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文化與英漢語匯》從英漢服飾詞語、與人物稱謂相關漢語服飾詞語、與服飾相關英漢習語(慣用語)、與服飾相關漢語成語、與服飾相關漢語歇后語、與服飾相關英漢委婉語到英漢顏色詞,詳細列舉介紹了生活中與服飾相關的英漢語言與詞匯,闡明服飾與生活語言之間的密切關系。《服飾文化與英漢語匯》對與服飾相關語言的認知理論基礎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衣、食、住、行”是我們人類四大生活基本要素,其中“衣”居于首位,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服飾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斗椢幕c英漢語匯》集實際應用與學術研究為一體,在介紹日常生活中英漢各類與服飾相關語匯的同時,運用認知語言學理論對服飾語匯進行細致的舉例與解讀,旨在通過跨學科研究,呈現服飾與語言之間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同時也強調了服飾及其文化在語言產生、發展與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社會生活語言中有多種定型語匯,如:與動物相關語匯、與軍事相關語匯、與愛情相關語匯、與服飾相關語匯等,它們在日常語言使用中廣泛流傳,通俗易懂,是英、漢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服飾是我們日常生活用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與服飾相關語匯數量繁多,如我們最熟悉的與服飾相關的英漢習(成)語、諺語、慣用語、委婉語、漢語歇后語等。它們使用頻率高,語言精練,哲理深刻。這些服飾語匯是在語言使用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同定的語言表達形式,具有整體性、約定俗成性、固定性和隱喻性等特征,是人們在日常社會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將一些與服飾相關的行為、體驗、感受和觀察等通過語言詞匯表達出來,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經驗和愿望,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哲理性。
服飾語匯作為語言文化的精華,體現出服飾文化的發展和軌跡。它們源于生活,與人們衣食住行緊密相關。筆者出于對此領域的興趣,并基于對此領域初步的研究,認為有必要將與服飾相關的語匯集中起來進行研究,并通過編撰這部與我們日常服飾文化、生活和語言使用緊密相關的書籍,讓讀者了解中西方服飾文化與語言密不可分的關系,分享與服飾相關語匯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服飾文化內涵,同時也便于研究者查閱這個領域里的語匯。
本書得到北京服裝學院科研項目(編號:2012A-14)以及北京服裝學院教學改革創新團隊項目(編號:JGTD-1406)的基金支持,特此感謝。
作為北京服裝學院外語系中外服飾文化研究中心成員之一,筆者對服飾與語言的跨領域研究十分感興趣,獨立完成此書,旨在探討研究,但必有錯訛之處,敬請同行、專家以及讀者賜教指正。
作者
于櫻花東街2號
訾韋力教授,長期從事英語語言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領域包括第二語言習得、英漢語言比較、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服飾與語言;近幾年來,作者在《山東外語教學》《中國高教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編《英語實用寫作簡明教程》(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參編多部著作。
作者現為北京服裝學院外語系中外服飾文化研究中心成員之一,主持完成北京服裝學院科研項目《中西服飾與社會語言關系研究》以及URTP《英語服飾習語文化內涵研究》《詞匯、色彩與文化——英語習語中的顏色詞研究》<漢語服飾成語與漢民族服飾文化關系研究》等大學生實踐項目。
第一章 服飾文化與社會語言
一、服飾、服飾文化
二、社會語言
第二章 服飾文化與社會語言關系概述
一、語言與文化
二、服飾文化與社會語言
三、與服飾相關語匯
第三章 服飾詞、詞語
一、英語服飾詞語
二、漢語服飾詞、詞語
第四章 與人物稱謂相關服飾詞語
一、以服飾質料轉喻人
二、以服飾類別轉喻人
三、以服飾配飾轉喻人
四、以服飾色彩轉喻人
五、以服飾穿著方式轉喻人
六、以服飾各構成部分轉指稱某一類人
第五章 與服飾相關英、漢習語(慣用語)
一、與服飾相關英語習語
二、與服飾相關漢語慣用語
第六章 與服飾相關漢語成語
一、漢語服飾成語反映出古代諸方面的文化信息
二、漢語服飾成語與歷史根據或故事
三、漢語服飾成語與古代政治階層
四、漢語服飾成語與服飾審美
五、漢語服飾成語與古代著裝禮儀
第七章 與服飾相關漢語歇后語
一、與褲子相關的歇后語
二、與衣服相關的歇后語
三、與帽相關的歇后語
四、與腰帶相關的歇后語
五、與背心相關的歇后語
六、與裙子相關的歇后語
七、諧音服飾歇后語
第八章 與服飾相關委婉語
一、與服飾相關英語委婉語
二、與服飾相關漢語委婉語
第九章 與服飾相關顏色詞
一、中國古代各種顏色的文化內涵
二、與服飾相關漢語顏色詞
三、英語顏色詞
第十章 服飾文化與生活中服飾語匯關系解讀的理論基礎
第十一章 從漢語服飾語匯看服飾文化與社會語言關系
附錄——相關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服飾文化與英漢語匯》:
一、語言與文化
文化是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稱,是一個社會的整體生活方式,更是“一個民族的全部活動方式”。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語言也是文化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語言是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反映,是人與人交際的工具,更是使人與文化融合一體的媒介。語言隨著人類社會的形成而形成,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變化而變化,因此,語言對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
自20世紀初美國的鮑阿斯和薩丕爾以來,人類語言學家都強調語言的社會屬性,認為語言和它的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因此必須把語言學看作是一門社會科學,把語言置于社會文化的大環境中研究。人類語言學的研究傳統促使文化語言學的出現和興起。語言學家們在從文化的角度考察語言的交際過程中,發現人們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不僅涉及語言系統,而且涉及同語言系統緊密關聯并賴以生存的文化系統。
語言與文化相互依賴、相互輔助、相互影響。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促進著文化的發展,語言在人類的一切活動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對語言也有制約作用。語言促進文化的發展,同時文化也影響著語言的發展。在社會文化發展的過程中,語言既受到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得到了自身的發展。
總之,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語言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特征,是文化信息傳遞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文化是語言的前提,文化具有獨特性和差異性。不同區域的文化差異產生了語言受到文化制約的結果。
二、服飾文化與社會語言
服飾作為一種社會的物質現象,是一定社會歷史時期生產發展的產物,它的產生總是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此外,服飾也是一種社會的文化現象,它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該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思想特征,具有等級和時代的特征。
服飾文化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從古至今,服飾的形制、質料、用途、穿法等都隨著社會的發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服飾文化的內涵也隨之越發豐富。服飾文化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在時代的更替和歷史文化的演變中,中國的服飾文化也有了巨大的變化。
在每一種服飾語言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從其各個角度都能考察出該民族的社會文化風俗和服飾文化特征。服飾文化是人類重要的文化內容,服飾從其最基本的實用功能逐漸發展為展現人們審美情趣、審美修養和價值取向的表現形式,我們不難看出服飾文化是絢爛多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