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愛情傳奇·金玉良緣:梁思成與林徽因》:
林徽因的摯友費慰梅回憶說:“她的早熟使家中的親戚把她當成一個成人而因此騙走了她的童年。”
也許,她的童年依然存在,只是這個童年卻沒有童心。
父親的歸來讓她很是高興,而她那敏捷、聰慧、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使父親對她倍加喜愛。只有美好與陰暗有了對比,人才能更快地找到一種方法去接近美好,讓現有的陰暗無限接近美好吧!林徽因的早熟,除了因為自身的聰慧與多愁善感,還由于父親對自己的疼愛與對母親的冷落,由于母親終日的神情落寞與抱怨不堪,她幼小的心靈是有陰影的。雖然她深得父親以及其他長輩的寵愛,但每次回到冷落的后院,面對母親陰沉怨憤的神情,她不得不過早地體會世態的炎涼。
這些都真實地存在林徽因短暫的童年里,深深根植在她的記憶里。
時光荏苒,當林徽因長到十二歲時,已是落落大方的青蔥少女。因為從小體弱多病,所以看上去比常人要瘦,卻更顯得亭亭玉立,纖細柔美,十足一個清秀美麗的大家閨秀。不僅如此,這個時候的她已經是一個聰明、有主見、能幫助料理家務的好幫手了。對于這樣貼心的小棉襖,林長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喜愛,對這個女兒也更多了一些體貼和關心。林家人都說,徽因是父親最喜愛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