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難或者遭受挫折的時候,就認為自己之所以活得這么累,全是這個社會的錯、別人的錯,卻從來沒有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心態能夠改變所有的一切,而心態的主宰者是我們自己。本書從七個方面告訴大家,只要擴大思維的半徑,換一個角度思考,我們就能掌控自己的心態,就能讓自己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活法。不少的事情在不同的心態支配下就會形成截然不同的結果。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辯證統一的,關鍵在于我們怎么看。
《擴大思維的半徑超·越過與成功一步之遙的距離》:
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個叫鄭大清的26歲青年,懷揣著從親朋好友處借到的70元錢踏上了去烏魯木齊的火車。
盡管在旅途中一再緊縮花銷,但車票是沒辦法省的,到了烏魯木齊火車站的時候,鄭大清身上只剩下一塊兩毛錢了,同時,他所有能用的家當就是一張在部隊時用過的舊被子。
通過老鄉的介紹,懂建筑知識的鄭大清當上了建筑工地的班長,一天可以掙到5塊錢。5塊錢對于當時人均收入一兩百塊的社會環境來說,已經不算是個很小的數目了。
就這樣,鄭大清一年掙了一千多元。
盡管如此,鄭大清并沒有滿足于現實,第二年春天,他就從老家帶來了40多個農民工,又從別人手里轉接來一個小工程。
眼看著事業要起步,自己和兄弟們的日子好過起來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因為工程結束后,老板卻跑了,鄭樹清一分錢都沒有拿到,他只得把自己積攢的有限的積蓄分給自己招來的農民工兄弟,而他自己卻連回家的錢都沒有了。
一位朋友不忍心看他這樣,就給了他5元錢,而這5元錢,鄭樹清花了十多天,這些天里,他每天只吃一頓飯。
面臨著讓人痛心的局面,鄭樹清沒有趴下,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混出個人樣兒。
第二年3月,鄭大清終于等來了轉機,和新疆制膠廠簽訂了13萬元的廠房維修合同。8月,鄭大清按時按質完成了全部工程,受到了對方的稱贊。其間,鄭大清又接了幾個小工程。年底的時候,鄭大清發現,除去各種債務,自己竟然有了5萬元的存款。1989年,鄭大清在烏魯木齊站穩了腳跟,個人資產超過了70萬元。
隨后,鄭大清又將錢投資到煤礦和商場,希望再賺大錢?墒,由于經驗不足、決策失誤,鄭樹清的煤礦和商場相繼倒閉。
此時的鄭樹清又一下子成了窮光蛋,不但身無分文,而且還欠了一屁股債。
盡管如此,鄭大清也沒有被困難擊倒。一年以后,他經過仔細考察,從朋友那里借來幾十萬元資金創辦了新疆天地實業貿易公司。這次,鄭大清從管理到經營,層層嚴格把關,依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穩扎穩打,終于,他的企業開始蒸蒸日上。
故事中的鄭大清雖然遭遇了起起落落,但在多重打擊面前,在巨額財富一夜間化為烏有的情況下,他沒有像有些人那樣頹然放棄,而是堅強地一次次站了起來,不屈地與命運進行斗爭,這是因為在他心里一直有一股堅定的信念:他深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鄭大清重新站了起來,再次擁有了傲人的產業。
如此看來,失敗其實沒什么可怕的,面對失敗,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上天給我們的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認識到自己的欠缺,從而為下一次成功積蓄更多的力量。
和我們同處于這個世界上的兄弟姐妹,有太多的人都是和我們一樣剛剛起步甚至白手起家的,總會有一些人在歷經千難萬險后達到了成功的目的地。而這部分人,多是在跌倒后重新爬起來的人。因為他們知道,任何一個瞬間都是許多種結果的開始,只要自己不被打倒,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實現不了的成功。
不可否認,當遭遇失敗打擊的時候,我們會在剎那間產生被“打暈”的感覺,覺得自己真的不行了,干脆認命得了。但實際上,這種感覺只是那么一瞬間,如果我們熬過這一小會兒,就會看到新的希望,充滿新的前進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