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認為,洞悉匯率者掌控經濟;匯率政策是國與國之間增長潛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戰爭。這場戰爭在內部展開,也在外部進行。從內部來講,勝敗取決于一國增長潛力和國際競爭力是提升還是降低;從外部來講,勝敗取決于一國增長潛力和國際競爭力較其他國家而言具有多大優勢或如何形成優勢。
作者以實戰案例為切入點,具體考察歷史中西方主要國家圍繞著增長潛力和國際競爭力實施的匯率政策,闡明匯率浮動的規律和興亡盛衰。
通過《打贏匯率戰爭:匯率撼動經濟》,讀者可以更為深入地理解外匯市場,對匯率浮動的預測力也會大大提高,從而避免在外匯市場蒙受損失,賺取更多的財富。
匯率,世界金融的神經。它的每一下跳動,背后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
崔用植,韓國當代經濟學家,以準確預測了亞洲金融危機而名聲鵲起,其后又多次準確預測了匯率走勢。現在,他的觀點受到官方和民間的高度重視,經常參與韓國政府相關政策的擬訂,企業和民眾更是競相聽取他對金融,尤其是匯率的見解。
作者的話
1 為什么是匯率?
匯率指示景氣的方向
匯率還能引發金融市場的信貸不暢
匯率甚至決定國家經濟的興衰
現在是匯率戰爭時代
2 匯率,如何運行又由什么決定?
決定匯率浮動的資本收支和經常收支
資本收支由增長率、利率和匯兌收益等決定
價格競爭力決定經常收支
品質競爭力也決定經常收支
國際競爭力和增長潛力由什么決定?
經濟的惡性循環和良性循環
增長潛力和國際競爭力如何推斷?
廣義的匯率戰爭
3 匯率戰爭的歷史
最初的經濟霸權國家蒙古
匯率戰爭的話題
指南針、印刷術、火藥及歐洲的崛起
意大利城市國家的崛起與衰落
葡萄牙和西班牙經濟霸權的獲得
西班牙的繁榮與衰落
荷蘭經濟霸權的獲得與衰落
法國的挑戰與失敗
英國經濟霸權的統治與衰落
德國的挑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經濟的崛起
4 匯率政策成敗的典型案例
英國,因英鎊估值過高而失去的十年
法國,隨著匯率政策亦笑亦哭
世界經濟大蕭條與各國的匯率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匯率政策與世界經濟繁榮
20世紀70年代以后美國的匯率政策
日本經濟,超長期繁榮的秘密
國際收支順差是日本超長期停滯的先兆
日本經濟的二十年停滯為什么會發生?
5 韓國的匯率政策
后記
官僚如果統治了經濟,就會濫發各種規定,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讓人應接不暇的敕令連生產方式的細微部分都一一作了規定。如制衣方面,根據衣服類型定下了寬度。衣服染色方面的規定就達317種。根據這些規定,染色業者分為三個類型,他們又分別組成各自的行會。柯貝爾內閣出版了不同產業的44部法典,為了逐字逐句地嚴格執行,還曾指定了監察官。
這僅僅是開始而已。柯貝爾去世時運轉著15個獨立的監督團,認為現存的規定無法包括所有的產業制造階段時,統制官還擴充了規定并追任了監察官。1754年,監察團數增至64個。行會也出現了監察官。紐扣制造業者行會如果發現有用骨代替衣料做紐扣材料的,統制官就會派監察官對違反規定的裁縫予以罰款,甚至會搜查住處,處罰穿著違禁品者。
根據規定,剪羊毛只能在5月和6月進行,不得屠宰黑色羊,整理羊毛的工具要用特定類型的鐵絲制成,要有特定數量的鋸齒。包含所有工種規定的柯貝爾體系扼殺了革新,極大地滋生了腐敗的機會。
法國的產業增長最快的時候況且如此,其他時代就更是如此了。法國經濟因為公共部門的臃腫以及規定的強化和擴大喪失了增長潛力和國際競爭力。因此,雖然法國為了奪取政治和經濟霸權進行了無數挑戰,但除了路易十四和拿破侖在短時間內掌控了政治霸權外,均未獲長期的成功,經濟上的霸權也從未掌控過。法國作為歐洲的中心,既是交通要沖和糧倉地帶,人口也大大超過其他國家,且文化和科學方面也未落后于其他國家,但卻只能永遠滯留在挑戰者的位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