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研究》設立的欄目有:文化凝聚與國家認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與跨境民族、文化與軟實力、中國多民族文學史觀、文化與文化遺產研究、遺產理論與批評、世界文化遺產研究、跨文化比較、遺產與旅游、遺產與地方傳統,以及文化遺產保護與實踐、遺產申報的個案分析、“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等。《文化遺產研究(第八輯)》探討文化、遺產之間的內在聯系。
·非遺國際論壇
現代化視野下的文化多樣性問題——論UNESCO兩個文化公約的目的論含義
守護·傳承:無形文化遺產保存的臺灣經驗與發展
現代化進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對話
·東西方思想遺產
讀書札記:自由的概念
Reading the In-between:Tools and Concepts for Analysing Interaction
五種不同的人觀
·文學與人類學視野
少數民族文學學科的當代意義:問題意識與研究路徑
從自在到自覺:民族文學研究發展趨勢漫談
大衛·克羅克特和邁克·芬克:關于文化延續性及其變遷的闡釋
·多民族文化與文學
解讀“文化皮膚”:文學研究的人類學轉向
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凌叔華短篇小說中民國時期家庭現代性初探
伴隨文本的狂歡:漢語界“倉央嘉措情歌熱”的符號學透視
“土地贊”和“母族頌”——吉狄馬加詩歌中的彝人世界
·書評專欄
重印《近代貴州苗族社會的文化變遷》序言——紀念苗族學者游建西
從秋陽先生的《蚩尤與中國文化》看“中國故事”的當代表述
中華帝國視野下的蔗糖史——讀《甜與權力》和《甜蜜的悲哀》
潘年英的苗族文化書寫與田野研究——基于知識考古學的學術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