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詩典》是詩人伊沙開設的微博詩歌薦評專欄,《新世紀詩典》(第三季)包括了該欄目一年內推薦的三百多首現代詩歌。
不以姿態、立場、資歷、輩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質量為唯一評價標準,《新世紀詩典》是新世紀以來中國詩歌的首次集體呈現,它記錄時代的聲音,展示國人的生存,傳遞詩人的情感。編選者伊沙的點評生動凝練,句句切膚,更熔鑄著一份深沉的摯愛。
一本秉持“民間立場、獨立品質、先鋒走向、現代純詩”宗旨的年度詩歌精選集,匯聚中國最具活力詩人, 網羅年度最可推薦好詩,謹呈擁有高貴靈魂的愛詩者。
編選者序
又是一年過去。
每一季結集時所作的序,都是我的工作總結或工作匯報,是否美文倒在其次。
眾所周知,《新世紀詩典》的工作核心是每日的推薦,此季有365首詩,說明又是一日未斷,此為《新世紀詩典》最為重要的技術保障。年度新增作者128人,比例如此之高
編選者序
又是一年過去。
每一季結集時所作的序,都是我的工作總結或工作匯報,是否美文倒在其次。
眾所周知,《新世紀詩典》的工作核心是每日的推薦,此季有365首詩,說明又是一日未斷,此為《新世紀詩典》最為重要的技術保障。年度新增作者128人,比例如此之高的“新鮮血液”的不斷注入,保障了《新世紀詩典》肌體的活力。為什么它會成為中文現代詩人最想躍上的第一平臺?靠的不是“推舉新人”的空洞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發現與推助。《新世紀詩典》的開放性有目共睹。
活動方面,系列朗誦會在西安、江油舉辦了兩場(累計總共八場)。在此我向大家公開坦白:由網易讀書頻道親自舉辦的活動到第三場為止,后來的五場全都是由熱情的《新世紀詩典》的詩人們動用各自掌握的資源舉辦的。所有出席過《新世紀詩典》系列朗誦會的詩人都感受到了做一個詩人的幸福,因為它是中國詩壇唯一有作品質量管制和現場專業點評的朗誦會,其嚴肅性絕無僅有。我們又評出并頒發了第三屆年度大獎——正如我在《新世紀詩典(第二季)》的“編選者序”中所言,“在中國詩壇,只有《新世紀詩典》大獎的評選將讀者的意見作為主要依據”。在第三屆評獎中,我們對于競賽獎(金、銀、銅、入圍獎)的評獎規則做了更進一步的完善,全部數據化,有據可查,公開透明。中國沒有權威的詩歌獎,權不權威,要看怎么評及評出的是誰,以此為標準,連頒三屆的《新世紀詩典》大獎大有成為“中文現代詩第一獎”之勢,雄踞于名目繁多的眾獎之林。
三年來,做《新世紀詩典》的親身經歷每每令我想起兒時冬天滾雪團的游戲:一開始是一個人在捏雪團,另一個人在雪地上開始滾,后來不斷有人加入進來幫你滾,加入的小伙伴越來越多;再后來,這個雪球自己從山坡上滾下去,在山腳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雪球,高過了我們的身體,令我和小伙伴們無不張口結舌、目瞪口呆……在這一季里,《新世紀詩典》的“衍生現象”集中爆發:詩人湘蓮子以轉發加二次點評的方式在新浪微博開辟了《新世紀詩典》的第二現場,更充分地利用了微博的傳播力,令網上讀者量驟然增加了不止一倍;詩人李異以其天才的繪畫才能為《新世紀詩典》作品配圖,令其頓增形式美感,既吸引了一般讀者的眼球,又令原詩作者興味盎然更覺榮耀;奧地利詩人、翻譯家維馬丁及時將《新世紀詩典》推薦作品譯成英、德兩種語言,在國外報刊發表,令《新世紀詩典》升格為直通世界的“國際機場”;詩人游連斌每日回放《世紀詩典》(老《詩典》)作品,令新老《詩典》上下銜接,令新舊世紀連成一體,令《新世紀詩典》這扇窗口得以全面展示中文現代詩的整