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周興、陳家琪編*的《德意志思想評論(第11 卷)》集中展示我國德國哲學研究方面的年度成果, 為目前國內**以德語文化為專門研究對象的專*, 按年度出版(第1—5卷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第6卷 起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與《法國理論》《文藝復興 思想評論》同屬“同濟·歐洲文化叢書”系列。本卷 特設“尼采/海德格爾研究”“德國古典哲學”“德 國現代哲學”“德語詩學與文化研究”等欄目,主要 收錄了國內學界有關尼采、海德格爾、黑格爾、謝林 等的重要研究論文、原*翻譯,以及德國古典哲學、 德國現代哲學和德國當代小說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論文 。
孫周興,1963年9月生,浙江紹興人。199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2001年在德國從事洪堡基金項目研究;2002年起任同濟大學教授。現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同濟大學學報》主編等,兼任中國美術學院講座教等。授、德國《海德格爾年鑒》編委等。迄今已出版專*五種,譯*二十余種。主要*作有《語言存在論》(1994年,2011年);《我們時代的思想姿態》(2001年,2010年);《后哲學的哲學問題》(2009年)等;主要譯作有《海德格爾選集》(兩卷)、《在通向語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標》、《荷爾德林詩的闡述》、《世界現象學》、《尼采》(兩卷)、《演講與論文集》、《權利意志》等。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晚期尼采哲學研究”、“海德格爾*作集編譯”等。主編《海德格選集》被評為1997年中國十大好書。多次獲省級科研獎勵。
陳家琪,同濟大學政治哲學與法哲學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德國哲學》編委,亨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一長期從事政治哲學與法哲學、德國哲學、中兩比較哲學等領域的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出版*作七本,另有合*兩本,譯*一本(合譯)。
尼采/海德格爾研究
論尼采《悲劇的誕生》的核心問題 馬小虎
超越形而上學——尼采透視論研究 陳 祺
裂變于柏拉圖主義與黑格爾主義的終結處——尼采與馬克思的哲學對話 余乃忠
海德格爾形式顯示的現象學方法朱海斌
海德格爾的柏拉圖解釋張振華
德國古典哲學
馬丁·路德與神秘主義張仕穎
論康德“審美判斷的二重性” 計有愷
謝林啟示哲學中的“冪次學說”四講F.W.J.謝林
《耶拿手稿》與青年黑格爾的承認哲學 陳良斌
從倫理世界到新教倫理——論黑格爾的“苦惱意識”概念劉心舟
德國現代哲學
胡塞爾意向主義中的實質內容 梁家榮
何為新現象學? 龐學銓
德語詩學與文化研究
牧歌發展之“源”與“流”——西方文學中一個悠久的文學傳統 楊宏芹
蕓蕓眾生,天地人間——歌德《威廉·麥斯特的漫游時代》中人與自然的關系 馮亞琳
新中國六十年歌德戲劇研究胡蔚
詩人的使命——關于荷爾德林的詩《在可愛的藍里》 黃鳳祝
不愿捉迷藏的人——論伯爾的美學思想方維規
論埃利亞斯·卡內蒂的變形觀張克蕓
尋覓詩意的歸宿——解讀赫爾塔·米勒的中篇小說《人是世上的大野雞》姜麗
20世紀90年代德語文壇的作家群現象任衛東
并非童話的現實和真相——評伯恩哈德的《退休之前》謝芳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