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學/面向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規劃教材·教育技術系列》是編者多年進行微格教學課程實施的過程之中的理論升華和實踐經驗的結晶。全書針對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和師范生、在職教師等不同用戶群體,全面地介紹了微格教學理論和實踐體系的發展,詳細解讀了微格教學中各項單項技能的概念、作用、類型和應用要點,并加人了主要教學技能的相應實訓指導,為師范生進行微格訓練提供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和相應的實訓材料,指導實訓環節順利開展。
《微格教學/面向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規劃教材·教育技術系列》分為上篇理論篇、中篇實踐篇、下篇實訓篇,既可作為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本專科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培訓和在職教師職后培訓的教材,同時《微格教學/面向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規劃教材·教育技術系列》也適用于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活動研究。
前言微格教學是建立在教育教學理論、科學方法論和現代視聽技術基礎上的一種小型而可控的訓練教學技能的理論和方法,是整個師范教育從理論過渡到實踐的重要橋梁。微格教學克服了傳統教育類課程偏重理論灌輸的局限,使教學理論的學習與操作技能的鍛煉得到有機的結合,使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得到明顯提高。自微格教學提出以來,已形成了如愛倫模式、布朗模式等多種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至今為止,微格教學仍是最有效的師范技能訓練模式,我國的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多以微格訓練方式為主,幾乎所有的師范院校都建有微格系統。微格教學包括理論學習、編寫教案、提供示范、教學實踐、反饋評價、修改教案等環節。微格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把教師的教學行為分解為各種教學技能并分別加以訓練,然后再綜合起來進行教學實踐,從而形成完整的課堂教學能力。本教材緊扣我國教育改革對教師的新要求,著眼于微格訓練的實踐性,細分教學技能并有針對性地給出了實踐指導與實訓要求,易于理解,便于操作,有利于師范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有針對性地進行系統的教學技能訓練。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微格教學也深受影響,本書中多處對信息技術環境下微格教學的變化給予了相應的解讀。本書是編者多年進行微格教學課程實施的過程之中的理論升華和實踐經驗的結晶。全書針對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和師范生、在職教師等不同用戶群體,全面地介紹了微格教學理論和實踐體系的發展,詳細解讀了微格教學中各項單項技能的概念、作用、類型和應用要點,并加入了主要教學技能的相應實訓指導,為師范生進行微格訓練提供了明確的目標要求和相應的實訓材料,指導實訓環節順利開展。本書分為上篇理論篇、中篇實踐篇、下篇實訓篇,既可作為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本專科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培訓和在職教師職后培訓的教材,同時本書也適用于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活動研究。本書由張莉琴、陳美芳擔任主編,魏丹丹、胡小強、萬春暉、劉亞麗擔任副主編。