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百家講壇》雜志專欄作家傾力打造,戰國亂世之重口味實錄。
?就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大陸上,天才與奇葩斗智斗勇,時勢與人心糾纏傾軋,一幕幕悲喜雜陳的人生大戲里,一個個身影躬身離去,不甘嗎?也許會吧,但歷史,從不對任何人留情。
?王侯們勵精圖治,名士們縱橫捭闔,宿將們沙場爭鋒,百轉心機,千謊百計。這是一個吞吃與制衡的時代,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活下去!
?可那是一個沒有贏家的時代,身在其中的人幾乎無一人得善終,他們都被饑餓的戰國吞吃殆盡……
范軍,男,1969年生于浙江。曾為報社記者、雜志主編、影視公司文學策劃,現為《南方都市報》、《百家講壇》雜志專欄作家。個人出版有《最三國》、《我的明帝筆記》、《我的清帝筆記》等書。
第一章三家分晉│一段由分食開始的歷史
他死了001
聽話者生存004
城門失火,池魚烤熟006
危險始終如影隨形009
真正的考試在江湖上014
有一個成語叫師出有名017
一道兩難選擇題019
從歷史的現場望過去022
人心比旋渦更加高深莫測024
這個春天的天空不下雨030
豫讓的人生意義031
第二章變革圖存│弱肉強食的進化論
魏文侯會做人037
樂羊這樣的男人040
貧賤者驕人047
魏文侯被再次洗腦050
吳起的心很硬051
一個巨大的陰謀如影隨形055
一生跟著榮華富貴走057
這樣的時代,沒有贏家060
齊威王發飚064
亂世塵埃說衛鞅066
沒有共鳴,事情就不能往前推進068
一個決絕的改革者070
龐涓比孟軻牛072
任何時候,一山難容二虎074
一封信引發的血案076
人心開始抵抗了078
賽馬輸了原因在人不在馬080
不是所有的危急都值得去救081
一條毒計083
戰爭需要借口086
好傻,好天真089
浪子回頭齊宣王091
公子卬栽了093
已然沒有退路096
一個人的死去和一個國家的新生098
第三章合縱連橫│舌尖上的大博弈
蘇秦是一個逆子101
人生拐點104
一塊玉打碎了張儀的夢想107
搞他,搞他,搞死蘇秦109
謎底很傷感110
蘇秦的舌頭很深刻112
驚天地、泣鬼神的合同114
人心似水116
十座城池118
要敢于嘗試120
魏襄王豁然開朗123
人生的路啊,到底該怎么走124
“三千門客”的思想力127
漂泊者之死131
殺人不如用人133
世間已無合縱策135
子之有一個夢想136
他愿意做馬骨140
六百里地太誘人142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148
他死得最安詳151
為君者的代價153
這樣的時代,不暴力不行啊156
一夫多妻制害死人158
站著進去,躺著出來161
函谷關的夜啊靜悄悄162
秦昭襄王急了要離間164
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166
意淫強國169
相信別人的嘴巴,屁股會很痛173
藺相如綁票和氏璧176
看透人心179
氣度比風度更重要181
放心之后無防心182
第四章遠交近攻│貪婪大陸的吞吃游戲
一點牛酒可殺人185
一個曾經被尿淋的魏人在秦國掌了大權188
保護是要講實力的189
傳說中的戰國雨191
他在等死194
捧一個人也叫反間計195
四十萬趙軍是笨死的197
平衡比斷臂更重要199
耳語的殺傷力200
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個破囊202
第五章秦國一統│無人善終的饑餓時代
呂不韋的眼睛很毒205
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牙206
人生沒有很多選項208
只因為他老了210
為朋友兩肋插刀是要買單的211
強者的不戰而勝213
目的地是——名利214
祖國是不可以討價還價的216
流言比刀更鋒利218
廉頗的人生222
一頓鞭子導致流產的軍事行動224
祖宗們遷得,我也遷得226
操盤手李園227
命運繩索上的螞蚱229
蠢蠢欲動的代價231
沒人肯去燕國232
一個未成年人的智商233
很黃很暴力的宮闈秘案235
命運的逆轉237
致命的賭注240
尉繚一聲嘆息242
沒有人是被錢砸死的243
世上已無廉將軍244
沒有歸路的人246
下一個是趙國248
田光的價值250
死亡的意義252
宿命的匕首及國家253
最后的多愁善感255
天下大勢256
他死了
世上事無非盛極而衰,衰極而盛。
在公元前770—前476年的春秋年代,存在著140多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
