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7編,共34章,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終放在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論”這一風格的前提下,對金融經濟學、網絡經濟學、環境經?濟學,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做了重點論述或重寫,對前沿的實踐及理論成果,對國際化外包、股息稅改革、品牌價值以及行為經?濟學等也給出了全新的介紹。
為了方便和豐富想通過閱讀英文原?著學習和研究經濟學的讀者的需求,特推出《經濟學》第18版的雙語典藏版。該雙語典藏版在保留英文版100%內容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對知識重點、專業難點、語法難點、專業術語、標題與目錄以及較生僻的字詞做了翻譯和注釋。
讀者對象:高等院校經濟學專業、財經類專業本科生及教師,MPA、MBA、iMBA學員及教師,理論研究者,政府工作人員及企事業管理者,對經濟學感興趣的讀者。
《經濟學》(第18版)適合于高等院校經濟學專業、財經類專業本科生及教師,MPA、MBA、IMBA學員及教師,理論研究者,政府工作人員及企事業管理者,對經濟學感興趣的讀者。
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畢業于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是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研究生部的創始人。他的許多著作使得他在年輕時就贏得了世界聲譽。他是美國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70年) 。薩繆爾森教授曾長期為美國《新聞周刊》的經濟學欄目撰稿,曾擔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經濟顧問,屬于那種能夠同普通民眾進行交流和溝通的為數極少的科學家之一。薩繆爾森經常出席國會聽證,并擔任聯邦儲備銀行、財政部、許多私人機構和非營利機構的咨詢顧問。
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美國杰出的經濟學家之一,出生于新墨西哥州愛伯克奇。本科就讀于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是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的。現任耶魯大學惠特尼·格里斯伍爾德經濟學教授和考爾斯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理事。諾德豪斯的經濟學研究范圍很廣,包括環境、價格、能源、技術變革、經濟增長、利潤和生產率的增長趨勢。此外,諾德豪斯還對經濟政策很感興趣。他在1977 ~ 1979年間是卡特總統經濟顧問班子成員,曾在美國政府各種顧問理事會和委員會中任職,不時給《紐約時報》和其他報刊撰文,在耶魯大學主講經濟學原理課程。
譯者簡介
蕭琛,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1985年在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87~1989年獲世界銀行全獎,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學系攻讀博士課程。現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學術秘書、北京泛亞太經濟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聯合過科教文組織轉軌經濟教育顧問。主要著作包括《全球網絡經濟》《美國微觀經濟運行機制》《論中國經濟改革》等,發表論文多篇。曾主持國家、北京和教委的科研基金項目,獲得UNESCO、國家、北京和教委等嘉獎。
前 言
經濟學與互聯網
第一編 基本概念
第1章 經濟學基礎知識
第1章附錄 如何看圖
第2章 現代經濟中的市場與政府
第3章 供給與需求的基本原理
第二編 微觀經濟學:供給、需求和產品市場
第4章 供給和需求的應用
第5章 需求和消費者行為
第5章附錄 消費均衡的幾何分析
第6章 生產和企業組織
第7章 成本分析
第7章附錄 生產、成本理論和企業決策
第8章 完全競爭市場分析
第9章 不完全競爭及其極端形式——壟斷
第10章 寡頭和壟斷競爭
第11章 不確定性和博弈論
第三編 要素市場:勞動、土地和資本
第12章 市場如何決定收入
第13章 勞動市場
第14章 土地和資本
第14章附錄 市場和經濟效率
第四編 應用微觀經濟學:國際貿易、政府和環境
第15章 比較優勢和貿易保護主義
第16章 政府稅收和支出
第17章 促進市場更富效率
第18章 保護環境
第19章 效率與公平:重大權衡
第五編 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與商業周期
第20章 宏觀經濟學概述
第20章附錄 宏觀經濟數據
第21章 經濟活動的衡量
第22章 消費與投資
第23章 商業周期波動和總需求理論
第24章 乘數模型
第25章 金融市場和貨幣的特殊形態
第26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第六編 經濟增長、經濟發展與全球經濟
第27章 經濟增長的進程
第28章 經濟發展的挑戰
第29章 匯率與國際金融體系
第30章 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
第七編 失業、通貨膨脹與經濟政策
第31章 失業與總供給的基礎
第32章 保持價格穩定
第33章 宏觀經濟學流派及其論戰
第34章 經濟增長與經濟穩定的政策
專業術語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