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更迭,不變的是語言的力量。本書輯錄偉大人物在關(guān)鍵時刻的45篇重要演說。這些人物,或是某個領(lǐng)域中的翹楚,或在某個歷史事件中扮演了關(guān)鍵性角色,或成就了一種人格典范。他們是演講臺上的魔力指揮棒,他們的演說引領(lǐng)風氣,啟發(fā)心智,直抵人心,呈現(xiàn)出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書分為就職演說、勵志演說、公關(guān)演說、競辯演說、游說演說、告別演說五個篇章。
演說者包括華盛頓、托馬斯?杰斐遜、亞伯拉罕?林肯、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丘吉爾、納爾遜?曼德拉、羅納德?里根、瑪格麗特?撒切爾、查爾斯?福克斯、卡爾?馬克思、威廉?詹寧斯?布賴恩、海倫?凱勒、甘地、芭芭拉?喬丹、馬丁?路德、西蒙?玻利瓦爾、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蘇珊?安東尼、孫中山、摩西、拿破侖、伊麗莎白一世、喬治?丹東、帕特里克?亨利、勞?格里格等。
三寸之舌,強過百萬之師。
大戰(zhàn)群雄,駁倒對手,贏得盟友,贏得成功!
1.《語言的力量》精選45篇改變世界的演講詞,是撼動人心的文字,是人類思想智慧的結(jié)晶,關(guān)鍵時刻有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一生之中一定要讀的演說詞。
2. 《語言的力量》演說人從摩西到曼德拉,上下數(shù)千年,縱橫東西方。演說詞中融入他們對奮斗不懈的精神、他們對善良、公平和正義的追求。他們的演說曾激勵各國人世,撼動每個時代,引起共鳴。
3. 《語言的力量》每篇演講詞皆提供時代背景,分析演講背后的歷史風景。讀者體會演講者充滿魅力、激情的語言和演講技巧的同時,解構(gòu)歷史,進而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脈絡(luò)。
4.當今社會,能跟世界積極溝通的演講能力非常重要。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就要向有影響力的人學(xué)習!墩Z言的力量》演說人華盛頓、亞伯拉罕?林肯、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丘吉爾、納爾遜?曼德拉、卡爾?馬克思、海倫?凱勒、甘地、馬丁?路德、孫中山等,以勤奮、勇氣、創(chuàng)意和決心來鼓勵人們前行,值得學(xué)習。
《語言的力量》編委會
現(xiàn)代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隸屬于中國出版行業(yè)國家隊——中國出版集團,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良好出版社”,F(xiàn)代出版社有限公司秉承中國出版集團“固本求新,弘文致遠”的整體出版理念,結(jié)合自身出版產(chǎn)品特色,先后出版了一大批廣受讀者喜愛的好書,形成了以文學(xué)、大眾社科、少兒、音樂為主要出版方向的產(chǎn)品線。
就職演說
托馬斯?杰斐遜:為和平與繁榮送上一個良好的結(jié)果 / 003
富蘭克林?羅斯福:為實現(xiàn)一個理想不遺余力 / 009
溫斯頓?丘吉爾:我能奉獻的僅有熱血、辛勞、淚水和汗水 / 017
胡志明:一定要自由,一定要獨立 / 021
納爾遜?曼德拉:將光榮與希望送予新生的自由 / 026
勵志演說