具體章節撰寫分工如下:第1章胡小強、武寧,第2章魏丹丹、劉亞麗,第3章萬春暉、黃笑,第4章陳美芳、胡小強,第5章魏丹丹、萬春暉,第6章張莉琴、陳美芳、劉亞麗,第7章張莉琴、陳美芳、胡小強,第8章魏丹丹、萬春暉,實訓篇張莉琴、陳美芳、萬春暉。 全書由張莉琴統稿,武寧、黃笑全程參與了本書的統稿工作,沈曉軍、蘇瑞也參與了部分工作。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全國許多專家學者的著作和文獻以及一線教師的案例,在此深表謝意。由于考慮不周,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專家、讀者和廣大教師批評指正。編者201610微 格 教 學
第1章微格教學概述3
1.1微格教學的發展3
1.1.1微格教學的產生3
1.1.2微格教學的發展4
1.2微格教學的定義與特點4
1.2.1微格教學的定義4
1.2.2微格教學的特點6
1.3微格教學的程序6
1.3.1確定訓練目標,進行試教前的學習和研究6
1.3.2技能示范7
1.3.3分析技能特點,確定訓練技能和編寫教案7
1.3.4模擬技能實踐7
1.3.5反饋評價7
第2章微格教學實施的原理9
2.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微格教學9
2.1.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思想9
2.1.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0
2.2系統科學理論與微格教學11
2.2.1系統科學理論的主要思想12
2.2.2系統科學理論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2
2.3視聽理論和信息技術與微格教學13
2.3.1視聽教育理論——經驗之塔13
2.3.2視聽理論及信息技術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5
第3章微格教學模式17
3.1微格教學的基本模式17
3.1.1愛倫模式17
3.1.2布朗模式18
3.1.3澳大利亞悉尼模式20
3.2微格教學模式的發展22
3.2.1導生制微格教學模式22
3.2.2微格教學的變通模式——微格教研26
3.2.3信息技術環境下微格教學模式的構建30
第4章微格教學系統33
4.1微格教學系統概述33
4.1.1基本概念33
4.1.2系統特征34
4.2微格教學系統構成35
4.2.1組成部分35
4.2.2常用設備36
4.3微格教學系統功能與要求38
4.3.1微格教學系統的功能38
4.3.2微格教學系統的要求39
4.4微格教學系統使用40
4.4.1基本情況40
4.4.2微格教學系統基本操作41
中篇微格教學技能
第5章課前準備51
5.1微格教學設計51
5.1.1微格教學設計概述51
5.1.2過程模式52
5.1.3微格教學設計過程56
5.2微格教案編寫62
5.2.1微格教案概述62
5.2.2微格教案的具體內容62
5.2.3微格教案示例65
5.3微格教學訓練的內容與方法66
5.3.1微格教學訓練的內容66
5.3.2微格教學訓練的方法68
5.4微格教學訓練的組織與實施69
5.4.1理論學習69
5.4.2組織示范與觀摩70
5.4.3指導教案編寫70
5.4.4角色扮演71
5.4.5反饋評價71
5.4.6教案修改與反復訓練72
第6章課堂基本教學技能73
6.1教學語言技能73
6.1.1教學語言技能的概念74
6.1.2教學語言技能的作用74
6.1.3教學語言技能的類型76
6.1.4教學語言技能的應用原則84
6.1.5教學語言技能應用要點86
6.1.6教學語言技能的評價87
6.2板書技能89
6.2.1板書技能的概念89
6.2.2板書技能的作用90
6.2.3板書的類型91
6.2.4板書技能應用原則94
6.2.5板書技能的應用要點95
6.2.5板書技能的評價95
6.3導入技能96
6.3.1導入技能的概念96
6.3.2導入技能的作用97
6.3.3導入技能的類型97
6.3.4導入技能的應用原則101
6.3.5導入技能的應用要點102
6.3.6導入技能的評價103
6.4提問技能104
6.4.1提問技能的概念105
6.4.2提問技能的作用105
6.4.3提問技能的類型106
6.4.4提問技能的應用原則110
6.4.5提問技能的應用要點112
