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Uber誕生的第一天起,其所倡導的分享經濟模式就備受關注,亦飽受爭議。從初入中國尋找第一批司機與客戶,到拉開轟轟烈烈的戰爭模式爭奪市場份額,直至與滴滴走向合并,其始終是踐行分享經濟的先行者,也成為了顛覆整個出租車行業的重要力量。
作為Uber中國創業團隊核心成員,本書作者將真實還原Uber中國的發展歷程,披露過程中那些不為人知的重要事件,探討分享經濟如何顛覆傳統商業、創造新的規則。讀懂了Uber中國這一近年來硅谷高科技公司本土化的經典案例,也就讀懂了分享經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內部人士首次揭秘,Uber中國如何將分享經濟從概念落地為商業模式,以及UBER中國1006天的發展歷程,從零到70億美元的創業神話!
十位分享經濟企業創始人:姬十三(果殼網、分答創始人)、陳大年(WiFi萬能鑰匙創始人)、張丙軍(PP租車創始人)、王灝(科技寺創始)、王曉魯(夢想加創始人)、米雯娟(VIPKID創始人)、劉夢媛(衣二三創始人)、沈鵬(水滴互助創始人)、陳馳(小豬短租創始人)、唐萬里、(回家吃飯創始人)一致力薦!
自序 分享經濟的下半場
2016年年初的時候,我做了一次關于創業的分享,分享結束后過了幾個月,一位當時的觀眾約我吃飯。其間得知,她是一個圖書編輯,想與我探討約書的可能,她說:“我聽了你的分享,很喜歡里面的內容,我直覺覺得,你很有潛力寫一本書,一本關于分享經濟的書”。我聽了,笑道:“你怎么會知道的,我從小一直喜愛碼字寫文章”。于是,她向我約書,我重拾碼字的愛好,一切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我的Uber歷程,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一次偶遇。很幸運的,我在2014年初,Uber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加入上海團隊,成為Uber中國的第八位員工,并在早期主導或參與了眾多運營模式的探索。Uber開啟了我的創業心智,讓我在之后走上了創業和創投的道路。從分享經濟在中國的萌芽時期,我最初接觸、最初推廣分享經濟開始,我前后做了兩個分享經濟的創業/準創業,“車的共享”與“吃的共享”。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分享經濟形態,其商業模式、運營方式等都有巨大的不同,在對比、摸索中,我對分享經濟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認識,而后,我又在近期的研究深造和本書的撰寫過程中對分享經濟進行了更多的思考和分析。
這本書,希望將我對分享經濟商業模式和運營實務的探索和總結分享給更多人,以我個人作為Uber中國早期一線創始團隊成員的視角,將Uber中國從零到一的實戰案例與讀者分享。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
一、 分享經濟的商業邏輯是什么,業界流傳很廣的某些認知為何是錯誤的;
二、 做分享經濟的創業,其成功要點是什么,如何實現從零到一,如何做好分享經濟的運營;
三、 作為海外互聯網公司在中國最成功的案例之一,Uber在中國是如何接上地氣的,其成功與失敗之處;
四、 Uber如何用極低的成本創造品牌傳播的神話,眾多奇思妙想的經典傳播案例背后的真實故事;
五、 以真實的案例,揭示Uber著名的“城市鐵三角”是如何工作的。
分享經濟走到今天,也進入了下半場,分享商品分配的商業模式已經格局初現,而分享經濟的未來,在我看來,有兩個要點將對分享經濟的下半場產生重要影線。
首先,我最關注的是個人的微創業和個人啟迪。伴隨互聯網這一基礎設施的普及,以及對社會及產業鏈方方面面的滲透,個人的創業門檻被降低了,產生價值的最小單元變小了,各種新型的“微創業”機會逐漸產生,個人逐漸脫離組織存在,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被啟迪,個人被賦能,這是我認為共享經濟對社會最大的價值所在。它是能夠沉淀下來、流傳下去的東西,它將孕育啟迪、孕育創造、孕育可能性。于是,在我進行日常運營的過程中,以及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都對個人的啟迪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在本書中,你將會看到分享經濟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如何在Uber成長的過程中逐漸被激發,我如何有意識的推動這一點,而這一趨勢,將如何影響到更廣泛的領域。
第二,分享經濟邏輯在生產領域的滲透。分享經濟是一種模式,它的應用不僅僅限于我們已經看到的商品分配領域。一樣的邏輯,可以應用到價值鏈更多的環節、應用到生產領域,而這需要分享經濟的邏輯與科技、與制造更加深度的結合,它所面臨的挑戰和潛力都將是巨大的。不論在未來,分享經濟會呈現出什么形式,甚至換一個什么名字,都不會脫離其基礎的邏輯。
這是一本總結分享經濟實戰要務的書,也是一個像小說一樣的故事。是的,這本身的確是一段充滿奇妙和啟迪的故事,讓我享受其中,所以我也用充滿活力和啟迪的筆觸去撰寫,希望你們和我一樣,享受這段故
談婧(Maggie),畢業于清華大學金融系本科。Uber中國創始團隊核心成員之一,曾任上海城市鐵三角、中國區運營戰略聯席主管,有“亞洲diyi女車頭”之稱。長期在一線探索Uber本土化道路,并主導在運營及品牌本土化、財務產品化及中心化管理、全球產品技術協作、組織架構及團隊文化升級重整等多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加入Uber以前,曾于瑞士銀行投資銀行部擔任副董事,主導多個中國企業的香港上市,如民生銀行、新華保險、中升集團等。后為家庭廚房分享平臺“回家吃飯”的聯合創始人、前COO,在運營及管理數據化方面頗有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