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家劉亮程無疑是今日極具個性的散文作家。自從《一個人的村莊》問世以來,他的每一篇散文幾乎都受到了讀者的好評。本書精選劉亮程在不同時期發表的散文佳作,共41篇。分為“驢叫是紅色的”“今生今世的證據”“留下這個村莊”三個部分。這些文章流淌著濃厚的鄉土情緒和生命意識,古拙而強勁,悲愴而沉重,樸實而又極富特色的語言,抒寫了對人與自然和諧的追求,讓讀者如同“沉浸在陽光的暖照中”,又沉思在時代的風塵之中。
古有唐宋八大家之美文留芳百世,今有當代八大家之精品面呈于世。
“南來北往”寓意這套當代文學八大家的作者均來自天南地北,猶如群雁銜書,讓讀者駐足欣賞。
“杠鼎之作”寓言這套當代文學八大家的作品為各自巔峰之作,猶如星光閃耀,讓世人抬頭仰望。
關注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鄉村哲學家亮程先生的《樹會記住很多往事》!關注他的“鄉村情懷”,關注他的”西北風“。
劉亮程,中國當代散文家。出版過多部散文著作,代表作有《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虛土》《風中的院門》等,并獲得過多次散文類文學獎項,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鄉村哲學家”。
編者簡介
周立民,文學博士,現為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文學研究和批評工作。出版專著有《另一個巴金》《精神探索與文學敘述》《世俗生活與精神*越》《翻閱時光》《槐香入夢》等。
導讀: 重返“一個人的村莊”(周立民)
一、 驢叫是紅色的
狗這一輩子
逃跑的馬
最后一只貓
追狗
驢叫是紅色的
兩窩螞蟻
鳥叫
那些鳥會認人
剩下的事情
二、 今生今世的證據
捉迷藏
誰的影子
風改變了所有人的一生
一個長夢
走著走著剩下我一個人
只有故土
一個人回來
房子的主人回來了
樹會記住許多事
父親
一截土墻
先父
一村懶人
最后的鐵匠
我改變的事物
今生今世的證據
三、 留下這個村莊
人畜共居的村莊
村東頭的人和村西頭的人
黃沙梁
春天的步調
寒風吹徹
野地上的麥子
—個人的村莊
遠遠的敲門聲
住多久才算是家
風中的院門
炊煙是村莊的根
共同的家
大楊樹
永遠一樣的黃昏
留下這個村莊
只剩下風
一截土墻
我走的時候還年輕,二十來歲。不知我說過的話在以后多少年里有沒有人偶爾提起。我做過的事會不會一年一年地影響著村里的人。那時我曾認為什么是最重要迫切的,并為此付出了多少青春時日,F在看來,我留在這個村莊里影響最深遠的一件事,是打了這堵歪扭的土院墻。
我能想到在我走后的二十年里,這堵土墻每天晌午都把它的影子,從遠處一點一點收回來,又在下午一寸寸地覆蓋向另一個方向。它好像做著這樣一件事:上午把黑暗全收回到墻根里,下午又將它伸到大地的極遠處。一堵土墻的影子能伸多遠誰也說不清楚,半下午的時候,它的影子里頂多能坐三四個人,外加一條狗,七八只雞。到了午后,半個村莊都在陰影中。再過一會兒,影子便沒了盡頭。整個大地都在一堵土墻的陰影里,也在和土墻同高的一個人或一頭牛的陰影里。
我們從早晨開始打那截墻。那一年四弟十一歲,三弟十三歲,我十五歲。沒等我們再長大些那段籬笆墻便不行了。根部的枝條朽了,到處是豁口和洞。幾根木樁也不穩,一刮風前俯后仰,嗚嗚叫。那天早晨籬笆朝里傾斜,昨天下午還好端端,可能夜里風刮的。我們沒聽見風刮響屋檐和樹葉?赡芤恍」少\風,刮斜籬笆便跑了。父親打量了一陣,過去蹬了一腳,整段籬笆齊齊倒了?拷h笆的幾行菜也壓倒了。我們以為父親跟風生氣,都不吭聲地走過去,想把籬笆扶起來,再栽幾個樁,加固加固。父親說,算了,打段土墻吧。
母親喊著吃早飯啦。
太陽從我們家柴垛后面,露出小半塊臉。父親從邱老二家扛來一個梯子,我從韓四家扛來一個梯子。打頭堵墻得兩個梯子,一頭立一個,兩邊各并四根直椽子,拿繩綁住,中間槽子里填土,夯實,再往上移椽子,墻便一截一截升高。
我們家的梯子用一根獨木做的,打墻用不著。木頭在一米多高處分成兩叉,叉上橫綁了幾根木棍踏腳,趴在墻上像個頭朝下的人,朝上叉著兩條腿,看著不太穩當,卻也沒人掉下來過。梯子稍短了些,搭斜了夠不著,只能貼墻近些,這樣人爬上去總擔心朝后跌過去。梯子離房頂差一截子,上房時還容易,下的時候就困難,一只腳伸下來,探幾下挨不著梯子。挨著了,顫顫悠悠不穩實。
只有我們家人敢用這個梯子上房。它看上去確實不像個梯子。一根木頭頂著地,兩個細叉挨墻,咋看都不穩當。一天中午正吃午飯,韓三和婆姨吵開了架,我們端碗出來看,沿聽清為啥。架吵到火爆處,只聽韓三大叫一聲“不過了”,砰砰啪啪砸了幾個碗,順手一提鍋耳,半鍋飯倒進灶坑里,激起一股煙灰氣。韓三提著鍋奔到路上,掄圓了一甩,鍋落到我們家房頂上,“騰”的一聲響。我父親不愿意了,跑出院子。
“韓三,你不過了我們還要過,房頂砸壞了可讓你賠!
下午,太陽快落時,我們在院子里乘涼,韓三進來了,向父親道了個歉,說要把房頂上的鍋取回去做飯。婆姨站在路上,探著頭望,不好意思進來。父親說,你自己上去拿吧。我這房頂三年沒漏雨,你一鍋砸的要是漏開了雨,到時候可要你幫著上房泥。韓三端詳著梯子不敢上,回頭叫來了兒子韓四娃,四娃跟我弟弟一樣大,爬了兩下,趕緊跳下來。
“沒事,沒事!蔽覀円粋勁喊著,他們還是不敢上,望望我們,又望望梯子,好像認為我們有意要害他們。
后來四娃扛來自家的梯子,上房把鍋拿下來。第二年秋天那塊房頂果然漏雨了。第三年夏天上了次房泥,我們兄弟四個上的,父親也參加了。那時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沒什么是我不能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