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名人傳精讀”系列是一套為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優秀課外讀物,由語文特級教師、全國暢銷書獎獲得者張若茵老師精心撰寫。全書按歷史朝代劃分,共分為六冊,分別是:先秦卷(兩冊)、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唐宋卷和元明清卷。每一冊中的故事主人公都是享譽中國乃至世界的代表人物。本書為《中國歷史名人傳精讀(先秦卷一)》。
作者立足史實依據,以獨到的視覺、細膩的筆法刻畫出故事主角或足智多謀、或戰功赫赫、或命運多舛的人生。同時,設置“字詞采擷”“歷史速讀”“文化博覽”“靈感偶拾”欄目,全方位點撥故事內容。中小學生通過閱讀本書,可有的放矢地了解政治、地理、軍事等方面知識,積累海量的寫作素材,提升閱讀和寫作水平,增強語文應試能力。
本冊既有征服東夷、統一中華的人文初祖黃帝,又有三過家門而不入、公而忘私的大禹,還有道家學派創始人、文化巨人老子……快快打開本書,和歷史名人來一場超時空之旅吧!
適讀人群 :中學生
1.一線名師、全國暢銷書作家、特級教師張若茵老師多年教學積淀的精髓。
2.記載中華文明之路的中國版《名人傳》,90位中華名人傳記故事,400幅中國歷史插圖,通過故事閱讀,了解中國人文歷史,積累寫作素材。
3.全書與普通名人傳記不同:在講名人故事時精心設置“字詞采擷”“歷史速讀”“文化博覽”“靈感偶拾”欄目,通過點撥故事內容全方位提升語文能力。
4.雙色高質印刷,海量精彩插圖,特色知識點撥,令你手不釋卷。
為中華文明史上的杰出人物立傳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天空群星燦爛,歷史的舞臺英雄輩出。本書以史實為依據,按照年代順序,用優雅的文學語言,給九十位中國歷史名人畫像。上自黃帝,下至孫文;截至清朝,不及民國。遴選范圍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藝等諸多領域,他們均為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天空中的璀璨明星,都是光耀千秋之民族精魂。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本書中的名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富有首創精神,創造了中華文明史上某個領域的第一。中國歷史因他們而厚重,中華文明因他們而燦爛。
千古風流人物,總有一段神妙動人的傳奇。本書通過敘寫歷史名人的傳奇故事,塑造歷史名人的文學形象。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力求“羽翼信史而不違”。有些人物的故事,在同時代其他名人故事中互為補充,相映成輝,類似于《史記》中的人物列傳。讀者可以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了解這些創造中華文明的傳奇英才,欣賞美妙的藝術語言和文學創作手法,提高文史素養,進而培養民族自信心,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作為從事多年中學語文教學的特級教師,筆者在教學中自有一套富有個人創意的教學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編課外閱讀材料,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把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泛讀和精讀課外讀物放在教學第一位。