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若生前未出版過詩集,此次整理主要從《北洋畫報》《新天津畫報》《大報》等舊報刊中輯錄;個別詩詞聯(lián)語輯自其長篇連載小說!洞饦窃姼濉贩譃榱,按發(fā)表時間排列,輯自劉云若雜文中的詩詞聯(lián)語,交游詩詞部分同時收錄了一些詩詞原作的圖片,以展示其交游狀況。
壬辰盛夏,余避暑鄉(xiāng)間,某日杜魚兄來電,言及整理津門詩人佚稿,以為劉云若詩詞數(shù)量可觀,不妨著手整理,以展示詩人劉云若之風(fēng)采。余深趨其言,當(dāng)夜即擬出簡目,所錄詩歌已過百首,信心益堅。是年秋杪,初稿編竣,后續(xù)有增補,以迄于今,因更無新獲,遂止于此。一九四八年劉云若曾在《星期五畫報》發(fā)表《待起樓文稿·某夫人壽啟》。云若詩詞從未結(jié)集,渠既以待起樓名其文稿,吾人亦不妨以待起樓名其詩稿,故顏之日《待起樓詩稿》。
前日偶讀昊小如先生《天津小說家劉云若》,得悉五十年代他曾與劉葉秋先生在津郊探得劉云若之墓,卻見墓前立一木牌,上書「詩人劉云若之墓」,頗不解。據(jù)肖海地《劉云若其人》云,云若故去之時,招司撰文追悼,卻引來非議——「不必為劉云若這樣一位舊文人樹碑立傳」。此處之「舊文人」當(dāng)指以寫通俗小說謀生之下等文人。木牌之立,是否與此有關(guān),不得而知。然既已立牌,何不直書小說家劉云若之墓,卻稱詩人之墓?余初亦不解。近日校閱《待起樓詩稿》,忽覺詩人之牌殆障眼之法,實為隨順世議之舉,因世人眼中說部寫手自不敵詩人高名,以詩人之名書于木牌,或可暫避「舊文人」之嫌,然此番作為卻亦有表彰詩人之意,惜世移時變,詩人劉云若之名已鮮為人知。
今《待起樓詩稿》隨《問津》以問世,詩人劉云若因之得以「重生」,恰春風(fēng)又回沽上,悵懷斯人者,當(dāng)不獨倦游之散人也。
張元卿,筆名白魚,山西原平人。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清代民國詩史、民國通俗小說、天津都市文化。著有《民國北派通俗小說論叢》《漫拂書塵》《望云談屑》《陳誦洛年譜》《劉云若評傳》。
津沽名家詩文叢刊總序
待起樓詩稿序
輯注說明
卷一 津門鼓娘小選
小月如
小玉香
小月樓
小翠
劉問霞
花云仙
王瑞喜
高妙樓
趟翠卿
富潤卿
趙寶翠
王鑫樵
卷二 詩
讀北宋人詩集
次和夢天丁卯秋日集玉溪句金陵戰(zhàn)事感懷二絕
陶園書所見
賦得戲臺上
歌場三不見
歌壇艷聞
題蓼花
戲詠特種捧角家
馮素蓮專面抓詩一首
暮春偶成
云若畫像自題
過寶琴樓
賦得大腳
飲冰室即景
卷三 詩
卷四 詞 聯(lián)語
卷五 彩云散傳奇
卷六 交游詩詞
跋一
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