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學的比較研究自清末開始,至今已延續了百余年。《老子與西方哲學/當代學人文庫》從源頭和基本理念入手,以代表人物老子和亞里士多德為主要對象,分析中西哲學的異同,目的是發揚中國哲學的優良傳統,吸取西方哲學的長處,探討、總結人類理論思維發展的共同規律,推動哲學研究向前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蘇光榮,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在中科院計算所工作,曾參加過早期計算機磁心存儲器、磁膜存儲器、MOS存儲器研制,大規模集成電路存儲器測試研制。曾在《電子技術》《電子學會年會》發表過文章。在《計算計情報》翻譯過多篇大規模集成電路存儲器文章。計算所分所后,轉中科院軟件所工作。
新哲學
新哲學的基礎是波粒二象性
新哲學的本質是形而上學
以太子模型
實數空間的產生
實數物質的產生
復數物理概念的可能性
思維是虛物質
時間效應
虛空間和實空間模型
矛盾的統一是必然的
太陽系軌道平衡新說
(一)萬有引力需要時間建立
(二)自轉與公轉平衡的模型
(三)九大行星軌道平衡數據
能量是狀態改變的量度
神學和科學的關系是“有無相生”
(一)老子描述的以太子
(二)老子描繪的上帝
(三)老子描述的神學和科學
一元論
(一)宇宙起始自以太子右旋
(二)老子的宇宙誕生模型
(三)神靈是虛物質
《易經》與物理
從老子思想看形而上學的貢獻
物理始于無理
從科學的角度看神學和科學的統一
(一)科學和神學的共識
(二)神的科學猜想
(三)神學的基礎是二進制
(四)吉兇左右觀的科學根據
(五)六行怎么能生宇宙?
思維進化伴隨退化
立法治標,立神治本
證明上帝
世界末日和瑪雅預言
文王和老子是可信的預言家
老子思想與社會現實的矛盾
人類誕生的使命
神的一致性
神的產生及太上老君模式
神學和科學斗爭的本質
元始神學的合理性
衍生神學的合理性
以六行特征數為鬼神之說正名
生前契約
人類社會大結局
理教:用老子思想看科學與神學
(一)元素的八卦特征
(二)物理常數的八卦特征
(三)宗教經書中數字的八卦特征
(四)素數通式
(五)易理來自數理,數理來自易理
(六)佛理來自易理
(七)拉普拉斯猜想揭示了神理
(八)太陽升起的概率反映了世界末日的概率
(九)老子思想看歐拉公式
(十)萬物通式
(十一)從老子和孔子的對話看宗教及哲學
(十二)老子-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說
(十三)物理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
(十四)新哲學看基本粒子
愛因斯坦太自信
認識破執著
新哲學看“反易經”
真理的定義
新哲學看人類
老子思想解讀提要
老子-亞里士多德-康德-拉普拉斯哲學體系
佛經八識、道經五行和《圣經》的神格一位
神學和科學之祖老子
《易經》運算出宗教和科學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