體風貌和演進過程;詩人蔣濤召集的“新世紀詩典互動”,每天平均有二十余人面對同一個元素寫詩,已經一日不斷地堅持了六百七十余日,與《新世紀詩典》存在的意義相似——這是一個“詩歌大國”早該有的日常景象;詩人沈浩波堪稱《新世紀詩典》的“幕后英雄”,他所作出的重大貢獻絕不僅僅在書籍出版方面;詩人王有尾承擔了煩瑣的微博數據統計工作——除我之外的其他人來承擔這一工作,保障了歲末評獎的客觀公正;詩人西娃為系列朗誦會操心,找資源找到了自己的家鄉——四川江油去,她一定是感動了李白的在天之靈,竟為《新世紀詩典》年度大獎找到了一個再好不過的永久頒發地,也讓我們的大獎借此升格為“李白詩歌獎”……
我一介教書匠,無權無錢無勢,加之《新世紀詩典》并非實體的機構,我從未指派過上述詩人做任何一件事,全都是他們自發而起、主動而為,自然而然形成了《新世紀詩典》的義工團隊,為詩人服務,為詩歌出力。我想說,在過去的一季里,這是《新世紀詩典》在內部建設上的最大收獲。這支義工團隊令我底氣更足,十年大計,可以圖矣。
誰還記得,我在《新世紀詩典》開辦之初曾經放言:“《新世紀詩典》不要絕對的好,只要相對的好。”當初為什么要說此話?我是在對自己作出心里暗示:切莫理想主義好高騖遠而變得操作艱難。所以,三年來,我一直在盯著所能見到的同類選本,它們哪怕有一丁點兒的好處我也會主動加以吸收,它們的壞處我都會反向改造成《新世紀詩典》的好,蓋因如此,《新世紀詩典》的“好”都是有形的、看得見的。這一年來,我重點研究過一本年選,它的名義上的編選機構前后有變,但它的執編者始終為同一人,所以前后并無不同,入選作品須是在公開出版物上發表過的(所選的刊物面很窄),多年下來,形成了一個固定的作者群,四十來人。我也算老江湖了,知道這些作者與編選者交情甚篤,這種特符合國情的游戲規則我倒還能夠接受,但有一瞬間,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以“關系學”言之,還是太表面而不夠專業,這是從社會身份到所屬階層到藝術立場到詩歌趣味的全方位的惺惺相惜。如此說來,編選者是非常嚴肅的,是十分忠實于自己的,這便更加可怕,因為這樣的選本不過是一部分“場面人”的作品集合,完全不能反映當代中文現代詩的真相,是“詩壇選”,而非“詩歌選”,更非“佳作選”!我在這一瞬間所受到的刺激是,這些長年把持詩壇資源的人在搞“主義真”,偶獲平臺的我在最大限度地力求“多元”“全面”,其結果是產生了這個時代的經典選本(從《世紀詩典》到《新世紀詩典》),但是也為一些從人到詩八面玲瓏的“萬人迷”錦上添花了。就中文現代詩繼續向前的發展而言,這無異于助紂為虐。所以說,公道之心并不一定會產生公平的結果,甚至會起到壞的作用,經過一番反思,我為《新世紀詩典》寫下了16個字:
民間立場,獨立品質,先鋒走向,現代純詩。
以上16個字無一字無考慮,無一字不具有針對性,你可以從尺度上有放寬的理解,但無法從方向上提出半點質疑,除非你是偽詩人。
三年了,如果說《新世紀詩典》第一季的重點在于“全面總結”,第二季的重點在于“挖掘真相”,那么第三季的重點則是“確立方向”——以先鋒為己任,引領中文現代詩前行。
伊沙
2014年4月5日長安
伊沙
當代著名詩人,作家,評論家,編選家,翻譯家。
1966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89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現于西安外國語大學任教。已經出版各類著作六十余部,獲多種詩歌獎項,應邀出席在多個國家舉行的國際詩歌節。1998—2001年,在《文友》等刊物開設《世紀詩典》詩歌點評月專欄;2011年迄今,應網易之邀,主持《新世紀詩典》詩歌點評微專欄,均產生較大影響。
