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闭邕@一古語所說,比較、回顧百年前的中國、韓國、日本,也是反觀我們自己的好方法。
作者在長期比較研究東亞歷史過程中,試圖在本書中以類似于MRI(核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對中、日、韓三國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文化、藝術(shù)、社會、日常、風俗、民眾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切分,并以特寫鏡頭予以還原。
本書為重新發(fā)現(xiàn)近代——一百年前的中日韓(第二部),作者在這本書中,能對我們曾經(jīng)不太了解的,或者已經(jīng)隨風而逝的歷史場面,進行更深入的描寫。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已逝的近代史的光明與黑暗,同時也能感受到溫和而又冰冷的近代史的體溫。
作者所希冀的是,擺脫單一國家歷史的視角,并以多國的、多層次的視角,省察我們和我們周邊的歷史環(huán)境。
鮮為人知的獨家史料、新銳觀點,首次縱橫全景再現(xiàn)近代中國、日本、韓國文明發(fā)展史,填補國內(nèi)外空白!多元視角,重新審視百年恩怨,回歸歷史現(xiàn)場!100年前的中國人是如何認識日本人的?日本為何要對朝鮮土地進行調(diào)查?朝鮮的“七大名品”是什么?科舉制度是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日本是如何掠奪朝鮮文化遺產(chǎn)的?李鴻章為何未能替代慈禧太后?為什么八國聯(lián)軍中還有中國人?
1962年生于中國沈陽,朝鮮族,中日韓國際文化研究院院長,現(xiàn)執(zhí)教于日本廣島文化學園大學。比較文化學家、作家、文明批評家,以中、日、韓三種語言寫作和演講,有“國際派鬼才”之譽,被日本、韓國的媒體和知識界推崇為“活躍于中國、日本、韓國國際文化界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著作有《東亞三國志》《中日韓大比拼:認識身邊的不同文化》《中日韓國民性格》《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韓國人》《自由的中國人,不自由的日本人》《金文學主義》等89種。其作品以辛辣、幽默、精煉的文風風靡東亞三國及歐美,總銷量已超過280萬冊。
文明、風物
“新小說”的黃金時代/3
近代新聞出版業(yè)的誕生/5
朝鮮的報紙和日本/9
100年前的日常用品都有哪些/11
近代文明的面孔——廣告/14
花斗、名片以及賀年卡/17
100年前的漢城是如何轉(zhuǎn)變?yōu)榻鞘械模?9
近代漢城市內(nèi)的日本人街區(qū)/22
近代殖民地城市——香港/24
《論語》和算盤/27
近代中國的海外移民熱/29
“國語”和近代東亞/32
近代日本的“中國通”/34
近代中韓兩國留學生的日本體驗/37
近代“漫畫”文化/39
國民與明太/41
近代日本的“恥部”——女性為國賣春/44
100年前的海嘯與日本/46
近代名士與“豬尾巴”/48
近代的紀念碑/50
近代朝鮮的博物館和美術(shù)館/52
成為“東洋文庫”基石的莫理循收藏/54
日本的中國留學生街——神田神保町/56
近代中國的南北文化論/58
100年前的中國人是如何認識日本人的?/61
100年前的京師大學堂是如何講授近代西方科學的/63
中日兩國在相互理解過程中的齟齬/65
近代中國語、朝鮮語中的日語單詞/67
浸滿淚水的“關(guān)釜聯(lián)絡船”/69
說說鴨綠江鐵路大橋/72
漢文實力即為國力/74
租界再發(fā)現(xiàn)/76
近代朝鮮的學校是如何建立起來的/79
法國人寫的《韓國書志》/81
日本最早的女留學生/83
大阪博覽會的“人類館”事件/86
中國最初的近代博物館/88
“音樂是改造國民性的力量”/90
中山裝是革命的象征符號/92
百年前參考日本假名進行的中國文字改革/94
民國初期的標準國語是如何制定的?/96
朝鮮的書店、雜志引領(lǐng)民族進步/98
徹底調(diào)查朝鮮/100
《朝鮮古跡圖譜》/102
日本遺留下來的殖民地朝鮮照片檔案/103
日本為何要對朝鮮土地進行調(diào)查?/105
日本是如何研究朝鮮文的?/107
朝鮮的“七大名品”/109
對中國近代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做出貢獻的日本“同仁會”/111
日本軍醫(yī)對朝鮮的記錄《雞林醫(yī)事》/113
日本殖民者在朝鮮建立的電信網(wǎng)/115
近代中國最早的日本記錄《日本日記》/117
