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美的小說從18世紀流行至今,始終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其吸引讀者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具有“刺激性”。《外國文學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卡門》精選梅里美的經典文學作品。他在小說中將瑰麗的異域風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性格不循常規的人物結合起來,形成鮮明的畫面,是法國現實主義文學中難得一見的手筆,所以,他僅以十幾個短篇就奠定了自己在法國文學史上頗高的地位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64年作為新中國首批留法學生到法國勒恩大學進修兩年,后任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教學之余,從事法國純文學翻譯三十余年,譯著五十多種,約有一千五百萬字。主要譯著:小說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巴爾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戲劇有《繆塞戲劇選》、《加繆全集·戲劇卷》等;詩歌有《艾呂雅詩選》、《阿波利奈爾詩選》等六本作品。此外,編選并翻譯了《繆塞精選集》、《阿波利奈爾精選集》、《紀德精選集》;主編了《紀德文集》(五卷)、《法國大詩人傳記叢書》(十卷)。在李玉民的譯作中,有半數作品是由他首次介紹給中國讀者的。他主張文學翻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創作,譯作應是給讀者以文學享受的作品。李玉民“譯文灑脫,屬于傅雷先生的那個傳統”(柳鳴九語)。
查理十一世的幻視
勇奪棱堡
菲德里哥
塔曼戈
馬鐵奧·法爾科恩
卡門
陰錯陽差
伊勒的維納斯
高龍芭
煉獄中的靈魂
《外國文學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卡門》:
塔曼戈醒來的時候,那條船已經拉起風帆,沿河而下了。昨天飲酒過量,醒來后腦袋還昏昏沉沉的,他要找妻子艾榭。有人回答說,艾榭不幸惹惱了他,他就當禮物送人了,白人船長已經把她帶上船了。塔曼戈一聽就蒙了,連連捶自己的腦袋,接著,他操起步槍就追去。這條河拐了好幾道彎兒才入海,他抄一條最近的路,直奔離河口兩公里的小海灣,希望到那里能弄到一只小船,駕小船追上那艘沿彎曲的河道行駛而耽誤時間的販奴船:果不出所料,他及時跳上小船,趕上了那只帆船。
勒杜一見塔曼戈,不禁大吃一驚,聽到他想要回妻子,更是驚訝不已。
“給出去的東西,就不能要回去。”他回答一句,便掉頭不再理塔曼戈。
黑人不肯善罷甘休,愿意還回去一部分賣奴隸所得的東西。船長聽了哈哈大笑,并夸贊說艾榭這個女人好得很,他想留著了。于是可憐的塔曼戈淚如雨下,扯著嗓子哀號,就好像一名患者動大手術開刀似的。他忽而在甲板上打滾,呼叫他妻子艾榭的名字,忽而用頭撞擊船板,仿佛要自殺。船長卻始終無動于衷,他指著岸,示意塔曼戈趕快走人。塔曼戈還執意不走,甚至愿意讓出他的金肩章、步槍和軍刀。可是,說什么都白費唇舌。
正在這樣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希望”號的大副過來對船長說道:
“昨夜咱們船上死了三名奴隸,騰出了點兒地方。這個混蛋身強力壯,一個人就抵得上死去的三個,咱們干嗎不把這個家伙逮住呢?”
