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只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仆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們發現這怪物并非是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潛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水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后,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家鄉。
陳筱卿,1939年出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考試中心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翻譯法國名家名著約一千萬字,主要譯作有拉伯雷的《巨人傳》,盧梭的《懺悔錄》、《新愛洛伊絲》,繆塞的《一個世紀兒的懺悔》,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紀德的《梵蒂岡的地窖》,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法布爾的《昆蟲記》,尤瑟納爾的《哈德良回憶錄》,雅克·洛朗的《蠢事》,科萊特的《謝里寶貝》等。
第一部分
一、飛逝的巨礁
二、贊成與反對
三、隨先生尊便
四、內德·蘭德
五、向冒險迎去
六、全速前進
七、不知其種屬的鯨魚
八、動中之動
九、內德·蘭德的怒火
十、海洋人
十一、鸚鵡螺號
十二、一切都用電
十三、幾組數字
十四、黑潮
十五、一封邀請信
十六、漫步海底平原
十七、海底森林
十八、太平洋下4000里
十九、瓦尼可羅群島
二十、托雷斯海峽
二十一、陸上幾日
二十二、尼摩艇長的閃電
二十三、強制性睡眠
二十四、珊瑚王國
第二部分
一、印度洋
二、尼摩艇長的新建議
三、一顆價值千萬的珍珠
四、紅海
五、阿拉伯隧道
六、希臘群島
七、地中海上的48小時
八、維哥灣
九、失蹤的大陸
十、海底煤礦
十一、馬尾藻海
十二、抹香鯨和長須鯨
十三、大冰蓋
十四、南極
十五、大事故還是小插曲
十六、缺氧
十七、從合恩角到亞馬遜河
十八、章魚
十九、墨西哥灣暖流
二十、北緯47度24分,西經17度28分
二十一、大屠殺
二十二、尼摩艇長最后的話
二十三、尾聲
《外國文學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海底兩萬里》:
“確實,據一些博物學家的看法,獨角鯨有一把象牙質的利劍或一支骨質的戟,那是一顆堅如鋼鐵的大牙。有人在鯨身上發現過這種長牙,那是獨角鯨成功地攻擊了其他鯨之后所留下的。還有人在船體吃水線下拔出了這類牙齒,它們像鋒利的鉆頭戳穿木桶似的把船底鑿穿。巴黎醫學院陳列室里就收藏著一顆這樣的巨齒,長2.25米,根部寬48厘米!
“那么,假設把這種動物的攻擊武器的威力加大10倍,那它的力量也得加大10倍,再讓它以每小時20海里的速度游動,用它的速度乘以它的重量,便可求出它造成海難所需要的沖擊力了。
“因此,在獲取更多的資料之前,我認為那是一頭獨角鯨,它體形龐大,身上長著的并非一支戟,而是像驅逐艦或戰艦的金屬沖角一類的武器,它既具有艦船的重量,又具有與它們相同的動力。
“這一無法解釋的現象就這么作了解說,要么干脆就說,不管大家是瞥見、看到、感覺到或覺察到什么,反正這純屬無稽之談。這種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最后的這句話說得很差勁兒。我之所以這么說,是想多少保持點教授的尊嚴,免得讓美國人笑話,因為美國人嘲笑起人來是不客氣的。我這是在給自己留點余地。其實,我心里是承認這個“怪物”的存在的。
我的文章引起激烈的爭論,反響很大。有不少人是贊同我的觀點的。而且,該文的結論也給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間。人的頭腦就喜歡這種對超自然生物的奇思異想,而海洋正可以為這種遐想提供空間,因為海洋是這類龐大的生物賴以生存繁衍的最佳場所。與之相比,陸地上的動物,如大象和犀牛,簡直小得可憐。海洋里生活著一些人們已知的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因此也可能還隱藏著一些人們尚不知曉的碩大無朋的軟體動物,一些看著會讓人毛骨悚然的甲殼類動物,比如100米長的大蝦或200噸重的螃蟹什么的!這有什么不可能呢?從前,各個地質紀的陸地動物,如四足獸、四手獸、爬行類、鳥類,都是用大模具造出來的。造物主用巨型模具把它們制造出來,經年累月,斗轉星移,模具在逐漸地變小。既然地核幾乎處于不斷地變化之中,而海洋卻始終不變,那么,在深不可及的海洋深層,為什么就不可能留存著另一個時代的巨大物件的模具呢?海洋的年即地核的世紀,而世紀則是地核的千年,那么,海洋為什么就不能在其中保留著那些巨大生物的最后的一些變種呢?
我自己也被引向了這種種的幻想之中,可我是不可以這樣的呀!我必須中斷這種幻想,因為我覺得時間已經把這些幻想變成了令人膽戰的現實。我再說一遍,大家都一致認為存在著一種神奇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卻又與大海蛇什么的并無共同之處。
如果說有些人只是把這件事當作一個有待解決的純科學問題的話,那么另有一些人,特別是美英兩國的一些更注重實際的人,則主張把這個可怖的怪物從海洋中清除掉,以保證橫渡大洋的交通運輸安全。工商界的報章就是以后一種態度來看待這一問題的。《海運商情雜志》《船舶協會報》《郵船報》《海事與殖民地雜志》等所有那些為聲稱要提高保費的保險公司說話的報紙雜志,在這個問題上,態度完全一致。
公眾輿論形成之后,美利堅合眾國率先發表了聲明。紐約已做好準備,組織起一支遠征隊,前去清除獨角鯨。一艘名為亞伯拉罕·林肯號的快速驅逐艦已做好準備,爭取盡快遠航。各武器庫的大門已向法拉格特艦長敞開,他正積極地裝備自己的艦艇。
事情偏這么怪,等你決心要追逐這個怪物時,這個怪物卻不見了蹤影。此后的兩個月里,沒再聽到有關它的消息,也沒有一艘船與它遭遇。這頭獨角鯨就像是已經得知人家正在追捕它似的,因為大家談它談得太多了,甚至還通過越洋電報談論著它!于是,一些愛說笑的人便說,這個精明的怪家伙游經海底電纜時,截獲了電報,聽見了風聲,便藏而不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