6.4.6提問技能的實施步驟113
6.4.7提問技能的評價114
6.5講解技能115
6.5.1講解技能的概念116
6.5.2講解技能的作用116
6.5.3講解技能的類型117
6.5.4講解技能的應用原則120
6.5.5講解技能的應用要點120
6.5.6講解技能的評價121
6.6演示技能123
6.6.1演示技能的概念123
6.6.2演示技能的作用123
6.6.3演示技能的類型124
6.6.4演示技能的應用原則127
6.6.5演示技能的應用要點127
6.6.6演示技能的實施步驟128
6.6.7演示技能的評價128
6.7教學結束技能130
6.7.1教學結束技能的概念130
6.7.2教學結束技能的作用130
6.7.3教學結束技能的類型131
6.7.4教學結束技能的應用原則134
6.7.5教學結束技能的應用要點135
6.7.6教學結束技能的實施步驟135
6.7.7教學結束技能的評價136
第7章課堂教學調控技能139
7.1強化技能139
7.1.1強化技能的概念140
7.1.2強化技能的作用140
7.1.3強化技能的類型141
7.1.4強化技能的應用原則143
7.1.5強化技能的應用要點144
7.1.6強化技能的評價145
7.2變化技能146
7.2.1變化技能的概念147
7.2.2變化技能的作用147
7.2.3變化技能的類型147
7.2.4變化技能應用原則149
7.2.5變化技能的評價149
7.3課堂組織技能150
7.3.1課堂組織技能的概念150
7.3.2課堂組織技能的作用151
7.3.3課堂組織技能的類型151
7.3.4課堂組織技能的要素153
7.3.5課堂組織技能應用原則154
7.3.6課堂組織技能的應用要點154
7.3.7課堂組織技能的評價155
第8章微格教學評價與反饋157
8.1微格教學評價概述157
8.1.1微格教學評價的概念和功能157
8.1.2微格教學評價的目的及意義158
8.2微格教學評價的程序159
8.2.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159
8.2.2確定評價標準162
8.2.3制定技能評價表162
8.2.4實施評價163
8.3微格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方法163
8.3.1定性評價163
8.3.2定量評價163
8.4微格教學反饋165
8.4.1反饋的特點和類型165
8.4.2獲得反饋的方法166
8.4.3反饋應用原則166
下篇實訓篇
實訓一口頭語言技能訓練171
實訓二板書技能176
實訓三導入技能178
實訓四提問技能182
實訓五講解技能186
實訓六演示技能188
實訓七結束技能190
上篇微格教學理論
第1章微格教學概述3
1.1微格教學的發展3
1.1.1微格教學的產生3
1.1.2微格教學的發展4
1.2微格教學的定義與特點4
1.2.1微格教學的定義4
1.2.2微格教學的特點6
1.3微格教學的程序6
1.3.1確定訓練目標,進行試教前的學習和研究6
1.3.2技能示范7
1.3.3分析技能特點,確定訓練技能和編寫教案7
1.3.4模擬技能實踐7
1.3.5反饋評價7
第2章微格教學實施的原理9
2.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微格教學9
2.1.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思想9
2.1.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0
2.2系統科學理論與微格教學11
2.2.1系統科學理論的主要思想12
2.2.2系統科學理論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2
2.3視聽理論和技術與微格教學13
2.3.1視聽教育理論——經驗之塔13
2.3.2視聽理論及信息技術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5
第3章微格教學模式17
3.1微格教學的基本模式17
3.1.1愛倫模式17
3.1.2布朗模式18
3.1.3澳大利亞悉尼模式20
3.2微格教學模式的發展22
3.2.1導生制微格教學模式22
3.2.2微格教學的變通模式——微格教研26
3.2.3信息技術環境下微格教學模式的構建30
第4章微格教學系統33
4.1微格教學系統概述33
