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國貨運動尋求把消費與民族主義聯系起來。這場運動影響了中國初萌的消費文化的方方面面,從衣服到食品添加劑、從博物館到百貨商店、從產品展覽到廣告,莫不如此。同時,反帝抵制外貨運動、國恥紀念、國貨展覽會、對不忠實的消費者的詆毀及中國工業部門的提倡,都強化了民族主義消費,并宣傳了這樣的信息:愛國的中國人使用中國工人在中國人擁有并管理的工廠用中國原料制造的產品。本書認為,影響近代世界的兩大關鍵力量——民族主義和消費主義先后在中國滋長。在20世紀早期,民族主義把每件商品貼上“中國的”或“外國的”標簽,消費文化變成民族性概念被清晰表達、被制度化及被實踐的場所。全書以中文、日文和英語的檔案、雜志、報紙和書籍為文獻基礎,第一次探討了民族主義與消費主義的歷史紐帶,重新解釋了中國近代史的基本方面,并為洞悉所有近代國家中的類似聯系提出了方法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