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傳》是著名文學史家李長之先生的《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和《李白》兩書的合集。書中收錄了《中國人民熱愛的詩人》、《李白在長安——李白對盛唐的政治之認識》、《李白的詩——和民歌的關系,和魏晉六朝詩的關系,文學史上的地位》等文章。 經驗告訴我們,大凡初讀詩的人,沒有不喜歡李白的,一接觸就喜歡;對杜甫,就必須閱歷深了,讀書多了,年紀大些了,才能愛好。原因就在李白除了那樣磅礴的氣魄,創造的詩境之外,又用了這樣明白如話的句子,讀起來,就像我們自己嘴里哼出來似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古人就已經用李白自己的詩句來稱道李白了。
題記
楔子
中國人民熱愛的詩人
先給李白畫一個素描
李白的故鄉和他的少年生活
壯年的漫游
——學道和從政的矛盾
李白在長安
——李白對盛唐的政治之認識
漫游生活的第二期
——更多的暴露和批判
天寶之亂和永王磷的一幕
——李白的愛國思想
李白的詩
——和民歌的關系,和魏晉六朝詩的關系,文學史上的地位
簡單的結論
附1: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
序
導論
瘋狂,夢境和藝術世界的相通與相異
李白的本質:生命和生活
異國的精神教養
游俠
所謂豪氣
李白求仙學道的生活之輪廓
道教思想之體系與李白
失敗了的魯仲連
——李白的從政
李白的文藝造詣與謝胱
李白:寂寞的超人
李白的情感生活
李白的友誼
了解李白之杜甫
李白之身后
李白和山東
李白的風度和勤學
李白與一般詩人之共同點
李白之痛苦
附2:李白研究中的常青樹
——談李長之的《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
由于他的游俠思想,他很贊成殺人犯。你看他作的《秦女休行》,其中有“西門秦氏女,秀色如瓊花,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羅袖灑赤血,英聲凌紫霞”,又有什么“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頸未及斷,摧眉伏泥沙……何慚聶政姊,萬古共驚嗟”。可見他多么擊節嘆賞了。
李白什么事都很認真。例如讀史,在別人不過是當典故,在他卻不然,凡是歷史上和他抱負相同的或者遭逢相類的,他便都好像認為是自己的事情一樣。他的求仙學道是如此了,他要作謝安、魯仲連是如此了,他的任俠也是如此。傳說上稱他曾經手刃數人,可見他的劍術也真正用過。他說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在維揚(就是現在的揚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這是他的“輕財好施”。又說他曾經同他蜀中的朋友吳指南一塊游楚,指南在洞庭死了,他便大哭,像死了自己的弟兄一樣,當時路旁的人沒有不感動的;他守著尸首,甚而老虎來了,他都一步不退,暫且埋下;以后他到金陵,過了些日子再來看時,骨頭卻還好好的,他便自己又用刀刳洗了一番,又借了錢,才正式地再給葬了一個好的地方。這是他的“存交重義”。這不都是他那游俠思想的實行么?
說到朋友,他的朋友也真是三教九流,無所不有。就中就有武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