事實證明,單靠一套語文教科書,是不可能真正迅速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所有參加中考、高考的學生,語文成績最好的,都是那些平時對課外閱讀有著濃厚興趣、養成手不釋卷的閱讀習慣的學生。課外閱讀使他們視野開闊、知識面廣,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大為提高,其他科目的學習成績也水漲船高,因為閱讀理解能力對任何科目的學習都至關重要。
筆者創作這套《中國歷史名人傳精讀》,主要目的就是要為廣大中學生提供適合課外精讀的精神食糧,讓中學生讀者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獲得豐富的文史知識,有效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本套書體例大致如下:
一共六個分冊,每一分冊十五篇,六冊共九十篇。每一篇敘寫一位歷史名人,每一篇的題目都簡明扼要地為名人事跡點睛。正文之前有“一說,二說,三說”,勾勒出名人特點,為名人故事張本。正文通過敘寫名人的傳奇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故事完整,獨立成篇。每一篇都有四個小旁白:“靈感偶拾”從寫作方法、修辭手法、語言技巧等角度點撥讀者;“字詞采擷”列出成語和疑難字詞,方便讀者閱讀;“文化博覽”和“歷史速讀”都是對文史知識的延展閱讀提示。正文之后有人物簡評,概述人物的突出成就及其歷史地位。每一篇最后都以筆者自撰的一首頌詩收束全篇。
司馬遷撰寫《史記》,自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筆者認為,任何作者下筆寫歷史,未必都能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但必是一家之言,必有個人見解。筆者飽含仰慕之情,創作《中國歷史名人傳精讀》,個人喜好盡在其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敬請讀者諸君提出寶貴意見。
張若茵
2016年1月
張若茵,女,福建省語文特級教師。畢生致力于中學語文教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成果獨樹一幟。她曾出版多本中小學生學習和閱讀作品,其中《中學作文致勝策略36招》獲華東六省一市優秀圖書獎。
作為一位從事了一輩子語文教學的資深教師,張若茵老師特別重視閱讀對于語文學習的意義。青少年可讀的材料很多,但優秀的讀本卻不多見。因此,她創作了這套《中國歷史名人傳精讀》,書中每一個歷史人物的傳記,都是一篇可供學生借鑒參考的范文。她這種用歷史寫作來輔助語文學習的創作形式,得到了眾多一線語文教師的贊譽。
《中國歷史名人傳精讀(先秦卷一)》
從部落首領到龍傳人的祖先
人文初祖黃帝/002
美麗的錦衣繡服從哪里來
中華之母嫘祖/014
漢字產生的無窮奧秘
造字圣人倉頡/026
中國古代的袁隆平
農耕始祖后稷/038
三過家門而不歸
因公忘私的大禹/048
策馬揚鞭熱血染沙場
巾幗英雄婦好/060
含冤入獄而演《周易》
西歧哲人周文王/070
渭水垂釣得幸遇文王
軍中謀圣姜子牙/080
武王滅殷商的首席助手
禮樂典范周公旦/092
射殺國君卻當上相國
經世之相管仲/104
史官不只有司馬遷
正直史官董狐/116
偉大的水利工程師
廉政清官孫叔敖/126
頒布中國最早的成文刑法
法治先驅子產/136
舌戰群雄維護尊嚴
外交天才晏嬰/148
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文化巨人老子/160
從部落首領到龍傳人的祖先
人文初祖黃帝
