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心理學》是一本帶你探索存錢、花錢、投資背后心理秘密的秘笈。全書分為3篇18章,從影響消費者消費決策的合理性入手,用日常生活中生動又常見的消費案例填滿了每一個章節,深入分析了影響消費行為的想法以及左右消費行為的情緒,幫助讀者做出正確合理的消費決策。
本書研究了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在心理因素,分析了消費者心理活動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以及商品規格、營銷服務等外在因素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消費者摸透了這些內在和外在因素,做到了知己知彼,才在花錢的時候更加理性。
★事例生動,場景鮮活,一筆筆消費說的就是你的事兒
★ 每讀一個小節,只要10分鐘的時間,對自己消費行為的了解,從0到1
★內容體系精當,由淺入深剖析刷刷刷買買買
★ 充滿套路的世間,不想被套路,就要懂得反套路
★修正首版的20處不足,閱讀體驗更舒適
吳琪,著名的消費管理學者,從2005年開始研究消費心理學,已逾十載,大多數作品都能夠用清晰簡潔的話語道出藏在消費行為背后的玄機并提出卓有成效的建議。作者歷經十年磨礪,已在生活、勵志、經管等方面出版圖書30多種,仍不忘初心,繼續為出版更多精品圖書而奮斗著。
目 錄
第一篇 合理決策的不合理
第1章 原來大腦是這樣計算的
003 忽大忽小的500元
008 選擇愈多,讓人愈混亂
012 問法改變,決定就不同
第2章 自相矛盾的決定
016 如何引導顧客做選擇?
020 有三個選項時,人會選中間那一個
023 內心不安時,會逃避做決定
第3章 決策的錯覺和陷阱
027 荒謬的偏好順序
031 為不合理決策付出慘痛代價
033 敝帚自珍,自賣自夸
036 人有維持現狀的傾向
039 為什么無法及時終止虧損?
042 贏得競標,反而不開心?
045 被數字印象牽著走
第4章 先入為主的認知陷阱
049 憑直覺下判斷的后果
057 錯覺其實很普遍
060 不合理的思考,才是正常
第5章 換個角度,決定大不同?
065 很可能賠錢時,會變得更敢賭
069 穩賺的時候,就變得保守
071 改變提問方式,足以影響決策
第6章 為什么老是在虧錢?
073 出租車司機在下雨天提早收工
076 賣掉賺錢的股票,抱緊賠錢的股票
079 什么事現在不做,以后會后悔?
第7章 有關金錢的錯覺
085 你真的注重實質收入勝過賬面收入嗎?
090 薪水少不要緊,重點是不能比同事低
094 損失10萬元的失落,大過贏得10萬元的喜悅
第二篇 其實我們不了解自己
第8章 同樣是風險,感受大不同
103 找出自相矛盾的答案
107 情緒影響對數字的判斷
110 1%和每100人之中有1人的差別
114 杯子小一點,感覺分量比較多?
第9章 和風險拉鋸
118 相對風險比絕對風險更聳人聽聞
122 搞懂統計數據,認清事物本質
第10章 高估自己的判斷力
125 愈專業,愈容易自以為是
128 自大造成的陷阱
132 成功是自己了不起,失敗是因為別人不好
136 人只看得見自己想看的
第11章 經驗會作怪
142 高談闊論的事后諸葛
146 事后的歸因,影響客觀的判斷
第12章 投資人的心理
149 一味追求低風險,不見得風險就低
152 對過去表現良好的股票過度樂觀
154 投資自己熟悉的企業,有什么不對?
156 愈清楚情況,投資愈順利?
158 積極買賣,造成虧損
第13章 預測將來
161 既有經驗影響對未來的判斷
164 買賣股票難免感情用事
第三篇 喜怒哀樂的決定力
第14章 盈虧的游戲
171 與人交手時的心理戰
175 合作博弈
178 理論和實際的差距
第15章 會發怒的神經元
182 大腦痛苦的時候
186 了解別人的想法,再決定自己的做法
189 伸張正義的復仇帶來快感
第16章 看穿人心的鏡像游戲
194 以神經生物學解釋金錢游戲
197 同理心來自鏡像神經元
201 道德判斷的兩難,大腦怎么說?
第17章 情感與理性的角力
207 理性是有極限的
211 情感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215 人與鴿子的相似處
第18章 太有人性的大腦
221 情感如同不易駕馭的黑馬
227 刷卡付費減輕了神經系統的痛苦
232 合理決策的人,能妥善操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