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下)》的女主人公卡羅爾出生在一個法官的家庭,思想單純,心地善良。她和肯尼科特這位鄉村醫生結婚后愿意隨丈夫到格菲爾草原鎮定居,是抱著“改造草原小鎮”的愿望而去的。但現實讓她忍無可忍,她到華盛頓待了兩年,感受首都和小鎮既有不同之處,也有相同之處。后她還是回到了格菲爾草原鎮,雖然承認自己的失敗,但還是恪守自己的信念。
潘慶舲,1930年出生,著名學者、翻譯家。譯著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珍妮姑娘》、《美國的悲劇》、《逾越節的求愛》、《瓦爾登湖》、《嘉莉妹妹》、《金融家》、《大街》、《紅字》、《魔幻山莊》、《九亭宮》等。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大街(下)》:
一月里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他們一行二十個人,坐著長長的雪橇從湖面上一直開到別墅去。一路上,他們唱著《小人國》和《送乃麗回家》的歌兒。有時他們從低矮的雪橇后座跳下來,在容易滑跤的冰雪車轍上面奔跑,跑得累了,再爬到雪橇上去休息。馬兒尥蹶子拋起來的一朵朵在月光下閃閃發亮的冰花,不時掉在這些尋歡作樂的人們身上,落到他們的脖子里去。可是,他們仍然大笑大叫,用戴著皮手套的手拍打自己的胸脯。馬具嗒啦嗒啦作響,雪橇上的小鈴鐺發出的聲音更是清脆嘹亮,杰克·埃爾德的那頭塞特種獵狗緊挨在馬跟前蹦蹦跳跳,一刻兒也不停地吠叫著。
卡蘿爾跟在他們后面跑了一會兒。寒氣凜冽,反而給她增添了無限的力量。她覺得自己可以整夜不停地奔跑,猛地一個箭步,準能跨過二十英尺遠。也許是用力過度,她覺得有些累了,就興沖沖爬上雪橇,鉆進蓋著干草的羊毛毯里去了。
她在人多嘴雜的一片喧鬧之中,領略到了靜得出奇的情趣。
大路兩旁橡樹枝椏的陰影,倒映在雪地上,就像是樂譜上稀稀朗朗的小節線。不一會兒,雪橇已經駛到明尼瑪喜湖面上。莊稼人喜歡抄近路,就是常常從結得很厚實的冰層上穿過去的。這時,月光宛如高山瀑布一般,傾瀉在這一望無際的令人耀眼的湖面上,傾瀉在一堆堆堅硬的冰層上,傾瀉在一條條泛著綠光的冰丘上,傾瀉在有如海灘上波濤連涌的雪堆上。月光如炬,映照著皚皚白雪的大地,甚至把湖畔的樹木都變成了火紅色的水晶一樣。這簡直是富于熱帶情調、令人心蕩神移的夜晚。在這個令人沉醉的奇境里,嚴寒和酷暑之間似乎并無多大差別。
卡蘿爾如入夢境——四周的喧鬧聲,甚至連坐在她身旁的那個語言含蓄的蓋伊·波洛克說話的聲音,她都充耳不聞了。她獨自反復吟誦著下面的詩句:梵宮鴛瓦影凄涼,雪月爭輝未肯降。
優美的詩句和皎潔的月光,使她朦朦朧朧地感到一種無限歡欣的幸福。她相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眼看著就要來到。她好像根本沒聽到四周的喧鬧似的。
她心里只是在膜拜人們難以理解的神靈。黑夜彌漫著大地,她仿佛意識到宇宙物和亙古以來的所有一切奧秘。
那輛長長的雪橇,東搖西晃著爬上了陡坡,來到了一塊小屋林立的高地,卡蘿爾從心醉神迷的狂想中驚醒了。
他們都在杰克·埃爾德的木頭房子前面下了雪橇。
那座房子四周的木頭板壁都沒有上過油漆,八月里看起來還算不錯,但在冬天,難免有些寒氣逼人。
他們身上穿著皮外套,帽子上還纏著長圍巾,活像是一大群怪物——會說話的狗熊和海象。杰克·埃爾德把預先放在爐子里的刨花點起火來,那個爐子的爐膛很大,像煮黃豆的大鐵鍋。他們把外套圍巾等一股腦兒堆在一張搖椅上,因為堆得太高了,那張搖椅就一本正經地往后栽了一個筋斗,樂得大伙兒哈哈大笑起來。
埃爾德太太和薩姆·克拉克太太用一個烏黑的大洋鐵罐煮起咖啡來。維達·舍溫和麥加農太太從手提里把油炸餅和姜餅都拿出來。戴夫·戴爾太太正在熱“熱狗”——牛肉香腸面卷。特里·古爾德醫生大聲喝道:“女士們,先生們,報告大家一個驚人的好消息:哪一個要喝酒的,趕快站到我右邊來。”話音剛落,隨手舉起一瓶烈性威士忌酒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