通過美術(shù)培養(yǎng)國民感情/119
近代計量教育拉開序幕/122
日本人經(jīng)營的報紙《順天時報》/124
科舉制度是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126
百年前的尊孔運動/128
和紳士游覽團同期進行的日本留學/130
修信使對日本的體驗/133
日本是如何掠奪朝鮮文化遺產(chǎn)的?/135
日本是如何聘用外國專家的?/138
清政府是如何聘用外國專家的?/140
被發(fā)明的傳統(tǒng)/142
日本教養(yǎng)文化之花——女學生/144
中日韓三國近代教育的時差/147
近代道德教育——修身/149
人物、思想
反對侵略擴張的日本“小國主義”/155
“日本鬼子”的形象是如何產(chǎn)生的/157
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胡適/159
將東西方文化融于一身的林語堂/161
百年不遇的文化大師陳寅恪/164
熱愛朝鮮美術(shù)的日本人柳宗悅/166
變成朝鮮一把泥土的日本人——淺川巧/169
“韓國孤兒的父親”——曾田嘉伊智/171
朝鮮王朝末代太子妃——李方子/173
是是非非袁世凱/176
對朝鮮民俗學研究做出貢獻的秋葉。177
民國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生態(tài)/180
民國才媛第一人——呂碧城/182
岡倉天心說“亞洲是一體的”/184
支援中國和亞洲革命的犬養(yǎng)毅/186
關(guān)于頭山滿的再認識/189
朝鮮的新文學開拓者崔南善/191
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193
“朝鮮學”的開拓者文一平/196
植物遺傳育種學界國際著名學者——禹長春/198
近代東亞的教養(yǎng)主義/201
“中國近代留學之父”容閎/203
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鼻祖——嚴復/205
近代中國翻譯大家——林紓/207
中國近代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梁啟超/209
死無葬身之地的朝鮮女先覺者——羅蕙錫/212
朝鮮女性的一片綠葉——金一葉/214
第一位出版女子文學作品集的朝鮮作家——金明淳/216
豆腐和辛亥革命/219
辛亥革命第一位英雄/221
革命爆發(fā)以前的百家爭鳴/223
日本近代民主主義思想家——吉野作造/226
基督教思想家內(nèi)村鑒三和朝鮮/228
文人安倍能成“發(fā)現(xiàn)”的朝鮮之美/231
宋教仁為何要對抗孫中山/233
近代中國巨匠——張謇/235
大文豪夏目漱石和殖民地朝鮮/238
近代日本對朝鮮歷史的研究/240
為朝鮮獻身的西方人哈爾伯特/242
熱愛中國的西方人——荷馬李/244
中國革命的幕后舵手——莫理循/247
亞洲留學生教育的先驅(qū)者——嘉納治五郎/249
“黃禍論”的具體內(nèi)容/251
思想家安重根/253
“革命和尚”/255
中日民間交流的先驅(qū)者——岸田吟香/257
被“中國趣味”深深迷惑的日本人/259
日本陸軍的“中國通”/262
近代中國和日本的軍事顧問/264
善鄰書院和宮島大八/266
被忘卻的朝鮮近代大文豪——金澤榮/268
卓越的民族史學家、媒體人——樸殷植/271
超越了“民族”的杰出知識分子——申采浩/273
新民會提出的獨立戰(zhàn)爭論/275
“中國的孫中山,韓國的申奎植”/278
中國近代第一家族/280
開化派宰相——金弘集/282
李鴻章對百日維新的兩面態(tài)度/284
李鴻章的眼淚/286
李鴻章和森有禮的歷史對話/288
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三次會面/291
李鴻章、伊藤博文、金弘集“三相”比較/293
李鴻章其人/295
李鴻章為何未能替代慈禧太后/297
明成皇后的理想/299
開化派精英的設想/301
開化派的“家教”——李東仁/304
文化民族主義的興起/306
近代“武士道”的誕生/308
政局、戰(zhàn)爭
日本人對殖民地的“帝國”目光/313
“韓日并合”與日本向朝鮮的布道/315
為什么八國聯(lián)軍中還有中國人/318
暗殺時代/320
日本有識之士為何要支援辛亥革命/322
日本妓女間諜在大陸進行的間諜活動/324
朝鮮皇太子的悲。326
革命旗幟高高飄揚/328
孫中山不在場的辛亥革命/329
辛亥革命是一場“未完成的革命”/331
一些人為何對袁世凱寄予厚望/333
百年前是如何評價辛亥革命的/335
辛亥革命是如何影響日本的/337
革命黨放棄北伐的原因/339
百年前的中國是如何對待“日韓并合”的/341