伯里克利:高尚的公民才能為國家服役 / 033
耶穌:窮人,你們是被祝福的人 / 041
烏爾班二世:這項使命與你們息息相關(guān) / 044
伊麗莎白一世:我親自來當你們的將軍 / 047
約翰?溫斯洛普:我們必須團結(jié)得像一個人 / 050
喬治?丹東:我們要拼,再拼,一拼到底 / 054
加里波第:大家都拿起武器來 / 056
阿爾貝特:這個國家人人都要完成使命 / 061
帕德里亞哥?皮爾斯:沒有自由的愛爾蘭不會太平 / 064
富蘭克林?羅斯福:他們作戰(zhàn)是為了結(jié)束戰(zhàn)爭 / 068
公關(guān)演說
西塞羅:你何時才能停止挑戰(zhàn)我們的耐心? / 075
托馬斯?莫爾:如此重要的事情,我怎能魯莽從事 / 088
華盛頓:我不想使他再演下去了 / 092
裕仁天皇:堪其所難堪,以為萬世開太平 / 098
溫斯頓?丘吉爾: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jīng)降落 / 101
羅納德?里根:他們掙脫大地無理的束縛觸碰上帝的面頰 / 114
瑪格麗特?撒切爾:我們一定要勞動,用才智來創(chuàng)造財富 / 118
競辯演說
克倫威爾:以上帝的名義,滾! / 129
帕特里克?亨利:不自由,毋寧死! / 132
查爾斯??怂梗何耶斎灰兴鳛 / 137
紅衫酋長:我們能在你面前平起平坐,能說出我們的想法 / 140
卡爾?馬克思:自由貿(mào)易制度加速了社會革命 / 145
威廉?詹寧斯?布賴恩:你們不能把人類釘在金十字架上 / 161
海倫?凱勒:要在建設(shè)性的大軍里當英雄 / 170
甘地:非暴力是我的第一信仰 / 178
約翰?肯尼迪:我為“我是一個柏林人”這句話感到自豪 / 185
芭芭拉?喬丹:今天我是檢察官 / 189
游說演說
馬丁?路德:希望大家拿出真憑實據(jù)來反對我的意見 / 197
西蒙?玻利瓦爾:我們的地位為特別,為復(fù)雜 / 202
丹尼爾?歐克奈爾:聽從我,愛爾蘭就將贏得自由 / 207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我們之間存在著無法測量的距離 / 218
亞伯拉罕?林肯:按照我們的理解來完成使命,堅持到后 / 228
蘇珊?安東尼:婦女作為人,當然是公民 / 250
伍德羅?威爾遜:現(xiàn)在所陳述的建議,文字明確,不用懷疑 / 254
孫中山:呼吁用大亞洲來抵擋西方帝國主義 / 263
海爾?塞拉西:呼吁援助他的國家 / 273
伊利?韋塞爾:總統(tǒng)先生,這不是你去的地方 / 283
巴拉克?奧巴馬:為締造一個更完美的聯(lián)邦 / 289
告別演說
摩西:如今我已120 歲,無法自由行動 / 305
拿破侖:把我們獲得的偉大成就寫成歷史 / 308
勞?格里格:我可能猛然停下,但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 / 311
托馬斯 ? 杰斐遜:為和平與繁榮送上一個良好的結(jié)果
華盛頓特區(qū)| 1801 年3 月4 日|
我響應(yīng)召喚,來履行國家首腦的使命,所以我才在這里恭候我的同胞,衷心感謝你們對我的厚愛。誠摯地說,這一使命非我能力所及,我此刻如履薄冰。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正是因為這項使命是偉大的,我的能力又是有限的。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幅員遼闊,橫越大海,勞動成果豐富,又與各國通商,那些國家唯崇強力,不知善惡,此時我們國家的疆域還在迅速變大,真所謂一望無邊——當想到這些偉大的目標,當想到這個可愛的國家,今天所要追求的光榮、幸福、希望,我不敢再想下去,在這項艱巨的事業(yè)面前自慚形穢。