布廢止奧運會!這個奧運會就是源于公元前776年的希臘古代奧運會,到此時已經經歷了1168 年,共293屆!可惜啊,羅馬皇帝不喜歡,既然基督教已經是國教了,那就要大力反對異教,一群人在一起瘋跑瘋跳的,搞不好是某種異教儀式啊,不用研究了,中止吧。就這樣,古代奧運會就稀里糊涂地滅亡了。直到1893年,顧拜旦老師傅又想起這個事了,于是我們四年一次的夏天又有了很盛大的娛樂項目。
★查世丁尼一世在位,事太多了,他有個外號叫“永遠不睡覺的皇帝”。除了他自己折騰出來這么多事,君士坦丁堡還發生過一次地震,引發了一次大規模的鼠疫,當時死人無數,一次減少了1/3 的人口。據說人死得太多,沒地方埋,查世丁尼一世下令打開塔樓,掀起頂蓋,把尸體丟進去,塞滿一個就封住一個,這樣,塔樓也裝滿了,最后只好往海里丟,慘狀難以想象。
★因為出了查士丁尼這樣一位千古一帝,后來的史學家認為,這時的東羅馬帝國已經非常獨立而且強勢地存在了,為了讓這個帝國跟之前的羅馬帝國分得更清楚,從此時起,我們應該叫它為拜占庭帝國。叫這個名字是為了尊重本地的主流希臘文化,因為君士坦丁堡修建的這個地方,原來是一座希臘的城市,名叫拜占庭。我們遵史學慣例這樣叫,君士坦丁堡的居民肯定不爽,他們當然要堅持自己是羅馬人。
★戰斗進行中,阿拉伯人突然發現君士坦丁堡城內飄出來很多小木船,眼看越來越近,阿拉伯人謹慎為上,趕緊打沉,小船幾乎沒有任何防御,說沉就沉了。小船上帶著的東西不會沉,很快就黑乎乎、黏糊糊地布滿整個海面,還有一股怪怪的氣味。阿拉伯的艦隊莫名地被這些黑色液體包圍了,還沒等分析出這是不是某種化學武器,對面的君士坦丁堡城頭開始發射火球了,破空而來,一落入海中,那些黑色液體呼的一聲就燃起沖天的大火。阿拉伯的木制戰船幫助了火勢,越燒越遠,頃刻間,圍城的艦隊,2/3 著火沉沒,沒有著火的戰艦看著不對,趕緊后撤。不幸后撤的道路已經有拜占庭的海軍在恭候,就算阿拉伯還有船只能逃出戰場,在軍事上,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個結果,就叫做全軍覆沒!這種拜占庭獨門的大殺器就是江湖上名動一時的“希臘火”,拜占庭人喜歡叫它“海洋之火”,因為這些火焰是漂浮在水面上的。
★比起古羅馬帝國,拜占庭這半壁江山肯定是有點落魄,加上還被各種蠻夷或者異族欺負。但是,血統就是血統,不論什么樣的敵人,對這支穿紫袍的皇室都是帶著敬畏的,而拜占庭人自恃身份,他家的皇室跟人結親也非常講究,比如前面介紹過的保加利亞沙皇西蒙,想讓君士坦丁七世娶自己的女兒,未遂;德皇想讓兒子迎娶拜占庭的公主,結果是娶了約翰的侄女,這兩次提親都不惜引發戰爭。可見,“生于紫色寢宮的”是何等金尊玉貴。
★城破之時,他脫下紫袍,跟沖上來的敵人肉搏,寡不敵眾,皇上被一些不知道姓名的奧斯曼土耳其小兵亂刀砍死,尸體也被壓在亂石堆里。羅馬歷史上,戰死的皇帝不多,而君士坦丁十一世肯定是最悲壯的一個,他是拜占庭帝國最尊貴的陪葬品,他領導的這一場艱苦卓絕的守城戰,感天動地,氣壯山河,應該說是給了波瀾壯闊的羅馬歷史一個最凄美最華麗的謝幕。
★拜占庭的文化傳承是一個很有趣的循環,古羅馬繼承了古希臘的文化,拜占庭繼承古羅馬,隨后又回歸希臘,再加上東方文化對它的侵蝕和滲透,所以拜占庭基本就是個大鍋,四面八方所有的調料都下去燉,好在拜占庭人是不錯的廚師,雜燴也做成精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