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榘是舊中國封建軍閥的一個典型,馮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北伐戰爭中一個率軍打到北京城下。后投奔蔣介石,官至國民黨陸軍上將。在抗日戰爭中,因其不戰而放棄濟南,被蔣介石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槍斃于武昌。
《一代梟雄韓復榘》收錄了韓復榘的幕僚、親屬等所撰寫的回憶錄40余篇,真實、生動地記敘了韓復榘的軍旅生涯。
離鄉從軍
韓復榘的家庭及早年生活 劉振邦
行伍升遷 李益智
叛馮投蔣
韓、石叛馮的經過 鄧哲熙
倒戈紀略 孫桐萱
蔣韓的一次秘密會晤 唐仲殷
“甘棠東進”親歷記 史慶棠
追隨韓復榘投蔣 田文忠
“廣寒十友” 吳錫祺
開封訴“苦” 陳紹岳
中原大戰中的進退 孫桐萱 谷良民 劉熙眾 余右堯
許愿 陳積善
八年政聞
我與韓復榘共事八年的經歷和見聞 何思源
治魯政聞 張希由
行政沿革概述 李藎忱
主政作風一瞥 邵立均
中興煤礦與山東省府的周旋應酬 黎重光
韓復榘過堂的形形色色 張照溪
韓復榘的特諜隊和張宗昌的被殺 王慰農
韓復榘與進德會 董綬青
職員官場沉浮錄 姚文蔚
聯莊會的緣起 韓多峰
收招劉黑七述略 萬恒祥
“禁毒”兩件事 鮑芳園
膠東之戰 韓洞
山東舊省府生活八年拾零 韓子華
一個便衣外衛的回憶 閻潤田
管束部下 郭健 姚輕耘
斷案 李藎忱
“韓青天”視察 王一民
薛履厚被逐內幕 張鴻文
韓復榘言行瑣記 杜天錫
蔣韓矛盾
韓復榘與南京中央斗法述要 王一民
“山東獨立”夢 韓多峰
韓復榘與劉湘的秘密結合 劉熙眾
劉韓關系之窺探 范紹增
諶峻岑被處死的經過 宋從頤 杜仁山
一樁公案 諶小岑
與日周旋
七七事變前后的韓復榘 梁漱溟
大本營派我到韓部 王道生
韓復榘和日本人打交道 余右堯
與韓復榘的一次接觸 韓世儒
黃河失守 李益智
“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 蔣鶴森
開封被扣
韓復榘被扣的前因后果 孫桐萱
韓復榘被扣目擊記 吳錫祺
開封會議見聞 張宣武
韓復榘被殺前后 劉熙眾
《一代梟雄韓復榘》: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馮玉祥倒戈,致使吳佩孚全軍覆沒。
在這之后,馮大量擴充部隊。在兩次軍閥混戰中,韓復榘表現得很勇敢,立下戰功,在國民軍中有勇敢善戰之名。1926年秋,馮部從南口往西北撤退時,韓復榘升為第一師師長。部隊退到綏遠,韓被升為山西陸軍第一師師長(實際等于軍),轄第一旅、十四旅、十五旅,歸綏遠都統商震指揮。雖說西北軍對奉軍作戰和對晉軍作戰撤退了,但不是被打垮,還有作戰力量。被閻錫山改編也是名義上的歸附,由閻供給糧餉,避免雙方直接沖突,實際在行動上還是完全聽馮玉祥的。當時有這樣一件小事,韓有一列裝載家具的火車停在綏遠車站上,準備開往包頭,商震的憲兵要檢查后才準開車。押車人向韓復榘報告,韓馬上派部隊收繳了車站憲兵的槍,后經他的參謀長李樹春勸說才又發還。
此后不久,馮玉祥由蘇聯回國到達包頭,召集高級軍官開會,宣布了北伐,并在五原誓師,由劉伯堅(共產黨人)監誓。這時,韓復榘被任命為國民軍第二集團軍(馮玉祥為總司令)第六軍軍長,轄第一師(師長張凌云)、第十四師(師長曹福林)、第十五師(師長張廷選)。