4.1.1基本概念33
4.1.2系統特征34
4.2微格教學系統構成35
4.2.1組成部分35
4.2.2常用設備36
4.3微格教學系統功能與要求38
4.3.1微格教學系統的功能38
4.3.2微格教學系統的要求39
4.4微格教學系統使用40
4.4.1基本情況40
4.4.2微格教學系統基本操作41
中篇微格教學技能
第5章課前準備51
5.1微格教學設計51
5.1.1微格教學設計概述51
5.1.2過程模式52
5.1.3微格教學設計過程56
5.2微格教案編寫62
5.2.1微格教案概述62
5.2.2微格教案的具體內容62
5.2.3微格教案表例65
5.3微格教學訓練的內容與方法66
5.3.1微格教學訓練的內容66
5.3.2微格教學訓練的方法68
5.4微格教學訓練的組織與實施69
5.4.1理論學習69
5.4.2組織示范與觀摩70
5.4.3指導教案編寫70
5.4.4角色扮演71
5.4.5反饋評價71
5.4.6教案修改與反復訓練72
第6章課堂基本教學技能73
6.1教學語言技能73
6.1.1教學語言技能的概念74
6.1.2教學語言技能的作用74
6.1.3教學語言技能的類型76
6.1.4教學語言技能應用原則84
6.1.5教學語言技能應用要點86
6.1.6教學語言技能的評價87
6.2板書技能89
6.2.1板書技能的概念89
6.2.2板書技能的作用90
6.2.3板書技能的類型91
6.2.4板書技能的構成要素94
6.2.5板書技能應用原則94
6.2.6板書技能的應用要點95
6.2.7板書技能的評價95
6.3導入技能96
6.3.1導入技能的概念97
6.3.2導入技能的作用97
6.3.3導入技能的類型98
6.3.4導入技能的應用原則102
6.3.5導入技能的應用要點102
6.3.6導入技能的評價103
6.4提問技能105
6.4.1提問技能的概念105
6.4.2提問技能的作用105
6.4.3提問技能的類型106
6.4.4提問技能的應用原則110
6.4.5提問技能的應用要點112
6.4.6提問技能的實施步驟114
6.4.7提問技能的評價114
6.5講解技能116
6.5.1講解技能的概念116
6.5.2講解技能的作用116
6.5.3講解技能的類型117
6.5.4講解技能的應用原則120
6.5.5講解技能的應用要點121
6.5.6講解技能的評價121
6.6演示技能123
6.6.1演示技能的概念123
6.6.2演示技能的作用124
6.6.3演示技能的類型124
6.6.4演示技能的應用原則127
6.6.5演示技能的應用要點127
6.6.6演示技能的實施步驟128
6.6.7演示技能的評價129
6.7教學結束技能130
6.7.1教學結束技能的概念131
6.7.2教學結束技能的作用131
6.7.3教學結束技能的類型132
6.7.4教學結束技能的應用原則134
6.7.5教學結束技能的應用要點135
6.7.6教學結束技能的實施步驟136
6.7.7講解技能的評價137
第7章課堂教學調控技能139
7.1強化技能139
7.1.1強化技能的概念140
7.1.2強化技能的特征140
7.1.3強化技能的作用141
7.1.4強化技能的類型141
7.1.5強化技能的應用原則144
7.1.6強化技能的實施要點145
7.1.7強化技能的評價146
7.2變化技能147
7.2.1變化技能的概念147
7.2.2變化技能的作用148
7.2.3變化技能的類型148
7.2.4變化技能應用原則149
7.2.5變化技能的評價150
7.3課堂組織技能151
7.3.1課堂組織技能的概念151
7.3.2課堂組織技能的作用151
7.3.3課堂組織技能的類型152
7.3.4課堂組織技能的要素154
7.3.5課堂組織技能應用原則154
7.3.6課堂組織技能的應用要點155
7.3.7課堂組織技能的評價156
第8章微格教學評價與反饋158
8.1微格教學評價概述158
8.1.1微格教學評價的概念和功能158
8.1.2微格教學評價的目的及意義159
8.2微格教學評價的程序160
8.2.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160
8.2.2確定評價標準163
8.2.3制定技能評價表163
8.2.4實施評價164
8.3微格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方法164
8.3.1定性評價164
8.3.2定量評價164
