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jīng)》是泰譯本很多的大乘佛教經(jīng)典。這些泰譯本可分成兩個系統(tǒng):一是根據(jù)英譯本轉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和直接譯自中文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二是梵文系統(tǒng)的泰譯本。本書作者重點考察了什譯系統(tǒng)的泰譯本,分析諸譯本譯者如何處理大乘佛教與南傳佛教在義理、文化上的契合與歧異,聚焦于譯者與文本意義之間的關系的探討。
白湻,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教授,泰國清邁大學地區(qū)研究碩士,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研究博士。
第一章 導 言/1
一 經(jīng)典的迻譯:從《三國演義》到什譯《妙法蓮華經(jīng)》/1
二 問題與思路/5
三 理論與方法/8
四 相關研究成果/17
五 相關概念的討論與界定/19
第二章 什譯《妙法蓮華經(jīng)》的泰譯概觀/22
一 什譯《妙法蓮華經(jīng)》的翻譯與傳播/22
二 什譯《妙法蓮華經(jīng)》的價值/24
三 什譯《妙法蓮華經(jīng)》在泰國的譯介與傳播/27
本章小結/38
第三章 文本意義與文化回譯/39
一 文化回譯/39
二 佛教詮釋學視域下的文本意義/47
三 文本意義的初探/49
本章小結/64
第四章 文本意義與文化融合/65
一 文本的不確定性/65
二 簡化文本/72
三 翻譯中的彌合/79
本章小結/90
第五章 直接翻譯與間接翻譯/92
一 直接翻譯與間接翻譯/92
二 《普門品》的直接翻譯與間接翻譯/94
三 風格的傳遞/110
本章小結/121
第六章 譯者的身份/122
一 翻譯的實質/122
二 譯者的適應與選擇/125
三 譯者與作者/126
四 譯者的身份/129
本章小結/130
第七章 結 語/131
參考文獻/135
附 錄/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