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中國作家協會2014年作家定點深入生活作品,作者跟隨地質勘探隊西行,用筆記下自然之險惡、人與自然的抗爭,以及人在抗爭中被激發出來的情感。馬行的詩,屬于新山水詩,與游衍與棲居所形成的舊山水詩有本質的區別,詩里有對信仰、文明、宇宙、人性的深度思考,詩作文字干凈透明、意境高遠。
馬行,1969年11月生于山東北,畢業于南京大學,地球物理觀測員,勘探足跡遍及華北、東北及新疆、西藏、青海等地質勘探區,多次深入羅布泊、羌塘、阿爾金山等無人區。2001年參加**7屆青舂詩會,200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中國國土資源部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委員。作品獲中華鐵人文學獎、寶石文學獎、全國青年產業工人文學大獎、山東省泰山文藝獎(文學創作獎)等。
勘探
大風
帳篷門口
在羅布泊
行進在塔克拉瑪干
從天山向北
祁連山
荒原上所有活著的蘆葦
小站
阿爾金山之夜
太行山上
勘探隊之晨
勘探之夜
等待文工團來戈壁灘慰問演出
阿爾金山勘探施工遇險
勘探地球的人
現場
英吉沙刀
勘探途中:當我遇到詩神
可可西里
地質勘探儀器車上
可可西里地質探區
野駱駝
烏魯木齊機場送第27號女工
行駛在準噶爾戈壁灘的黑夜里
地質勘探隊在呂梁山上
勘探路上
地質勘探路上:過木壘
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的月亮
在勘探隊第七號帳篷:我的左邊和右邊
地質勘探途中遇打銀姑娘
岡底斯山谷
流向
兩滴黃河水
向西,向西
黃河
我就是黃河的支流
在鵲山上
一只白天鵝
黃河和我是同一條河
在長江源
雅魯藏布江
沱沱河
黃河像專用列車
羌塘高原
沙洲
太平洋傳
超越
大雪山下
勘探行
青海草原上
世界揚起頭緩緩抬升
我坐在昆侖山的石頭上
青海詞典
可可西里山下
朝圣
勘探途中:醉酒
山南地區北,大雨
牧人邊巴
這青海西
在喜馬拉雅山
青藏高原
回響
在通天河大橋上
廢墟上的荒草
木壘鳴沙山
無名島上:古詩十九首
在棧橋
在這里啊
向導姚師傅
菊花
在禪寺
小石頭
大唐
從黃河入海口到巴顏喀拉山
在普陀山
寫在日歷牌上的
大孤島
光線
陪著一塊風礪石在準噶爾戈壁灘上
小蒿草
在阿爾泰山望月亮
夜宿天山克孜爾賓館
勘探隊:晚餐
天山克孜爾千佛洞
天上
在山谷
準噶爾盆地
那曲:趕火車記
格桑拉姆
等待藏羚羊
巴哈古麗的天山
木壘:大牧場記
西昌月來
漫行
向著地平線行進
塔克拉瑪干
在黃河岸邊遇大雁飛
火車
念青唐古拉山
青海
瑪多草原
在當雄小城
大雁
雪豹
乘火車行駛在河西走廊
天邊
坐在塔克拉瑪干的沙山上
勘探奇遇記
風還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