8.4微格教學反饋166
8.4.1反饋的特點和類型166
8.4.2反饋的效益和適用條件167
8.4.3獲得反饋的方法167
8.4.4反饋應用原則168
下篇實訓篇
實訓一口頭語言技能訓練171
實訓二板書技能176
實訓三導入技能178
實訓四提問技能182
實訓五講解技能186
實訓六演示技能188
實訓七結束技能190
第1章微格教學概述3
1.1微格教學的發展3
1.1.1微格教學的產生3
1.1.2微格教學的發展4
1.2微格教學的定義與特點4
1.2.1微格教學的定義4
1.2.2微格教學的特點6
1.3微格教學的程序6
1.3.1確定訓練目標,進行試教前的學習和研究6
1.3.2技能示范7
1.3.3分析技能特點,確定訓練技能和編寫教案7
1.3.4模擬技能實踐7
1.3.5反饋評價7
第2章微格教學實施的原理9
2.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微格教學9
2.1.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思想9
2.1.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0
2.2系統科學理論與微格教學11
2.2.1系統科學理論的主要思想12
2.2.2系統科學理論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2
2.3視聽理論和信息技術與微格教學13
2.3.1視聽教育理論——經驗之塔13
2.3.2視聽理論及信息技術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5
第3章微格教學模式17
3.1微格教學的基本模式17
3.1.1愛倫模式17
3.1.2布朗模式18
3.1.3澳大利亞悉尼模式20
3.2微格教學模式的發展22
3.2.1導生制微格教學模式22
3.2.2微格教學的變通模式——微格教研26
3.2.3信息技術環境下微格教學模式的構建30
第4章微格教學系統33
4.1微格教學系統概述33
4.1.1基本概念33
4.1.2系統特征34
4.2微格教學系統構成35
4.2.1組成部分35
4.2.2常用設備36
4.3微格教學系統功能與要求38
4.3.1微格教學系統的功能38
4.3.2微格教學系統的要求39
4.4微格教學系統使用40
4.4.1基本情況40
4.4.2微格教學系統基本操作41
中篇微格教學技能
第5章課前準備51
5.1微格教學設計51
5.1.1微格教學設計概述51
5.1.2過程模式52
5.1.3微格教學設計過程56
5.2微格教案編寫62
5.2.1微格教案概述62
5.2.2微格教案的具體內容62
5.2.3微格教案示例65
5.3微格教學訓練的內容與方法66
5.3.1微格教學訓練的內容66
5.3.2微格教學訓練的方法68
5.4微格教學訓練的組織與實施69
5.4.1理論學習69
5.4.2組織示范與觀摩70
5.4.3指導教案編寫70
5.4.4角色扮演71
5.4.5反饋評價71
5.4.6教案修改與反復訓練72
第6章課堂基本教學技能73
6.1教學語言技能73
6.1.1教學語言技能的概念74
6.1.2教學語言技能的作用74
6.1.3教學語言技能的類型76
6.1.4教學語言技能的應用原則84
6.1.5教學語言技能應用要點86
6.1.6教學語言技能的評價87
6.2板書技能89
6.2.1板書技能的概念89
6.2.2板書技能的作用90
6.2.3板書的類型91
6.2.4板書技能應用原則94
6.2.5板書技能的應用要點95
6.2.5板書技能的評價95
6.3導入技能96
6.3.1導入技能的概念96
6.3.2導入技能的作用97
6.3.3導入技能的類型97
6.3.4導入技能的應用原則101
6.3.5導入技能的應用要點102
6.3.6導入技能的評價103
6.4提問技能104
6.4.1提問技能的概念105
6.4.2提問技能的作用105
6.4.3提問技能的類型106
6.4.4提問技能的應用原則110
6.4.5提問技能的應用要點112
6.4.6提問技能的實施步驟113
6.4.7提問技能的評價114
6.5講解技能115
6.5.1講解技能的概念116
6.5.2講解技能的作用116
6.5.3講解技能的類型117
6.5.4講解技能的應用原則120
6.5.5講解技能的應用要點120
6.5.6講解技能的評價121
6.6演示技能123
6.6.1演示技能的概念123