在這里見到如此眾多的先生們,使我想起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可以向憲法規(guī)定的另一高級機構(gòu)尋找智慧、道德和熱情的源泉,不然,我真是不知如何是好。負有神圣立法職責的先生們和各位有關(guān)人士,我希望從你們那里得到鼓勵,以此來尋找方向和支持,使我們能在紛亂的世界上同舟共濟,安然航行。
在我們過去的意見交鋒中,大家激烈辯論,各施所長,有時會讓不習慣于自由思想、不習慣于陳述或?qū)懗鲎约合敕ǖ哪吧瞬唤;但這些已經(jīng)被全國的民意所決定,而且根據(jù)合眾國的憲法宣布出來,當然,所有的意志都要服從法律的意志,以協(xié)作精神團結(jié)在共同的幸福之下。大家會記住這神圣的原則。任何時候大多數(shù)人的意志都要占上風,但正確的意志一定是理性的;少數(shù)人擁有同等的權(quán)利,這種權(quán)利必須同樣受到法律約束,違反這一點就是壓迫。
因此,同胞們,那就讓我們?nèi)f眾一心。那就讓我們恢復(fù)在社會交往中的和諧與友愛,因為如果沒有和諧與友愛,自由乃至生活都將索然無味。讓我們想一想,我們已經(jīng)將宗教的不寬容從這里驅(qū)逐出去,人類在宗教上互不相容,不知為此白白流過多少血,又經(jīng)歷過多少磨難。如果鼓勵某種政治上的不寬容,其、邪惡和可能造成殘酷及流血的迫害,與此相似,那我們必將不會成功。在昔日充滿陣痛與騷亂的世界里,憤怒的人們經(jīng)歷掙扎,從流血與殺戮中尋找他們久已失去的自由,那洶涌的海浪也會拍到這片遙遠而和平的海岸上;人們的感覺和憂患不一樣,因此一些人對此感到恐懼,另一些人又不在意;為如何采取安全措施意見分歧,上述這些都不是好事。不過,意見分歧并非原則分歧。我們以不同的名字稱呼相同原則的兄弟。我們都是共和黨人,我們都是聯(lián)邦黨人。如果我們中間有人希望分裂這個聯(lián)邦或改變共和體制,那就請他們站在一旁,如同不受打擾的平平安安的豐碑,借此,錯誤的意見能被人容忍,理性得以無拘無束地與之戰(zhàn)斗。我知道確實有些真誠的人擔心共和政府不夠強大,擔心這個政府不夠堅強;但是,在經(jīng)歷了完整的實驗之后,一個真誠的愛國者,難道會因為一種假設(shè)和幻想中的恐懼,就害怕這個被世界寄予大希望的政府需要力量才能得以自存,而放棄這個帶給我們自由和堅定的政府嗎?我不信。相反,我相信這是世界上強大的政府。只有在這樣的政府之下,人人遵守法律,才能達到法律的要求,才能將踐踏公共秩序當成自身利益來對待。還有人說,不能讓人們自己管理自己。那么,能讓他去管理別人嗎?或者我們見過國王以天使的模樣來管理人類嗎?讓歷史回答這個問題。
因此,讓我們懷著勇氣與信心,追求我們的聯(lián)邦與共和原則,擁戴聯(lián)邦與代議制政府。因為大自然和大海的恩惠,我們免遭地球上四分之一地區(qū)的那場浩劫;崇高的心靈無法承受其他人的墮落;天賜的國家,其面積足以讓我們一代代后人在上面繁衍生息;如何發(fā)揮才干,如何獲得勞動成果,對此我們理所當然地擁有平等的權(quán)利,我們的同胞之所以感到光榮,充滿信心,不是因為出身,而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及對行為的判斷;沐浴在寬容的宗教里,信仰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各個教派都在宣揚真誠、真理、克制、感恩及仁愛;承認并崇拜統(tǒng)攝萬物的上帝,上帝以其所有的方法表明,他樂于讓我們幸福,我們將來會更幸福——有了這些祝福,還需要什么,才能讓我們成為幸福而繁榮的民族呢?
