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的歷史世界:南宋高、孝、光、寧四朝士人關系之研究》在南宋高、孝、光、寧四朝的歷史時段之中,在宋金關系與理學新潮的時代問題之下,對以周必大為中心的各個社會領域的士人關系作出研究,借此考察當時士人的思想、情感與行動。
全書五章,第1章以孝宗淳熙七年(1180)周必大進入宰執階層以前的仕宦生涯為論述的時段,以高、孝兩朝政局的轉化為背景來探討當時的士人關系。第二章以孝宗執政后期的淳熙十一年至十四年(1184-1187)為論述的時段,探討周必大擔任宰執期間,宋金對峙之下的士人關系。第三章以孝宗朝淳熙七年至寧宗朝嘉泰元年(1180-1201)為論述的時段,探討在周必大擔任宰執及以后的時期里,士人在理學新潮之下的政治關系。第四章對應第三章而撰。第五章對應以上各章所論南宋時代問題之下士人關系中的矛盾分歧而撰。
緒論
一 周必大研究現狀平議
二 本書主旨及內容
三 寫作理念及方法
第一章 早期仕宦:周必大與高、孝政局轉化下的士人社會
第一節 政局的轉化、理學家的態度及士人關系的變動——從和、戰對立到反近習運動
一 和、戰對立的政治格局
二 反近習運動的政治格局
三 理學家的態度:以朱熹、張栻為例
四 士人關系的變動:以史浩、虞允文、三洪之事為例
第二節 周必大的秦檜黨淵源
一 王葆依附秦檜之事
二 周必大早期仕宦的波折
三 周必大與湯思退的關系
附論 從地域、家族關系看王葆納周必大為婿的因緣
第三節 周必大在政局轉化之下的仕宦經歷
一 周必大在和、戰對立之中的仕宦經歷
二 周必大在反近習運動之中的仕宦經歷
三 傾向自治之計:周必大與虞允文、史浩的關系
四 結語
第四節 反近習運動之中周必大與理學家的關系——以其與張杭的論辯為中心
一 周必大與張栻的論學交誼及政治合作
二 近習事件的延續:辭任事件
三 辭任事件背景下的論學:周必大與張栻的討論
四 赴任事件背景下的論學:周必大與張栻的辯論
五 周必大對近習的妥協及對理學派的非議
六 從湯思退關系的背景看周必大與理學派的分歧
附考 臨安東百官宅考
本章總結
第二章 宰執進退(上):周必大的對金政務與人事斡旋
第一節 金主巡幸與孝宗朝邊備之關系兼論周必大的態度
一 完顏亮侵宋以前“巡幸”汴京史事的回顧
二 金世宗的巡幸行動與南宋的反應
三 邊備之中周必大的自治主張與彌釁作為
附考 義勝軍移戍事考
第二節 從周必大邊備文件看南宋駐兵缺乏協作的弊端
一 荊鄂正、副都統制之間的隔閡
二 長江下游駐兵對協防任務的逃避
三 開禧北伐之中弊端的爆發
四 從“大歷史觀”評價邊備的弊端
第三節 邊備中的安撫——周必大與南宋家族軍事集團
一 周必大對吳氏將門的安撫態度
二 周必大對郭氏將門的安撫態度
三 雷氏將門易任事件所帶來的矛盾
四 開禧北伐之中將門的墮落
第四節 從周必大《思陵錄》看淳熙十四年宋金外交之隱秘
一 宋金兩國交聘制度以及“權止”使節之事
二 高宗喪期孝宗接見金使的最初宣諭
三 孝宗的轉變以及宰執的反對
四 孝宗行事過程考察
五 事件之中的政治心態及人事關系
本章總結
第三章 宰執進退(下):周必大與理學家的政治關系
第一節 權力核心與理學二派——周必大與朱熹、呂祖謙、劉清之的關系
一 朱熹的“吾黨”意識及理學的內部分歧
二 朱熹對中央政治的干預
三 旱災與政治:周必大與朱熹的兩種態度
四 周、朱之間:呂祖謙與劉清之的兩種態度
五 “后呂祖謙時期”的局面:以朱熹與周必大的兩封信札為例
第二節 周必大與林栗事件、薦士事件及“道學邪氣”事件
一 林栗事件
二 薦士事件
三 “道學邪氣”事件
第三節 相黨之爭與理學家的態度——周必大罷相始末
一 周、留黨爭與理學成分
二 理學激進派對于周必大罷相的態度
三 姜特立的崛起與留黨的分裂
四 結語
第四節 從湖南事務看周必大與陳傅良的矛盾
一 南宋時期湖南財政的凋敝
二 陳傅良在湖南的減稅政令及與湖湘學派的合作
三 周必大知潭州時期的言論及與陳傅良的矛盾
四 周必大與豐誼的分歧
五 周必大與陳傅良矛盾的分析
附論 從《(致)陳梅州自修》信札看周必大與謝深甫的關系
第五節 慶元黨禁之中的周必大
一 “偽學逆黨籍”五十九人名單產生時間再議
二 慶元年間周必大與理學的關系
三 呂祖泰事件
四 結語
附表 “偽學逆黨籍”五十九人罷黜時間表
本章總結
第四章 館閣翰苑與義理之學:周必大與理學家的學術關系
第一節 周必大與館閣翰苑之學兼論理學家的態度
一 周必大館閣翰苑的仕途生涯
二 撰寫制文與辭章之學
三 編刊、校刻文集與?敝畬W
四 理學家對館閣翰苑之學的態度
第二節 《皇朝文鑒》與學術分歧
一 《皇朝文鑒》的編修緣由與兩種學術文化的傾向
二 呂祖謙編修《皇朝文鑒》的理學取向
三 館閣翰苑對于編修《皇朝文鑒》的干預
四 呂祖謙的反應
五 結語
第三節 周必大、朱熹關于《歐陽文忠公集》的辯論
一 周必大與朱熹對韓愈、歐陽修評價的不同
二 朱熹《韓文考異》:挑戰館閣?迸c宣揚理學思想
三 周、朱的歐集之辯
四 余論
本章總結
第五章 分歧與交誼:周必大的鄉邦社交
第一節 周必大的鄉邦生活——一個時空結合的考察
一 隆興元年至乾道六年:永和閑居生活
二 乾道八年至淳熙元年:參與江西事務
三 紹熙五年以后:遷居廬陵縣城
四 結語
第二節 詩學、私交與對金態度——周必大與胡銓的唱和往來
一 周、胡唱和與江西詩學
二 周、胡唱和中的私人交誼:以聲色玩賞之詩為例
三 周、胡唱和與對金的政治態度
四 結語
第三節 理學態度與黨禁心境——周必大與楊萬里的晚年關系
一 周、楊對理學所持態度的分歧:以二氏對歐陽修理解的差異為例
二 慶元黨禁期間周、楊的心境:以楊萬里撰謝諤《神道碑》事為例
三 結語
本章總結
結論
征引文獻
后記
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