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鐵血雄魂掛云山》對此進行了細致地詮釋,人物描寫栩栩如生,細節生動,情節感人。
尤其是跳崖那一段,真正催人淚下。掛云山六壯士的事跡確實比狼牙山五壯士英勇,頑強,激勵人心。正是由于無數的有名的、無名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子子孫孫、世世代代永遠不能忘記。是一本具有愛國教育意義的好書。
引子
一 三峪村劫難
二 尋醫記
三 康三堂娶“妻”
四 掛云山下
五 鬼子進莊了
六 山坳星火
七 軍鞋風波
八 來了紅槍會
九 呂秀蘭
一〇 歷險莊子頭
一一 康英英出山
一二 三枚炸彈
一三 智取莊子頭炮樓
一四 三峪村慘案
一五 焦土抗戰
一六 野火春風
一七 傳單事件
一八 山雨欲來
一九 三峪村激戰
二〇 智取冶河炮樓
二一 道高一丈
二二 智除孫保長
二三 深入敵區
二四 雪山堅持
二五 誰是奸細
二六 除奸炸鐵路
二七 掛云山廟會
二八 送糧記
二九 殲滅紅槍會
三〇 戰火中的婚禮
三一 三雄遇難
三二 血戰掛云山
三三 六壯士跳崖殉國
尾聲 七十二年后的震撼
《鐵血雄魂掛云山》:
他的身后,是一輛大黑叫驢拉著的鐵腳大車。尾隨的兵匪,軍服新舊不一,有提大槍的,有提大砍刀的,有持斧頭的,還有的穿著女人的衣服,烏七八糟,共三十多個人,咋咋呼呼涌到了村中央的老槐樹底下。
村長康老正聽到槍聲,知道又來了雜牌軍,他趕緊撂了飯碗,打起袍帶,抓了幾只茶碗,提了一個竹皮暖壺,急忙趕到大槐樹底下對歪脖司令又倒水又遞旱煙,并問是哪個軍頭的。歪脖司令坐在樹下的石墩上,自稱是猴子固的十三支隊,搞曲線救國的,要村里出錢出糧。一說出數目,村長康老正很為難地滿臉賠笑說: “長官,你看,兵荒馬亂,又天旱不雨,這個軍那個軍常來,俺這窮山溝溝,實在刮不出油水來了。”歪脖子司令把茶碗一摔,大罵一聲:“媽那個把子,我不管他什么軍來過,我才是抗日的正牌軍,快去給我催,錢和糧食,如數給我弄到大槐樹底下來。”康老正無奈,只得接過一個兵匪遞給他的鐵皮喇叭,開始沿街吆喝:“鄉親們,國軍要愛國糧嘍!每個人二十斤小麥,八塊大洋,趕快送到大槐樹底下集合嘍一一!”村長這么一喊,等于給山民們報了信兒。正在吃飯的山民,趕緊收拾碗筷,收藏家里值錢的東西;年輕的婦女,趕緊換上補丁衣裳,跑到灶火膛前,往臉上抹鍋底灰。
村長吆喝了一個鐘頭,卻沒有一個人往大槐樹底下繳糧捐錢。歪脖司令火了,站在石墩上拔出盒子槍,沖天上啪啪兩槍,大罵道:“他媽那個把子,給我搜,挨家挨戶搜,每個耗子洞也得掏三遍。”這一道命令,匪兵們全來了勁兒,他們帶著各式武器,開始砸門入戶。一時間,整個三峪村,雞飛狗叫,哭喊一片。不一會兒,錢袋、糧袋、雞、羊、豬,源源不斷地弄到大槐樹底下。有些老年婦人,哭叫著撲上來與兵匪們撕扯,全叫兵匪的槍托子砸了回去。三峪村里,家家戶戶都遭了搶劫,唯獨康大石匠一家,什么值錢的東西也沒搜出來。兵匪是不會甘心的,他們用麻繩綁來了石匠家兩個人,石嫂和石匠的兒子康三堂。
石嫂一見了歪脖司令,幾步趕過來,屈膝一跪,哭著哀求道: “長官。我們家的錢都捐到山上修廟了,什么東西也沒有了。放了我們娘倆吧,求您廠長宮……”歪脖司令極不耐煩地瞥了石嫂一眼,很快盯在了她兒子的臉上。康三堂是個十來歲的少年,黑眉大眼,圓頭虎腦,留著瓜片頭,穿著合體的藍細布學生裝,甚是可愛。歪脖司令梗著歪脖子微微一笑,對石嫂說:“起來吧,沒錢沒糧不要緊,有孩子頂著。
我們要了這孩子。把他賣到井陘煤礦上去。”幾個匪兵抓了康三堂,就往大車上推,石嫂急了,爬起來用身子攔擋著哭喊:“你們不能搶我的孩子!”康三堂也掙扎著喊娘.這時,村長康老正趕過來,對歪脖司令說: “老總別急,我再勸勸她,咱們再商量商量。”歪脖司令一搖馬鞭,匪兵們住了手,石嫂又跪在村長面前哭起來。村長知道康大石匠家里有錢,就勸她破財免災。歪脖司令趁機要了個大數:“要想領孩子,她得出五百現大洋,用錢贖人吧。”石嫂的臉上又變了色兒。村長康老正懇求歪脖司令:“老總,你要得太高了。別說她一家,我們全村也拿不出這五百現大洋。你這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呀。”歪脖司令打了個沉兒說:“再給你降點兒,出三百現大洋。”村長不敢再多言,再次勸石嫂。石嫂看今天的陣勢,無論如何是躲不過去了,她只好舍錢贖人,抬起蒼白的臉,很為難地說:“長官,你不要傷我的孩子,我到親戚家,想法借錢去。”歪脖司令臉上閃過一個得意的笑,又繃住赤紅大臉問:“你上哪兒去借,讓我們等多大工夫?”石嫂說:“我到東峪去借。”村長急忙幫腔:“東峪不遠,就在東邊,一袋煙工夫。”說著,給歪脖司令倒上了水。歪脖司令一揮手,匪兵給石嫂松了綁,石嫂揉著被綁紅的手腕,再次懇求:“你們千萬別傷我的孩子。”一個匪兵推了石嫂一掌說:“快走吧你!”就這樣,石嫂被一高一矮兩個匪兵,用大槍押著,定向掛云山的方向。
街上的鄉親全都向她投去同情、擔憂的目光,沒一個人敢說話。人們所能辦的,只能是向著掛云山雙手合十,默念著阿彌陀佛和無量天尊,祈求神佛的保佑。
康大石匠的錢糧究竟藏在哪兒呢?石匠和石嫂都是很會節儉的人,他們家雖說不是很窮,但是他們很會過Et子。石嫂一年四季都穿粗布衣,打著補丁,好衣服留給孩子;吃飯上和窮人一樣,過了麥吃三頓細糧,其余就全是糠菜窩頭了。石匠掙的錢全都存起來,供孩子上學。錢,就是孩子的前程啊! 三峪這地方,經常鬧匪,無法無天的時代,只有自己防范。石匠靠一雙巧手,家里每一處石房里都建了石窖,他們家的錢、糧,一部分藏在石窖內,石窖口還設了機關,一般人弄不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