公民同胞們,還需要一件——賢明而又廉潔的政府,制止人們互相傷害,允許他們自由自在地從事勞動,改善生活,而且不會從勞動者的嘴里搶走他們賺來的面包。這才是好政府要做的,我們的幸福因此才能圓滿。公民同胞們,我將履行職責,這其中包括你們珍愛的一切。因此,你們要理解我所謂政府的根本原則及之后塑造政府的那些原則。我要簡明地加以陳述,陳述一般原則,但并非陳述其限制。實現(xiàn)人人平等和真正的公平,不論其宗教或政治上的地位或派別;與所有國家和平相處、互通有無、真誠相待,與其中的任何國家都不結(jié)盟;擁護各州政府的所有權(quán)利,將它們作為我們處理國內(nèi)事務(wù)為有效的行政機構(gòu),以及防止反共和傾向為牢固的保障;維護憲法賦予一般政府的所有權(quán)利,將其作為國內(nèi)和平和國際安全的后依靠;忠實維護人民的選舉權(quán)——將它作為一種溫和而安全的改正措施,改正革命中尚無和平補救辦法的種種不當行為;同意大多數(shù)人的決定,這是共和制根本的原則;相反,不訴諸輿論而訴諸武力,則是的根源;建立紀律嚴明的民兵,這是和平年代和戰(zhàn)爭初期我們好的依靠,直至正規(guī)軍接替他們?yōu)橹;實行文職的高于軍隊的;減少公共開支,減輕人民負擔;以誠實的方式清還我們的債務(wù),以神圣的方式維護公眾的信心;鼓勵農(nóng)業(yè),輔之以商業(yè);傳播信息,以公眾理智力準繩補偏救弊;實行宗教自由;實行出版自由;在人身保護法之下,由公眾選出的陪審團實施審判來保證人身自由。這些原則是燦爛的星座,在革命和改革的時代指引過我們的步伐。為實現(xiàn)這些原則,我們的先賢獻出他們的智慧,我們的英雄獻出他們的鮮血。這些原則應(yīng)該成為我們政治信仰中的座右銘,成為公民教育的依據(jù),成為試金石,借此檢驗我們信賴的人是如何行事的;一旦背離這些原則,不論是因為迷失還是因為驚慌,我們都要馬上回頭,重返這走向和平、自由、安全的大道。
同胞公民們,我要肩負起你們委派給我的職務(wù)。我在下屬職位有足夠多的經(jīng)驗,據(jù)此我發(fā)現(xiàn)這一職務(wù)所面臨的困難是為艱巨的,所以我才知道,當一個并非完美的人從這個職位上退下之后,很少能像就任時那樣深孚眾望。你們將高度信任送予我們第一位為偉大的革命人物,他的成就使他有資格接受國家的愛戴,使他在忠實的史書中留下為厚重的一頁。對此我沒有奢望,只請求大家相信我,如此一來,我將更為堅定、更為有效地依法替你們管理事務(wù)。因為判斷不準,我可能經(jīng)常犯下錯誤。即使我正確的時候,所站立場無法統(tǒng)觀全局的那些人,也要把我當成錯誤的。我希望你們寬容我個人的錯誤,因為這必然不是故意所為,希望你們支持我改正其他人的錯誤,他們可能指責正確的東西,原因是他們無法知道事務(wù)還有其他方方面面。你們的投票就是對我的承認,這使我對過去感到極大的安慰,將來我所關(guān)心的,是使你們繼續(xù)保持對我的良好印象,同時還要竭盡全力為其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爭取為所有人的幸福和自由而盡力,F(xiàn)在,仰承你們的好意,我將恪盡職守,如果你們感到在權(quán)利范圍內(nèi)能作出更好的選擇,我將馬上辭職。愿主宰宇宙萬物命運的上帝,引導(dǎo)我們的委員會走向成熟,并為大家的和平與繁榮送上一個良好的結(jié)果。
演說背景