目錄
一、愛一個人能有多久
我在中國見到夢露 姚風/2
無題 孟浪/4
睡龍榻的收藏家 江湖海/5
“在”的證據 西娃/6
找到源頭的人是幸福的人 仲詩文/7
紀念日 阿櫻/8
橙子 馮娜/9
無邊 劉強/10
穿過 蒲永見/11
這是做二奶最好的年紀 原委/13
拔毛 南人/15
規則 光頭/16
睡前提問 春樹/17
目錄
一、愛一個人能有多久
我在中國見到夢露 姚風/2
無題 孟浪/4
睡龍榻的收藏家 江湖海/5
“在”的證據 西娃/6
找到源頭的人是幸福的人 仲詩文/7
紀念日 阿櫻/8
橙子 馮娜/9
無邊 劉強/10
穿過 蒲永見/11
這是做二奶最好的年紀 原委/13
拔毛 南人/15
規則 光頭/16
睡前提問 春樹/17
粽子 袁紹珊/19
無題 獨化/21
戴眼鏡的老民工 西毒何殤/25
教堂 秦巴子/27
養狗記 吳投文/29
生命線 彥一狐/31
晚年 蔣雪峰/32
樹林路影 章平/33
苦于 王彥明/34
給那個踢球的人當一回總理 楊克/35
等待一個不會出現的人 李見心/37
體重說 陳倉/38
愛與恨 余叢/39
中國家庭 沈浩波/40
起霧了 韓東/42
清明時節的同胞 嚴力/44
小城之戀 潘洗塵/45
腐爛 譚克修/47
愛一個人能有多久 馬莉/48
土碗 田禾/49
廢墟 沈葦/50
敵營長 景斌/51
月夢 徐江/52
每個少年都想成為一只貓 馬非/54
妹妹 唐突/55
鄉間郵遞員 馬海軼/57
有一天,你走近我 馬丁/59
人間已陌生 唐煜然/60
日壇,五月 徐貞敏/62
傘兵 符符/64
賣毛豆的女人 王單單/65
蒲公英 呂露/66
月光 劉春/67
降生 周琦/68
等,天使飛過 張甫秋/69
在孤獨的大城市里看月亮 劉川/70
一個正科級干部的財產
公示 陳衍強/71
高原上的野花 張執浩/73
血社火 葉子/74
寂靜 徐紅/76
逃亡 東蕩子/77
理想 黃仁錫/78
等詩來找我 趙立宏/79
兩只公雞 吳剛/80
墜落 王小龍/81
9月22日夜,裕豐大廈起火 水筆/82
他的天空 紫簫/83
二、我要生50個寶寶
拐角 百定安/86
十年 巫昂/87
那時我們到底在想什么 李異/88
離婚理由 湘蓮子/90
新年晚會 丁小琪/92
饑餓史 袁源/93
愛情的肺炎 秦菲/94
睡吧睡吧 不染/96
清明祭 宗樹春/97
愛人如同見上帝之面 徐徐/98
千年鳥道獵殺 吳曉彬/99
立夏 雷默/100
西藏秘密 德乾恒美/101
老兵 代光磊/102
白與黑 莊生/103
胖姑 蔣濤/104
同學在東莞打工時不幸中
毒而亡 邢昊/105
!! 高歌/106
慢 歐陽昱/107
我要生50個寶寶 游若昕/109
助聽器 莫渡/110
鬼 余躍華/111
沸水之痛 魔約/112
想到一些長安詩歌節上
的事 伊梅/113
薺菜餃子 宋壯壯/114
我想寫一首詩 周晉凱/115
流淚 王曉波/116
自白 冬子/117
鏡中 鬼石/118
不朽 烏城/119
老婆,我埋了你的胎盤 李東澤/120
羞愧 南子/121
一個萌美女在微博上把
我拉黑了 左右/123
三條魚 王有尾/124
或者,不是變態 魏娜/125
我年少時見過的那些壯漢
哪里去了? 李巖/126
家 游連斌/128
鳥及其他 商子/130
工廠衛生間 阿文/132
看看二叔 長安瘦馬/133
六指 六指/134
十二個人的時間 薄語/135
桃花 楊森君/136
虛構,純屬虛構 叢棣/137
高樓吟 黃燦然/139
音樂與田野 李偉/140
一天 君兒/141
存在 侯馬/142
母親 唐欣/143
影子 吉狄馬加/144
松針 子梵梅/145
賣涼粉的漢子 趙應/146
太小了 若櫻/147