6.6.2演示技能的作用123
6.6.3演示技能的類型124
6.6.4演示技能的應用原則127
6.6.5演示技能的應用要點127
6.6.6演示技能的實施步驟128
6.6.7演示技能的評價128
6.7教學結束技能130
6.7.1教學結束技能的概念130
6.7.2教學結束技能的作用130
6.7.3教學結束技能的類型131
6.7.4教學結束技能的應用原則134
6.7.5教學結束技能的應用要點135
6.7.6教學結束技能的實施步驟135
6.7.7教學結束技能的評價136
第7章課堂教學調控技能139
7.1強化技能139
7.1.1強化技能的概念140
7.1.2強化技能的作用140
7.1.3強化技能的類型141
7.1.4強化技能的應用原則143
7.1.5強化技能的應用要點144
7.1.6強化技能的評價145
7.2變化技能146
7.2.1變化技能的概念147
7.2.2變化技能的作用147
7.2.3變化技能的類型147
7.2.4變化技能應用原則149
7.2.5變化技能的評價149
7.3課堂組織技能150
7.3.1課堂組織技能的概念150
7.3.2課堂組織技能的作用151
7.3.3課堂組織技能的類型151
7.3.4課堂組織技能的要素153
7.3.5課堂組織技能應用原則154
7.3.6課堂組織技能的應用要點154
7.3.7課堂組織技能的評價155
第8章微格教學評價與反饋157
8.1微格教學評價概述157
8.1.1微格教學評價的概念和功能157
8.1.2微格教學評價的目的及意義158
8.2微格教學評價的程序159
8.2.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159
8.2.2確定評價標準162
8.2.3制定技能評價表162
8.2.4實施評價163
8.3微格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方法163
8.3.1定性評價163
8.3.2定量評價163
8.4微格教學反饋165
8.4.1反饋的特點和類型165
8.4.2獲得反饋的方法166
8.4.3反饋應用原則166
下篇實訓篇
實訓一口頭語言技能訓練171
實訓二板書技能176
實訓三導入技能178
實訓四提問技能182
實訓五講解技能186
實訓六演示技能188
實訓七結束技能190
上篇微格教學理論
第1章微格教學概述3
1.1微格教學的發展3
1.1.1微格教學的產生3
1.1.2微格教學的發展4
1.2微格教學的定義與特點4
1.2.1微格教學的定義4
1.2.2微格教學的特點6
1.3微格教學的程序6
1.3.1確定訓練目標,進行試教前的學習和研究6
1.3.2技能示范7
1.3.3分析技能特點,確定訓練技能和編寫教案7
1.3.4模擬技能實踐7
1.3.5反饋評價7
第2章微格教學實施的原理9
2.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微格教學9
2.1.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思想9
2.1.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0
2.2系統科學理論與微格教學11
2.2.1系統科學理論的主要思想12
2.2.2系統科學理論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2
2.3視聽理論和技術與微格教學13
2.3.1視聽教育理論——經驗之塔13
2.3.2視聽理論及信息技術對微格教學的指導15
第3章微格教學模式17
3.1微格教學的基本模式17
3.1.1愛倫模式17
3.1.2布朗模式18
3.1.3澳大利亞悉尼模式20
3.2微格教學模式的發展22
3.2.1導生制微格教學模式22
3.2.2微格教學的變通模式——微格教研26
3.2.3信息技術環境下微格教學模式的構建30
第4章微格教學系統33
4.1微格教學系統概述33
4.1.1基本概念33
4.1.2系統特征34
4.2微格教學系統構成35
4.2.1組成部分35
4.2.2常用設備36
4.3微格教學系統功能與要求38
4.3.1微格教學系統的功能38
4.3.2微格教學系統的要求39
4.4微格教學系統使用40
4.4.1基本情況40
4.4.2微格教學系統基本操作41
中篇微格教學技能
第5章課前準備51
5.1微格教學設計51
5.1.1微格教學設計概述51