第二集團軍五原誓師后即開始經寧夏、陜西出潼關北伐。韓復榘第六軍經包頭、五原、寧夏、平涼到達陜西。馮玉祥令第六軍開大荔縣攻打麻老九。在夜間攻城時把城外的麥子拔了很多用來填外壕。我那時在十五師當營長,師長已換了孫桐萱。因攻城不下,韓被馮玉祥申斥。這時韓復榘的地位高了,氣焰也就大了,對馮玉祥的教育不服。所以當部隊出潼關東進時,韓就自動離開部隊過黃河往山西去了。馮得悉韓的行動后,立即派人把他追回。到達洛陽時東北軍已退黃河以北,第六軍在洛陽以北隔河與東北軍對峙,不久東北軍撤退。韓的第六軍奉令為先頭部隊,經鄭州、開封向徐州前進。在碭山把大毛、二毛驅逐(土匪編的),并在徐州攻擊孫傳芳部,與蔣介石軍會合。在這段作戰中韓又建立了一些戰功。
1928年5月間,韓復榘率第六軍開到黃河以北彰德一帶,與奉軍張學良的主力作戰(韓兼第三方面軍的總指揮)。當時的戰斗很激烈,韓的第六軍三個師長(張凌云、曹福林、孫桐萱)均受傷,部隊曾被于學忠部攻擊后退。韓復榘在安陽橋集合全軍的旅長,掉著淚說:“我歷來作戰沒有這樣丟過人,我們都沒臉活了。”表示要同這些旅長跳安陽河自殺。經他這一鬧,旅長們都安慰勸說他,并各個報奮勇,決心抱死反攻。旅長徐桂林說:“請總指揮不要難過,我自己同他們拼去。”(徐桂林在這次戰斗中接任曹福林的十四師師長)經過一個期間整頓,又進行反攻,把奉軍擊退了。
在1928年7、8月間,奉軍全軍北退。第六軍沿京漢線跟蹤追擊,經石家莊、正定、安國、高陽、雄縣到達北京南苑,先頭已到楊村一帶。不久又開回保定以南望都、定縣一帶。這時韓部的中級軍官們紛紛討小老婆。據說望都縣有所女子中學的校長曾找參謀長李樹春說:“我這個校長不能干了,你們的軍官把我校的學生都快娶完了。”這是因為韓的生活日益腐化墮落,他的部下也就起而效尤。
1928年秋,第六軍由河北保定一帶調到陜西潼關整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二十師,韓復榘任師長。
1928年年底,馮玉祥把河南省主席讓給韓復榘(駐開封)。1929年春,馮玉祥與蔣介石的矛盾日益尖銳,已各在準備大戰。馮玉祥計劃把潼關以東的山東、河南等省所有的部隊,統統撤到潼關以西集中,然后再與蔣介石作戰。他的理由是,欲用拳頭打人,必須先把拳頭縮回來,然后再伸出去打人才有力量。馮在潼關召集高級將領開會,宣布這個作戰計劃。韓復榘不同意馮的意見,與馮爭辯,認為大軍都集中到潼關以西,軍糧即成問題,據說馮在盛怒之下打了韓一個耳光,韓當時未敢反抗,但內心不服,決定叛馮投蔣。開完會后,韓在陜州集合他的第二十師舊部團長以上軍官開緊急會議,說明如果隨馮退到潼關以西打蔣,必遭失敗,決定不往西去仍回開封。與會者大都擁護韓的主張,韓隨即發給每團3000元現洋。此時第六十旅第三團團長李益智因在臨汝縣駐防未及參加陜州開會,只接到命令著率全團到洛陽集合。李益智在部隊前先到洛陽,韓復榘說:“我是不往西去了,你怎么樣?”李很堅決地回答說:“主席到哪里我就到哪里。”韓說:“那好,快去到軍需處領3000塊錢,隊伍到齊即向偃師集中。”韓復榘在陜州召集舊部團長以上軍官開會決定倒馮投蔣后,立即下令所部東進,這個行動被稱為“甘棠東進”。韓并約定他的密友石友三一起倒馮投蔣,由此也注定了蔣馮混戰時馮的失敗。當韓的部隊到達偃師時,龐炳勛的部隊正在黑石關以東孝義一帶,馬鴻逵部在滎陽附近。韓復榘集合團長說:龐炳勛的部隊戰斗力弱,不值一擊,絕擋不住我的去路。韓于夜間親率六十旅在部隊先頭由鐵路以北開始行動,鋼甲車在鐵路上行進。龐炳勛部李克昌(馮的親信)團早就在黑石關以北幾個小山頭上構筑好工事,待韓的部隊到達時即開始射擊。鋼甲車過了鐵橋到兵工廠上水,被龐部掌握機、炮反向韓部射擊。戰斗到上午10點,六十旅完全垮了。旅長萬國楨帶一個連過黃河北跑到開封去了,兩個團長受傷。一團長趙心德隱藏,三團長李益智被俘,二團長換便衣逃跑。韓率其余部隊向南繞峨嶺口經小禹州到達開封。
韓到達開封后,蔣介石仍命他任河南省主席,并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路軍總指揮,仍轄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