雜貨鋪與李小花 裸穗/148空位 王妃/150
貧民窖 朱光明/151
論痛苦 楊曉蕓/152
一個人的縣城 吳濤/153
到機場接女兒 安琪/154
三、漢字像一些精靈
秋天的洪水猛獸 瀟瀟/158
末日清晨 桑眉/159
火車,火車 藍藍/160
失眠者之歌 劉天雨/161
懷念一條有盲人走過的
街道 起子/163
北京真大 馬培松/164
照片里有股烤肉的
味兒 星塵小子/165
午后的太陽 羅暉/166
玩具門診 茱萸/167
風吹…… 羅鋮/169
天山 桑格爾/170
漢字像一些精靈 李輕松/171
慢生活 鐵心/172
玩什么的 阿堅/173
廣播 趙思運/174
我們的學校在霧中,
宛若仙境 巴蜀書蟲/175
K589次列車上 沙白/176
魚刺 梁平/178
無題 圖雅/180
試試羅扎斯基的寫詩法 桑克/181
雞蛋1985 擺丟/182
類似夢境 康螞/183
跟奶奶學說話 紀彥峰/184
飛翔的床單 劉亞麗/185
苦命的人 天狼/186
1983年 梅花驛/188
死靈魂 李勛陽/189
黃昏時過九曲黃河第一彎 朱劍/190
在江油的飯局上 伊沙/191
食糞者說 韓東/192
我決定愛冰島 岳兵/193
冬天 張后/194
草 汗漫/195
倒車 從容/196
打死她 錘子/198
想起故鄉和16年前亡故
的父親 吳元成/199
青海的草原上 李少君/200
隱形的大提琴 簡Jane/201
耳環 了乏/202
詛咒 惠建寧/203
猶太人 惠詩欽/204
方女士 江湖海/205
底層人 西娃/206
馬 秦巴子/208
仿佛他犯了什么罪 馬非/209
當我有一天 鄭玲/210
計生 楊艷/211
不團結才是更難的事情 嚴力/212
去年的窗前 潘洗塵/213
懂風水的同學說—— 湘蓮子/214
中國病 梁余晶/216
一朵云的胎記 吳猛/217
來去自如 閆永敏/218
夜宿垃圾箱少年 海岸/219
天機已泄 李振宇/220
送葬者 張甫秋/221
每一分鐘都很天才協會 臧棣/222
我右手大拇指會咯嘣咯
嘣地動 蔣濤/223
癌癥病房 韓敬源/224
巍巍昆侖 李巖/226
四、在冬日的群山中
在冬日的群山中 沈浩波/228
希默斯·黑內 徐江/229
瓶中嬰 歐陽昱/231
回聲 左右/232
歌鐘 君兒/234
想象 宋曉賢/235
聽我朗誦惠特曼 第廣龍/236
風景 小麥/238
氣泡 邢非/239
一二三 黃仁錫/240
出城記 來小兮/242
礦工與茶葉蛋 馮諼/243
黃昏是美好的 宋寧剛/244
無法回到春天的女人 馬夢/245
占椅子 鮮丹/246
讓他們去天堂修理柵欄 東蕩子/247
招魂歌咒 李成恩/248
后半夜 南人/250
第三者 西毒何殤/251
首都的發型 軒轅軾軻/253
目妄見 余幼幼/254
李翠梅 邢昊/255
縣里來人 黃開兵/256
鐘點工 黑河/257
1983年的那棵樹 程濤/258
云南的黃昏 娜夜/260
望遠鏡 如也/261
大人們只相信的童話 云貴/263
河 陳玉倫/264
他世界(節選) 旻旻/265
蚯蚓的歌聲 侯馬/268
1974年春天的尋找 唐突/270
玻璃杯里的妖精 唐果/272
袋鼠 老德/273
上鋪 魏風華/274
夜里兩點 琳子/275
打蛇 獨禽/276
案底 葉子/278
接了一個電話我就迷路了 袁源/279
他發來一段雨聲 春樹/281
我們的生活 張明宇/282
懸疑小說 許立志/283
床上那點事 落莎/284
九陰真經 么西/285
浪啊浪 敖運濤/286
杯子 朱劍/287
下錯賭注 李異/288
鴉群飛過九龍江 安琪/289
河邊 吳投文/290
白烏鴉 莊生/291
冰山上的牙醫 余毒/292
身份 游若昕/294