壹
新月如燈,蒼山如黛。
遙遠的五千年前,一個花香彌漫的夜晚,阪泉大地空曠沉寂。
以往的月明之夜,有熊部落的男女老少洗過溫泉澡后都會聚集在阪泉旁邊,沐浴著月光,圍著篝火,盡情跳舞,放聲歌唱。慶賀清亮的新月給大地帶來光明,讓無邊的黑暗不再降臨,使可怕的猛獸無處藏身。
今晚很異常。人們早早進入草房,躺在草褥上,蓋著野獸皮,進入了沉沉夢鄉。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從草房里鉆出來,手里握著一根木棍,木棍頂頭扎著尖銳如刀的石片。他站在月光下,黑發披肩,銅環掛耳;上身披著熊皮坎肩,下身圍著熊皮短裙。他側著臉,望著新月斜掛的天空,健壯的身軀肌肉結實,閃耀著古銅色的亮光;那微微前凸的額頭光潔泛黃,高高眉棱下的眼睛黑眸閃亮,扁扁鼻子下的嘴唇棱角分明。這個年輕帥氣的男子,就是有熊部落的首領公孫軒轅。
月華如練,夜色沉靜。公孫軒轅凝眸深思,耳邊回蕩著前天原野上兇蠻的廝殺聲,狂野的吶喊聲,凄厲的哀叫聲。他率領羆、貔、貅、虎等各個部落,跟神農部落在阪泉之野已經大戰兩場。雙方打得頭破血流,難分勝負,各有傷亡。第二天早上,雙方就將要進行最后的生死決戰,所以,他命令各部落的男女老少早早安睡,養精蓄銳,以利再戰。
“阿山呀,你不能死呀,嗚嗚嗚……”一陣凄慘的哭聲有如驚雷炸響,劃破寂寥,在高遠的夜空久久回蕩。公孫軒轅吃了一驚,急忙朝傳出哭聲的草房跑去。
部落的草房散落在坡地上,草房與草房之間的距離只有五六步之遠。附近草房里的人們也被驚醒了,嬰兒哭,小孩鬧,大人紛紛鉆出草房,聚集在阿山家門口。草房內的哭聲變成抽泣,公孫軒轅鉆出來,看到許多人站在門外,心里一動,對大家說:“阿山的血流光了,升天了。部落里受傷的人還有很多,我們不能再打仗了。”一位叫阿鼠的年輕人瞇著老鼠眼,問道:“不再打仗,那要逃到哪里去呀?”軒轅氏嚴肅地說:“誰說要逃離?我是說,我們今晚趁著新月還沒墜落,就去突襲。明天的仗就不必打了。”大家興奮地說:“反正大家都醒了,就去打對方一個冷不防!”軒轅氏說:“我已經考慮過了,決定今晚突襲,把神農部落的武器統統搬走,明天的仗就不用打了。”大家高興地說:“好,聽你的。”接著軒轅氏叫大家披上獸皮,個個打扮得如同猛獸一般。
月光朦朧,大地蒼茫。當神農部落的人們還在做夢的時候,所有放在草房外的石頭、木棍、弓箭,全都被軒轅氏的部下悄悄搬走了。“你們沒武器了,投降吧!”神農部落的人們被吶喊聲驚醒,看到眼前可怕的猛獸,已經慌成一團。而且,他們找不到武器,赤手空拳,又怎能與武器在手、氣焰萬丈的敵人搏斗呢?烈山氏見大勢已去,只好大喊:“不要再打了!我們投降!”軒轅氏把熊頭套一掀,大手一揮,喊道:“只要投降,大家都是好兄弟!”惡戰化為烏有,阪泉第三戰充滿戲劇性的結束了。勝者為王,軒轅氏取代炎帝烈山氏,被推舉為黃帝,成為炎黃聯盟新首領,兩大部族開始融合為華族。
阪泉五月的原野,玫瑰皇皇,恰似華族女兒嫣然初綻的笑靨,顯得格外美麗迷人。黃帝對那些正在燒制彩陶的女人們說:“把玫瑰畫在陶罐上吧!我們是愛美的民族,我們是深情的民族。”如今在北方出土的不少青銅時代早期彩陶罐,圖案正是美麗的玫瑰花。華族的先民視黃帝為光芒普照大地的太陽神,女人們也把菊花描繪在彩陶上,因為菊花酷似光芒四射的太陽。人們以此來表現對黃帝的由衷愛與崇拜。
貳
揮汗如雨的炎夏來臨了,黃帝卻在謀劃一場新的征戰。原本屬于炎帝部下的九黎部落,不但不肯加入黃帝的部落,還把神農部落最好的地盤給霸占了,那里富有銅礦和鹽池。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利用銅礦鑄造青銅兵器和頭盔,更是如虎添翼,氣勢如虹。
