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梳理英國文學中有關鄉村與城市的種種論斷和描述,對當代文學及文化研究中一些錯誤的鄉村觀念和城市觀念進行了剖析,指出其謬誤。作者集中駁斥了部分學者所堅持的“消逝的農村經濟”、“快樂的英格蘭”、“黃金時代”等緬懷舊日農村的錯誤觀念,指出這些觀念只是作者的想象,無論是歷史事實,還是部分作家的作品,都顯示出昔日的英國農村充滿了苦難,相對于城市而言,農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滿歡樂的故園;同理,城市雖然是在新的生產方式確立后興盛起來的,但城市并不必然代表了進步,城市也面臨太多的問題。簡言之,城市無法拯救鄉村,鄉村也拯救不了城市。城市與鄉村的這種矛盾與張力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模式遇到的一場全面而重的危機,要化解這場不斷加深的危機,人類必須抵抗資本主義。
全書共二十五章。第一章具有前言的性質,概括了歷史上人們圍繞“鄉村”和“城市”所形成的各種觀念,指出英國經驗對于研究“鄉村”和“城市”關系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第二十五章為全書的總結。主體部分二十三章以英國文學中根深蒂固的鄉村懷舊為起點,回顧了十六至二十世紀多部英國文學作品(包括詩歌、戲劇、小說、散文、隨筆等)中對于“鄉村”和“城市”的描寫以及有關“鄉村”和“城市”觀點的發展變化,并將之與資本主義社會的整體發展過程聯系起來,揭示出“鄉村”和“城市”對立的實質及其所反映的現代大都市和工業化生活方式的危機。
雷蒙·威廉斯 ( Raymond Williams,1921—1988)20世紀中葉英語世界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譽為“戰后英國最重要的社會主義思想家、知識分子和文化行動主義者”。出生于威爾士鄉間的工人階級家庭,畢業于劍橋的三一學院。戰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大學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擔任戲劇講座教授,直至去世。
雷蒙?威廉斯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與社會:1780—1950》、《漫長的革命、《鄉村與城市》、《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關鍵詞》、《馬克思主義與文學》、《寫作、文化與政治》等。
韓子滿,男,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
劉 戈,女,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教授
徐珊珊,女,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講師
譯序文學中的鄉村與城市綜論
致謝
1 鄉村與城市
2 視角問題
3 田園與反田園
4 黃金時代
5 城鎮和鄉村
6 他們的命運他們的選擇
7 改良的道德
8 自然之線
9 生為耕田命
10 圈地、公地和社群
11 法恩漢附近的三個作家
12 喜人的景色
13 綠色的語言
14 城市中的變化
15 城市中的人們
16 可知的社群
17 被遮蔽的鄉村
18 威塞克斯和邊境區
19 黑暗之城與光明之城
20 城市中的身影
21 生存著的鄉村人
22 又見邊界區
23 城市和未來
24 新都市
25 多樣的城市與多樣的鄉村
附錄
參考文獻精選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