當然它們是不可能安分的。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風生水起。風生水起之后,很多諸侯國消失了,只是物質不滅。合并同類項的大致結果是,諸侯列國中只剩下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以及南方的楚等。毫無疑問,它們是這個世界的老大、春秋末年天下秩序的實際管制者和平衡者。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像晉國,看著實力雄厚,可晉國國君卻笑不出來,因為他的權力在走向衰落,這個國家的實權由韓、趙、魏、智、范、中行六家大夫把持,是謂“六卿”。
由此,我們的故事開始了。開始于公元前573年的某一天,在這天,有一個人死了。
其實,在當時這樣一個亂世,死人的事兒是經常發生的,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死在太陽升起的時候。當時的他正站在太陰山頂,手捧一碗酒。這碗酒的顏色艷如桃花,看上去很美。在過去的很多時候,他會把這樣的酒賞給那些他著看不順眼的人喝,而那些他看著不順眼的人除了一飲而盡之外別無選擇。
沒錯,他有這個權力和威勢。因為他不是別人,而是春秋時江湖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人物——晉厲公。作為一個大國領袖,晉厲公曾經帶領他的政府軍擊敗了同自己爭霸中原的老對手——楚國,不容置疑地讓自己的名字變得如雷貫耳。
但那些都已經是過去時了。現如今,在晉國望族欒書和中行偃看來,晉厲公只是一只紙老虎。這只紙老虎除了將手里捧著的那碗酒一飲而盡外別無選擇。作為悍然作亂的禁軍領袖,欒書和中行偃正在晉厲公身后沉默地注視著這個即將停止呼吸的老人。
不錯,他們有這個權勢。因為他們不是別人,而是晉國望族中聲名最為顯赫的荀氏家族的長老。這是在長期的征戰當中,荀氏家族用白骨和鐵血為自己家族贏得的威懾力。
致命的威懾力。
正可謂“功高震主”,但晉厲公以為,這其中錯了一個字,應該是“功高殺主”。因為眼前活生生的事實將為新成語“功高殺主”提供注腳。
晉厲公一聲嘆息。嘆息聲中,新時代的太陽正緩緩地升起,溫情脈脈地照在這塊充滿鉤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土地上。
其實,時代劇變的消息孔子早在書房里就知道了。那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當時的他正在自己的房間里不拋棄、不放棄地對《春秋》進行第N遍修改,就在這時,一個非常事件就像最后一顆子彈一樣擊中了他手中的筆,讓他改不下去了。
非常事件是魯國國君姬蔣在打獵時捉到了一只麒麟。麒麟在一般人眼里是大吉之物,但孔子不是一般人,他沒有看到“吉”,而是看到了“兇”。因為孔子認為,只有世界和平、圣明君王統治的時候,麒麟才會出現。魯國國君姬蔣算不算圣明君王他不好明說,但是世界顯然是不和平的——麒麟出現在亂世,那是時事乖張的征兆!這樣的發現讓孔子對手頭的工作失去了興趣,《春秋》就此封筆。
更加令人驚懼的是這之后的第二年,圣人孔子永遠地閉上了自己的眼睛,而早在三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就永遠地閉上了自己的眼睛——圣人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眼不見則心不煩。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預示著一個恐怖的、讓人看不懂的時代正在呼嘯而來,仿佛使那些高尚的人和高尚的著作避之唯恐不及。
毫無疑問,這樣的時代必將血肉橫飛,必將禮崩樂壞,必將屬于全世界。這一年,第二次波希戰爭全面爆發,波斯海軍以一種很難看的方式集體死在那個著名的海域上。所以,沒有人懷疑,這樣的時代是可怕的。
姬周也不懷疑。
這個被后世稱為晉悼公的人是晉厲公的侄兒,當晉厲公在那個著名的早晨喝下那碗著名的毒酒之后,他就擁有了這樣一個稱號。
事實上,姬周是被荀氏家族的長老擁立上位的。當時的他還在睡夢中,王冠就從天而降了。不過,關于做國君這件事的前因后果,姬周很快就搞清楚了,他甚至搞清楚了晉厲公生前說的最后一句話:“謝謝眾卿。寡人平生第一次看日出,沒想到這么壯觀。”這句話說的那叫一個從容,沒有過大歷練的人毫無疑問說不出這樣的話。所以姬周就懷疑,他自己死前能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但是這樣的懷疑毫無意義。
因為荀氏家族不希望他死,而是希望他活著。晉悼公只有好好活著,才可以讓荀氏家族發揚光大。當然好好活著的第一要義是聽話,先主晉厲公就是因為不聽話,所以才走上了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