舉起右手 蘇不歸/296
水庫大壩 周瑟瑟/297
身體的遺址 柳宗宣/298
修女茱麗 劉濤/300
紅木耳 林子懿/301
我在陰影里踢到我的足尖 李荼/302
夾縫 王立世/303
虧欠 向明/304
五、如果擁抱只有一次
外省記 唐欣/306
塔松 張執浩/308
合唱 李偉/310
黑暗游戲 康螞/312
時令 紫簫/313
釘子與墻 凸凹/314
問候 葉舟/316
每個小區都有幾個
尖叫的孩子 雙子/319
安檢機 宋壯壯/320
遺囑 張捷/322
世上有一堆便便狀墳墓 風果子/323
馬桑鎮的啞巴 殿龍/324
父親的禮物 穆海波/325
素描16號 張玉明/328
去動物園 黃海/329
特蕾莎老太太 姚風/330
這個該死的冬天 王有尾/331
線人 劉天雨/332
乳腺科 圖雅/334
如果擁抱只有一次 洪燭/336
曼德拉紀念碑 曲有源/337
女人 德乾恒美/338
我從未聽到過鬧鈴響起 趙立宏/339
攔住我 李見心/340
盤子的一生 馬金山/342
生與死 牛漢/343
九十自壽 紀弦/344
智慧 伊沙/346
理想國 沈浩波/348
吃塔 西娃/349
寫給亡母 韓東/351
一把鐵鍬 馬非/352汽車動物園 秦巴子/354
不足 唐突/355
久出歸來 南人/356
麻醉 艾蒿/358
孤島般的故鄉從霧中來,
消失在霧中 擺丟/360
五奶奶打麻將時說 閆永敏/362
等待報廢 洛夫/363
瑜伽仿生學 王妃/365
2013年,最殘忍的年份 李天靖/366
僅僅是 楊平/368
后遺癥 星落河/369
靜水之動 水石子/370
名醫 才藝/371
在雨中 過天舒/372
日記 嚴力/373
一個女孩 侯馬/374
“鐵證” 潘洗塵/376
望穿 楊艷/377
為病逝的人祈禱 韓敬源/378
火車站廣場 高歌/379
霧都孤兒 蔣濤/380
書法 梅花驛/381
冥幣 景斌/382
龐貝歌聲 蘇不歸/383
早餐 趙原/385
灰樹林 雷默/386
懷念印度洋上的一只鳥 向以鮮/387
六、記錄老天的公道
我的富農生活 南夫/390
演戲 歐亞/392
新年獻詞:閉門造車 陳陟云/393
婚誓 湘蓮子/394
空 歐陽昱/396
你的存在對我很重要 李異/397
會站立的魚 游若昕/399
下水道里的世界 游連斌/400
老年癡呆癥 小布頭/401
倒著走 李巖/402
繞口令:從六世達賴到
倉央嘉措 李勛陽/404
冬日訪劉十九不遇 本少爺/405
石獅子 張侗/406
想和你的影子握手 張堅/407
倒立的人 李建明/408
端量 邢昊/409
通往胸科醫院食堂的過道 徐江/410
雞子牛奶 秦菲/411
五線譜 江湖海/412
差一點 左右/413
月 王乙宴/414
叫魂 惠建寧/415
上午和下午 第廣龍/417
穿墻術 袁源/418
憂傷的認識 但薇/419
信使 歐陽斌/420
負罪 阿文/421
叔叔醒了 襄晨/422
又是一年 雷喑/424
傍晚 冷盈袖/426
暈眩記 唐欣/427
海棠花開 君兒/429
空鏡子 李偉/432
桃樹 毓梓/433
拉姆安拉 北島/434
憤怒出詩人 三個A/435
一本小說的開篇 紫簫/436
接近天籟 張甫秋/437
世間公路有兩種 烏城/438
從前慢 木心/439
羊皮筏子 何小龍/440
獨居者 谷駒休/442
老了 祁國/443
早起無事,閑著也是閑著,
西娃
“在”的證據
也許一生中,有很多日子
都是如此
對別人,對自己
你都是消失的——
今日收到一個快遞
上面貼滿投遞失敗的小標簽
“收件人不在”的前面
紅色的鉤,非常醒目
我看了收件人不在的日期
2號,5號,9號,12號
我告訴郵遞員,這段時間,我都在
“你說你在,你就在啊?”
