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升降理論及臨床應用》總結了中醫升降理論的淵源和發展史,闡述了中醫升降理論的基本內容和臨床應用,以及從升降理論理解衛氣營血、傷寒六經病變等的觀點,并介紹了筆者在臨床上應用中醫升降理論部分體會和醫案,可供中醫臨床工作者參考。
林上助,男,浙江溫州人。1975年開始拜師學習中醫,1977年考上浙江中醫藥大學,1982年畢業。主任中醫師,全國首批中醫臨床人才,浙江省名中醫,浙江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研究員。畢業至今一直從事臨床一線工作。
第一章 中醫升降理論的淵源及發展
第二章 自然界氣機升降對人體的影響
第三章 人體的氣機升降
第一節 人體的陰陽升降
第二節 經脈氣機的升降
第三節 臟腑的氣機升降
一、五臟各自的氣機升降
二、五臟之間氣機的升降關系
三、六腑氣機的氣機升降關系
四、臟與腑之間的氣機升降關系
五、脾胃、肝肺升降的特殊性
第四章 升降與出入的關系及升降失常的病因和病理
第一節 升降與出人的關系
第二節 升降失調的病因
一、感受外邪
二、飲食所傷
三、勞倦傷脾
四、七情所傷
第三節 氣機升降運動失序的病理變化
第五章 營衛氣血與升降關系
第一節 營衛之升降
第二節 氣血之升降
第六章 六經病變與升降
第七章 八法與升降法的聯系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溫法
六、清法
七、消法
八、補法
第八章 調控氣機升降的原則和方法
第九章 升降法的基本應用法則和目的
一、以升求升
二、以降求降
三、以出求出
四、以出求入
五、以出求升
六、以入求入
七、以入求降
八、以升求降
九、以降求升
十、以出求降
十一、以升求出
十二、以升求入
十三、以降求入
第十章 升降理論的臨床應用
第一節 升降理論順應四時的應用
第二節 分析藥物性能之升降浮沉指導臨床配伍組方及度勢用藥
第三節 用升降失常闡釋病理變化
第四節 指導治療疾病
一、升降不及
二、升降太過
三、升降反作
第十一章 臟腑為中心的升降法常用具體治法
第一節 肺臟和大腸的升降治法以及與其他臟腑聯系的升降治療方法
一、肺臟和所屬六腑大腸的升降治療方法
二、肺和大腸與其他臟腑同病的升降治療方法
第二節 心臟和小腸的升降治法以及與其他臟腑聯系的升降治療方法
一、心臟和小腸的升降治療方法
二、心和小腸與其他臟腑同病的升降治療方法
第三節 脾臟和胃的升降治法以及與其他臟腑聯系的升降治療方法
一、脾臟和胃的升降治療方法
二、脾和胃與其他臟腑同病的升降治療方法
第四節 肝臟和膽的升降以及與其他臟腑聯系的升降治療方法
一、肝臟和膽的升降治療方法
二、肝和膽與其他臟腑同病的升降治療方法
第五節 腎臟和膀胱的升降以及與其他臟腑聯系的升降治療方法
一、腎臟及所屬六腑膀胱的升降治療方法
二、腎和腑膀胱與其他臟腑同病的升降治療方法
第十二章 升降法臨床應用體會及醫案舉例
第一節 升降大法的臨床應用體會
一、調升降,先安臟腑,順而調之
二、調升降,重視脾胃,時刻護之
三、調升降,先辨標本,以意調之
四、調升降,祛除病邪,因勢利導
五、調升降,升降相因,燮理臟腑
六、調升降,知常達變,以平為期
第二節 “升陽法”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一、“升陽法”的概念
二、“升陽法”所常用的藥物
三、“升陽法”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治療作用
四、“升陽法”在治療消化系統疾病中應用舉隅
五、體會
第三節 醫案選錄
一、痞證
二、胃痛
三、泄瀉
四、便秘
五、呃逆
六、嘔吐
七、脾癉
八、口瘡
九、不寐
十、痰飲
十一、眩暈
十二、咳嗽
十三、尿頻
十四、消渴
十五、崩漏
十六、脅痛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