炎帝擔心地說:“蚩尤身有蠻力,如今又有青銅兵器,我們怎么收拾得了他呢?”黃帝說:“你知道別人為什么叫我軒轅氏嗎?因為我會造車。除了戰車,我還會造能夠辨認方向的指南車。我的布陣法,能使全體士兵作戰步調一致,不再是烏合之眾。我們有我們的優勢呀。再說,我們也可以鑄造銅盔銅甲,與他們抗衡。”炎帝說:“九黎部落生活在大河下游,你去遠征,地形不熟悉,氣候不適應,要降服他,談何容易!”黃帝點頭說:“這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他眼珠一轉,計上心頭,笑嘻嘻地說:“我們可以誘敵前來呀。把那些不利條件統統送還給蚩尤。”炎帝恍然大悟,說:“對,我們可以先假裝打不過他們,一路敗退。蚩尤自恃武藝高強,一定會窮追不舍。我們退到有利地方時,再轉頭和蚩尤決戰!”兩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黃帝在遠征之前迎娶了西陵部落聰明美麗的西陵氏,把管理部落的權力交給她,解除了后顧之憂。部隊尚未出發,他就帶著西陵氏,到阪泉附近視察地形,尋找最有利的地勢,作為決戰之地。夫婦兩人來到涿鹿山下,看到一馬平川的廣闊原野,到處長滿野生的豌豆。一條清清的河流仿佛玉帶纏繞,又如蟒蛇逶迤,沿著山邊密密的桑林,蜿蜒流向遠方。西陵氏說:“有山有水,豆藤桑林豐茂,真是安居樂業的好地方。待你降服蚩尤之后,就讓部落遷到這里定居。我能教民養蠶,讓大家不用再穿獸皮樹葉。”走進山地,又見山勢險峻,峽谷幽深。黃帝說:“如果把蚩尤引進山里,他就無處脫逃了。”西陵氏點頭說:“是啊,他只能鉆進深谷里去了。”
過了幾天,黃帝便帶著有熊、羆、貔、貅、虎等部落的年輕人啟程,遠征蚩尤去了。天氣太熱,他們不能裝扮成猛獸,只圍著樹葉短裙,赤膊上陣。遠征隊伍來到靠近湖海的地方,因為氣候陰濕潮熱,士兵病倒了不少。蚩尤能觀測天文地理,他選擇在大霧迷漫的早晨出擊,于濃霧中掩殺過來。幸虧黃帝有指南車指明方向,遠征隊伍才能撥開云霧,順利向北撤退。蚩尤果然窮追不舍。黃帝感到很苦惱,心想:蚩尤一定不會乖乖聽話,任由擺布,要戰勝銅頭鐵臂的他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那天晚上,迷迷糊糊之中,黃帝看到一個人從天而降,走到他的跟前。他慌忙地問道:“你是天帝的使者吧?天帝對我有什么指示?”來人說:“天帝指示,用皮制鼓,擊鼓作戰,可以震懾蚩尤。”黃帝大喜。他驚醒過來,不見來人,不知剛才是在做夢,還是遐想,但是覺得用鼓聲去震懾蚩尤,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妨一試。因為蚩尤頭戴銅盔,金屬肯定會和鼓聲產生共鳴,發出金屬之聲,使其頭腦受到震動。他馬上派人讓西陵氏負責制鼓。原本貯存著要做冬天御寒的皮衣的牛皮,如今全做成戰鼓。蚩尤追蹤而來,兩軍在山下展開正面交鋒,黃帝命部下齊擂戰鼓。鼓聲咚咚,驚天動地,連山上樹林都受到震撼,嘩嘩作響,恰似海濤轟鳴。蚩尤的銅盔受到鼓聲震動,果然也嗡嗡作響,把蚩尤震得頭痛欲裂,身軀搖晃。蚩尤的士兵也被震得頭昏腦脹,猶如醉酒,差點昏倒在地上。黃帝正感到高興,要下令進軍,回頭一看,自己的部下也被鼓聲震得方寸大亂,昏頭昏腦,根本無法作戰。真是兩敗俱傷啊!黃帝連忙命士兵解下弓弦,安在中空的木頭之上,彈撥起來。在小溪流水般泠泠淙淙舒緩悠揚的樂聲中,戰士們的心緒開始安定下來,漸漸恢復理智。唉,讓樂音醒腦,總算解除了鼓聲帶來的神智迷亂。
黃帝依照原先的誘敵計劃,率領部下逃進涿鹿山內,埋伏在峽谷兩旁,又讓部下帶人去堵截山澗流水。蚩尤頭腦清醒過來以后,才發現黃帝的軍隊不見了。他馬上率領部下,追趕到涿鹿山內。只見荊莽漫山,唯有一條峽谷可以行走。正是枯水季節,峽谷中央細流涓涓,兩旁樹木遮天蔽日。九黎部落的士兵對干熱的北方氣候很不適應,蚩尤便下令順著峽谷追趕敵人。蚩尤的追兵趕到峽谷深處,熱得口干舌燥,喉嚨冒煙,紛紛放下武器,蹲下掬水解渴。黃帝看到機會已到,命令部下扒開堵水的壩,放水淹敵。澗水沖向峽谷,如翻銀滾雪一般,奔涌而下。蚩尤及其部下猝不及防,被澗水沖走不少。有些人從水流中掙扎出來,也被活捉了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