朝鮮純宗皇帝的南北巡視/343
日本曾想“統(tǒng)監(jiān)中國”嗎/345
伊藤博文為何要關(guān)注中國/347
日本為何更熱衷于統(tǒng)治朝鮮/349
從民國到軍國/351
日本是如何評價“并合韓國”的/353
朝鮮的文明開化為何遭到失。355
永遠沉睡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清朝俘虜/358
天皇的實質(zhì)/360
朝鮮的抗日義兵運動/362
日本是如何鎮(zhèn)壓義兵運動的/365
獲得日本人尊敬的抗日義兵/367
民國第一屆國會是什么樣子的?/369
清末時期誕生的諮議局/371
西方人如何評價清末改革?/374
佛教僧侶參加辛亥革命/376
日本秘密制作的亞洲地圖——“外邦圖”/378
日本是如何繪制朝鮮半島地圖的?/380
日本是如何偵察、測量中國大陸的?/382
為什么會發(fā)生“乙未事變”?/384
“俄館播遷”和高宗的無能/387
殺害明成皇后者的結(jié)局/388
把東學農(nóng)民運動當成戰(zhàn)爭謀略加以利用的日本/390
景福宮軍事政變/393
從東亞立場上觀察中日甲午戰(zhàn)爭/395
為什么說清王朝難以自行阻止亡國悲劇?/397
清王朝對漢族人的不信任/399
朝鮮是如何開埠的?/401
壬午軍亂的沉重意義/403
甲申政變失敗的原因/406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歷史也是一種移動、跨境的歷史。通過跨境實現(xiàn)了移民的群體,不僅對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有時還能改變當?shù)氐奈幕鎴D。
100多年以前,中國的海外移民主要是以東南亞為目的地的。但這一范圍很快擴大,并經(jīng)過香港,沿著太平洋航線向美國擴展。
在向美國移民之前,大量中國的平民百姓已經(jīng)越過海洋,移民到東南亞地區(qū)。當時,人們把移民東南亞稱為“下南洋”。南洋指的是現(xiàn)在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區(qū)。從廣義上講,南洋也包括今天的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島嶼國家。
根據(jù)刊載于《中國社會導刊》(2008年第3期)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印度尼西亞的2億人口當中,華人占了1,000萬;馬來西亞2,500萬人口中,華人占了600萬;泰國6,500萬人口中,華人大約占2,000萬,即占了約三分之一;新加坡有華人300萬,占全部人口的90%。
在中國,大量日本賣春婦集中在上海、香港、關(guān)東等地。南洋各地也有眾多日本賣春婦在進行性交易。1886年,僅上海市就有大約700名日本定居者,其中,日本人的設施有半數(shù)以上都是娼妓館。此外,還有少數(shù)三井物產(chǎn)等日本企業(yè)和藥房。
1903年,有多達201名日本賣春婦在中國關(guān)東地區(qū)活動。在俄日戰(zhàn)爭以后,這一數(shù)字急劇增加到了1,403名。這相當于在關(guān)東地區(qū)日本定居者數(shù)量的一半以上。中國東北地區(qū)當時定居著5,000多名日本人,統(tǒng)計資料表明,其中70%以上為日本賣春婦。
日本在性事方面實行開放政策要早于中國,而且歧視妓女的意識也十分薄弱。所以,納妓女、賣春婦、娼妓為妻的現(xiàn)象,在日本上流社會男性當中也很普遍。
1898年,李鴻章結(jié)束歐美旅游回到國內(nèi),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維新運動正熱火朝天。在百日維新期間,李鴻章沒有公開上書表達自己的政見,也沒有實際接觸維新派人物。
他暗中寫給友人的書信內(nèi)容表明,他對維新變法表示支持,但實際上,他卻沒有實際的支持舉動,也沒有參與其中。1898年8月,伊藤博文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訪問。這時,李鴻章宴請伊藤博文,并愉快交談。李鴻章在日本簽署《馬關(guān)條約》期間,曾經(jīng)與伊藤博文打過交道,因此兩個人可以說是有過一面之緣的對手。
伊藤卻在私下對李鴻章說:“治弱國如修壞室,一任三五喜事之徒,運以重椎,以巨索,邪許一聲,壓其至矣!崩铠櫿律钜詾槿唬f“侯言良是”。李鴻章與伊藤的唱和,證明他們一致認為維新派缺乏閱歷,操之過蹙,失于急激,后果堪慮……
李鴻章宴請伊藤博文及其隨員大崗育造,酒行三巡,論及康有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