1800 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亞當斯與杰斐遜比拼,他們二人都是美國革命的理論家,這次大選一度進入白熱化,但對于年輕的共和政體來說,此次大選使那里的政治開始走向成熟。
亞當斯在新英格蘭當律師,家境殷實;杰斐遜是弗吉尼亞富有的知識分子,歷史將他們二人視為美國革命的陰陽兩面。簡言之,五短身材的亞當斯所代表的是保守派精英;身材修長的杰斐遜推崇人人平等的共和黨人。然而,18 世紀70 年代亞當斯的馬薩諸塞州是激進思想的大本營,杰斐遜的弗吉尼亞是共和制國家內(nèi)推行奴隸制的首府。這兩人注定要代表右派和左派。
亞當斯與杰斐遜身后的支持者分成兩個營壘,構(gòu)成美國歷史上初的政黨:支持亞當斯的聯(lián)邦派,贊成杰斐遜的共和派。1796 年總統(tǒng)大選,二人及其支持者的矛盾開始浮出水面,在那次大選中亞當斯戰(zhàn)勝杰斐遜,成為華盛頓的繼承人。四年之后,兩位偶像式人物再次交手。
杰斐遜一派說,65 歲的亞當斯垂垂老矣,批評他傾向英式君主和貴族統(tǒng)治。亞當斯那邊打出法國牌,將杰斐遜及其支持者與法國大革命中的暴力和無政府等而視之。有人還揭露杰斐遜與其女奴有染。
共和政體草創(chuàng)之初,只有選舉團里的成員才能投票選總統(tǒng)。投票選出兩個人,得票多者為總統(tǒng),次之為副總統(tǒng)。1800 年,杰斐遜和亞倫?伯爾兩個候選人票數(shù)相等,73 票。后者是紐約政客,一度當過大陸軍的軍官。亞當斯的票數(shù)排在后面。
新憲法中已規(guī)定票數(shù)相同的由眾議院解決。亞倫?伯爾在眾議院根深蒂固,剛剛出現(xiàn)的所謂坦慕尼派,想要爭取反對杰斐遜的聯(lián)邦派。但聯(lián)邦派與杰斐遜的支持者討價還價,希望繼續(xù)留在新政府里。杰斐遜又為自己贏得36 票,終獲勝,亞倫?伯爾自然成為副總統(tǒng)。
在任總統(tǒng)亞當斯被逐出白宮,這在美國歷史上是第一次。執(zhí)政黨被迫向政敵交出政府,這在美國歷史上也是首次。
1801 年3 月4 日,亞當斯向杰斐遜,聯(lián)邦派向民主共和派交出白宮。還沒等杰斐遜進入白宮,亞當斯已經(jīng)悄然離開華盛頓特區(qū)。亞當斯的做法很無禮,但從中不難看出這次選舉是何等激烈,二人之間的裂痕又有多深。杰斐遜的就職演說已經(jīng)意識到繼承下來的裂痕有多深。
杰斐遜的演說在重要的歷史時刻顯示出十足的風度。一個黨派向另一個黨派和平交接政權(quán),在這方面杰斐遜是第一人,所以他感到有必要告訴聽眾,盡管他們在很多問題上都有分歧,但說到底他們是同志,不是敵人。“我們都是共和黨人,我們都是聯(lián)邦黨人!苯莒尺d如是說,為此后就職演說定下了調(diào)子。杰斐遜說,統(tǒng)一的目的較之分裂的政黨更為重要。150年之后,約翰?肯尼迪說自己的就職典禮“不是黨派的勝利,是自由的光大”,這句話與杰斐遜如出一轍。
杰斐遜的演說號召大家鞏固這個國家,將美國描述成“世界寄予大希望的”,這一說法以不同形式為其后的數(shù)十位繼承人重復(fù)。他還深刻解析美國的使命,這不僅關(guān)乎國家存亡,還關(guān)乎他們所追求的理想。他說,共和制政府是“世界上強大的政府”,只有在共和制政府之下,才能“人人遵守法律,才能達到法律的要求,才能將踐踏公共秩序當成自身利益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