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時代的文化產業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的哲學機理與創新戰略研究》的主要內容為:第一章以中外文化產業發展為研究背景,側重在時空兩方面做綜合對比分析,試圖闡明我國文化產業理論的西方引進以及國內現實實踐的發展,使得文化產業在中國蓬勃興起;分析文化產業的內涵及邊界、“國家戰略”的本質性突破,以及作為知識經濟主要類型的文化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第二章提出文化產業的文化品性與產業品性博弈屬于正合博弈,其實質是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作性競爭。第三章著重探討文化產業的文化內容品質及其吸引力,強調民族特色和世界表達的兼顧,既體現經濟的地區性經驗與全球性體驗,也體現文化的民族元素與普世主題。第四章提出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首先應該進行觀念升級,徹底調整原有的文化定位和產業定位,全面新原有的政策體系;在世貿平臺之上,推進我國完全市場建設并健全公平貿易的律法體系;進一步推動體制改革,對生產主體和民間資本松綁并建立市場調控的譜系;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重塑中國形象。
緒論 國家產業振興規劃帶動下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
第一章 正本清源:文化產業的外緣引進與內緣啟動
第一節 外緣引進:從法蘭克福學派到擁抱大眾文化
第二節 內緣啟動:從改革開放到大眾文化興起
第三節 文化產業:從核心“內容產業”到邊緣產業
第四節 國家戰略:從文化創新到“三步走”戰略
第二章 雙性博弈:文化產業的文化品性與產業品性
第一節 文化品性:社會效益與審美本質
第二節 經濟品性:經濟效益與資本邏輯
第三節 文化經濟:文化與經濟的高度交融及深度依存
第四節 哲學機理:文化的價值認同與經濟發展
第三章 內容為王:文化產業的民族特色與世界表達
第一節 民族特色:地區性經驗與民族元素
第二節 世界表達:經典傳承與普世主題
第三節 創意經濟:文化型創意與國際創新戰略
第四節 他山之石:倫敦西區經驗與中國戲劇產業發展
第四章 政策體系:文化產業體制改革與振興之路
第一節 觀念升級:文化定位的調整與政策體系的更新
第二節 體制改革:生產主體的松綁與市場調控的譜系
第三節 文化競爭:國際文化政策與中國文化外交
第四節 復興之路:文化魅力的增強與中國形象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