的確,我翻看記錄,搜索記憶
打電話問最好的朋友,都沒找出
我在的證據
點評:西娃給我發來的一組詩中,并沒有這一首,我是從她的博客里選出來的。她似乎向我提及了一首頗受好評的近作,我讀了,寫得有點糙。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了別的推薦欄目所推薦的她的詩,我認為那只能代表西娃的過去。本詩于我有強烈的共鳴感,因為我經歷過新舊校區的換址,改批無數,不堪其苦,最厲害的是這一句:“你說你在,你就在啊?”誰沒聽到過這一句?
田禾
土碗
土碗里盛滿米飯
農民端在手里
生命隨著一碗米飯
而延續下來
土碗里沒有米飯了
吃飯的人
也永遠不再吃飯了
土碗倒扣過來
就變成了
一個農民的土墳
點評:這種情況似乎經常發生:在你還沒有來得及認真閱讀一個詩人的文本的時候,他(或她)已經被一些符號涂得五抹六道。譬如說田禾,七年前我們在武漢還見過一面呢,但我被“財主”“鄉土詩人”“魯獎得主”這幾重身份搞得不想讀其文本。直到半月前,我在例行的教師會議上暗自讀詩(二十年的好習慣),突然讀到本詩,眼前豁然一亮,差點拍大腿叫好!
馬莉
愛一個人能有多久
愛一個人能有多久
行走在極端小心翼翼的世界上
沒有事先約定,也沒有預感
在億萬年前還沒有到來的時刻
比時間還要久遠的時間里
比空間還要寂寥的深邃里
愛一個人能有多久,比死亡,比塵埃
比我們的祖先還要哀傷的世界上
風吹拂你的額頭讓我聽見了你的呼吸
你的咳嗽,空蕩蕩的心跳,究竟
能有多久,草尖上的光芒也感到了疼痛
讓我問問時間吧,還差多少年
還要等待多久,讓我問問死亡
親愛的死亡,愛一個人能有多久
點評:“愛一個人能有多久”,這話可不是誰都敢問,馬莉姐絕對有資格問。當年上大學時她因與朱子慶同學談戀愛,差點被學校開除。她是這個時代追求愛情的急先鋒,可貴的是,他們如今還在愛著,還像小孩一樣愛著……在我眼里,他們都是普通人,美好的傳奇恰恰是普通人創造的,而非圣賢偉人。“還要等待多久,讓我問問死亡/親愛的死亡……”——愛,成全詩!
木心
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點評:木心,一個小小的文化造神運動的產物,但既然他有詩留下,我就要認真對待。仔細看過了,他不是神,而是人,有人吹過頭了,便成笑話了。中文新詩已近百年,不會出現如此傳奇,一個業外之人,一個世外高人,一覽眾山小。容本主持客觀地為你道出一個真實的木心:他本質上是新詩詩人,心中想寫的是五四新詩,偶爾耍點性子說點人話,在語言上有些心得。
沈浩波
在冬日的群山中
在冬日的群山中
我感到坦然
如同置身
失去輝煌穹頂的廢廟
對面圓頂的山峰
褪去金黃的僧衣
這肥胖的和尚,百無聊賴
晾曬著灰白的肚皮
殘余的碎雪
有細微的光輝
人類的城市在遠方
像遺落在大地上的風箏
誰有權利審判
人類中饑餓的靈魂?
落日像孤獨的宗教
張開空虛的懷抱
即使生命只是
上帝做出的鬼臉
也不能使我心
歸于枯寂
點評:感覺大家在看著沈浩波,因為他被官方主流詩壇接納了,還大有將其豎為一面旗幟的架勢。大家在觀其反應,內行自然會在寫作內部看,看文本。我聽到有人在議論他近期詩作的“改邪歸正”。我本人是這么理解的,他過去十年沖得太快了,現在試圖回到他忽略掉的一些點上重修,譬如本詩(我以為是他今年最好的一首),似乎是想重返里爾克和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