勒杜考慮到,塔曼戈能賣上千埃居,這次販運,他雖然估計獲利不小,但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了。總之,自己發了財,就洗手不干這販奴的生意了,在幾內亞海岸一帶留下的名聲好與壞,對他都無所謂了。況且,岸上荒無人煙,這個非洲武士完全由他擺布。不過他還有武器,對他下手還有危險,只要拿下他的武器就算萬事大吉了。于是,勒杜要過他的槍,仿佛要仔細檢查一下,值不值得拿美麗的艾榭來交換。他在擺弄扳機的時候,有意將導火索的火藥倒掉。大副則拿過軍刀把玩。塔曼戈就這樣被解除了武裝。突然,兩個壯漢水手撲上來,將他仰面按倒在地,準備把他捆起來。黑人的反抗十分英勇。猛然遭襲,他一旦反應過來,雖然處于不利地位,還是同兩名水手搏斗很長時間。而且,他力大無比,最終掙扎站起來,打出一拳,就把揪他脖領的一個人擊倒,又甩掉另一個只扯下他一片上衣的水手,然后瘋狂地撲向大副,要奪回軍刀,頭上卻挨了大副一刀。刀口很寬,但傷得不深。塔曼戈第二次倒下了,手和腳立刻被人結結實實地捆起來了。他拼命掙扎,連聲咆哮,如同一頭落網的野豬亂蹬亂踹。不過,等到明白怎么反抗都無濟于事了,他就閉上眼睛,一動也不動了,只是喘著粗氣,急促地呼吸著,表明他還活著。“太妙啦!”勒杜船長嚷道,“被他賣掉的黑人,一看見他同樣成了奴隸,準會開心地哈哈大笑。他們一下子就會明白,老天有眼啊。”
這工夫,可憐的塔曼戈流了不少血。那個心善的譯員,即前一天救了六個奴隸性命的那個人,這時走到他身邊,給他包扎了傷口,還對他講了幾旬安慰的話。到底能對他講什么,我不得而知。黑人猶如一具死尸,躺在那兒一動不動。必須由兩名水手,像抬貨包那樣,將他抬到統艙,放到給他留的位置。一連兩天,他不吃也不喝,連眼睛幾乎都不睜開。他的從前的囚徒,如今成了同一牢籠的難友,看到他出現在他們中間,都驚得目瞪口呆。對這個一手造成他們苦難的人,他們還怕得要命,現在看到他落難,誰也未敢罵一聲。
陸上吹來順風,這艘販奴船迅速駛離非洲海岸。船長不再擔心撞見英國巡洋艦了,一心盤算著到達這次航行的殖民地,就能獲得巨額利潤。他的烏木船完好無損。沒有發生任何傳染病。只有十二名身體最虛弱的黑奴熱死了:這無足掛齒。為了盡量減輕這批人貨航行的勞頓之苦,船長安排每天讓奴隸到甲板上放放風。這些苦命人兒分成三批,輪流出來,每次一小時,吸足一整天所需要的空氣。一部分船員荷槍實彈,在一旁監視,以防他們暴動,而且還多加一分防范,從來不全部卸下他們的手銬腳鐐。有一名會拉小提琴的水手有時也演奏一段音樂,給他們開開心。于是就出現一個有趣的場面:只見一張張黑面孔轉向拉琴的人,臉上絕望的呆滯表情也逐漸化開,粗聲大氣地笑起來,戴著鎖鏈的手還盡量拍打——運動對健康必不可少,作為保健的一種措施,勒杜船長就經常讓他的奴隸跳舞,就好像遠途運送馬匹,。時常拉出來遛遛一樣。
“來吧,孩子們,跳舞吧,樂和樂和吧。”船長說道。他洪聲如雷,同時又拋著驛車的大馬鞭啪啪作響。
可憐的黑人就立刻亂蹦亂跳,手舞足蹈。
塔曼戈因為有傷,一段時間沒有離開底艙。后來,他終于出現在甲板上,在畏懼的奴隸中間,他昂首傲然挺立,眼神平靜而凄迷,望了望船四周無邊無際的海洋,然后就躺倒,準確點兒說,頹然倒在甲板上,就連鐐銬硌著身子也不想挪一挪。勒杜坐在艉樓上,悠然自在,抽著煙斗。艾榭未戴鐐銬,身穿漂亮的藍布衣群,足蹬好看的羊皮拖鞋,手端著托盤,正站在勒杜身邊,隨時準備給他斟托盤上的各種酒飲。顯而易見,艾榭在船長身邊受到重用。一個憎恨塔曼戈的黑人,示意讓他瞧瞧那邊。塔曼戈轉過頭去,望見艾榭,便大叫一聲,躍身而起,沖向艉樓,這一嚴重違反航海紀律的行為爆發得十分突然,監視的水手都來不及上前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