5.1.2過程模式52
5.1.3微格教學設計過程56
5.2微格教案編寫62
5.2.1微格教案概述62
5.2.2微格教案的具體內容62
5.2.3微格教案表例65
5.3微格教學訓練的內容與方法66
5.3.1微格教學訓練的內容66
5.3.2微格教學訓練的方法68
5.4微格教學訓練的組織與實施69
5.4.1理論學習69
5.4.2組織示范與觀摩70
5.4.3指導教案編寫70
5.4.4角色扮演71
5.4.5反饋評價71
5.4.6教案修改與反復訓練72
第6章課堂基本教學技能73
6.1教學語言技能73
6.1.1教學語言技能的概念74
6.1.2教學語言技能的作用74
6.1.3教學語言技能的類型76
6.1.4教學語言技能應用原則84
6.1.5教學語言技能應用要點86
6.1.6教學語言技能的評價87
6.2板書技能89
6.2.1板書技能的概念89
6.2.2板書技能的作用90
6.2.3板書技能的類型91
6.2.4板書技能的構成要素94
6.2.5板書技能應用原則94
6.2.6板書技能的應用要點95
6.2.7板書技能的評價95
6.3導入技能96
6.3.1導入技能的概念97
6.3.2導入技能的作用97
6.3.3導入技能的類型98
6.3.4導入技能的應用原則102
6.3.5導入技能的應用要點102
6.3.6導入技能的評價103
6.4提問技能105
6.4.1提問技能的概念105
6.4.2提問技能的作用105
6.4.3提問技能的類型106
6.4.4提問技能的應用原則110
6.4.5提問技能的應用要點112
6.4.6提問技能的實施步驟114
6.4.7提問技能的評價114
6.5講解技能116
6.5.1講解技能的概念116
6.5.2講解技能的作用116
6.5.3講解技能的類型117
6.5.4講解技能的應用原則120
6.5.5講解技能的應用要點121
6.5.6講解技能的評價121
6.6演示技能123
6.6.1演示技能的概念123
6.6.2演示技能的作用124
6.6.3演示技能的類型124
6.6.4演示技能的應用原則127
6.6.5演示技能的應用要點127
6.6.6演示技能的實施步驟128
6.6.7演示技能的評價129
6.7教學結束技能130
6.7.1教學結束技能的概念131
6.7.2教學結束技能的作用131
6.7.3教學結束技能的類型132
6.7.4教學結束技能的應用原則134
6.7.5教學結束技能的應用要點135
6.7.6教學結束技能的實施步驟136
6.7.7講解技能的評價137
第7章課堂教學調控技能139
7.1強化技能139
7.1.1強化技能的概念140
7.1.2強化技能的特征140
7.1.3強化技能的作用141
7.1.4強化技能的類型141
7.1.5強化技能的應用原則144
7.1.6強化技能的實施要點145
7.1.7強化技能的評價146
7.2變化技能147
7.2.1變化技能的概念147
7.2.2變化技能的作用148
7.2.3變化技能的類型148
7.2.4變化技能應用原則149
7.2.5變化技能的評價150
7.3課堂組織技能151
7.3.1課堂組織技能的概念151
7.3.2課堂組織技能的作用151
7.3.3課堂組織技能的類型152
7.3.4課堂組織技能的要素154
7.3.5課堂組織技能應用原則154
7.3.6課堂組織技能的應用要點155
7.3.7課堂組織技能的評價156
第8章微格教學評價與反饋158
8.1微格教學評價概述158
8.1.1微格教學評價的概念和功能158
8.1.2微格教學評價的目的及意義159
8.2微格教學評價的程序160
8.2.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160
8.2.2確定評價標準163
8.2.3制定技能評價表163
8.2.4實施評價164
8.3微格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方法164
8.3.1定性評價164
8.3.2定量評價164
8.4微格教學反饋166
8.4.1反饋的特點和類型166
8.4.2反饋的效益和適用條件167
8.4.3獲得反饋的方法167
8.4.4反饋應用原則168
下篇實訓篇
實訓一口頭語言技能訓練171
實訓二板書技能176
實訓三導入技能178
實訓四提問技能182
實訓五講解技能186
實訓六演示技能188
實訓七結束技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