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明確表示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橄欖型’分配格局”,然而把現在的“金字塔型”社會建設成為“橄欖型”社會還需要多久?
★我們成天講義務教育,但“義務教育”怎么變成了農民的“義務”?
★當一個總人數約1.5億、掌握著10萬億元左右的資本、貢獻了全國近1/3的稅收、使用著半數以上的技術專利、每年吸納半數以上新增就業人員的新社會階層崛起時,是與社會階層分化相伴而來的矛盾激化的前兆,還是中國社會由傳統邁向現代的表征?
★為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能比窮二代農二代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究竟是什么樣的社會根源造就了當前“二代現象”?
★我們社會在不斷進步,經濟在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可為什么中國人的怨氣越來越大?
★在當前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紅領”階層何以成為眾多人趨之若鶩的行列?
★鄧小平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之后,你怎么富?“共同富裕”怎么個共同法?
社會是否和諧,最關鍵的是社會各階層之間是否和諧。這本書是從社會階層這一個一個的社會橫斷面,深入分析中國國情,分析各個階層面臨的問題和階層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尋求社會和諧的辦法。
這本書共18章,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介紹了社會分層的一般理論和分層標準,介紹了改革以前中國社會分層的狀況,介紹和分析了改革以來影響社會分層的各種因素的變動,接著介紹了決定人們社會地位的財富、權力和聲望在改革以來的變化;第二部分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介紹了農民、農民工、工人、私有企業主、知識分子、官員、新買辦、社會有害階層八個不同的社會群體,并且綜合成一個社會階層整體結構模型;第三部分是分析如何促進階層流動,減少階層沖突,保證社會和諧與社會安全。
★新華社原高級記者、《炎黃春秋》雜志社副社長、中國當代最敢說真話的學者楊繼繩先生重磅力作
★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以“階層分析”為題的個人專著,后毛澤東時代關于社會階層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 作者楊繼繩為學者+記者型暢銷書作家,他的專著影響力相當大,全球鐵桿讀者數以千萬計
★他的調查報告多篇作為中共中央文件、國務院文件轉發全國
★他的調查報告也曾得到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胡耀邦、趙紫陽等人的批示
★他也是一個最不“聽話”的說真話的人,有三屆中宣部部長批評過他
★他的《鄧小平時代》、《三十年河東》、《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斗爭》、《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在國內外影響廣泛
★ 雙封面大包封設計,內文純質紙印刷,保證極佳品相
★ 萬眾矚目,學界期待,一次真正徹底讀懂中國社會為什么是現在這樣子!
社會階層的研究應當屬于社會學領域。我國當代的社會學家如袁方、陸學藝、李培林、李路路、李強、孫立平、朱光磊、戴建中,以及其他一些學者在中國社會分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在寫這本書時吸取了他們的智慧。但是,我并不想把這本書寫成一本社會學方面的學術著作。我所期待的讀者也不僅僅是對社會學有興趣的人。我希望寫得更自由一些,讀者讀起來也更輕松一些,當然也不是通俗小冊子。我的著眼點不是論證某一社會學的假設,我想用現實材料來分析改革前后中國社會階層的變化,闡明當前中國社會階層的現狀。我沒有力量像社會學機構那樣為這個課題進行專門的社會學調查,但我可以綜合利用各方面學者和機構的調研成果,盡可能集中各方面調研成果的精華。1998年年底,我出版了《鄧小平時代》,那本書是從時間的縱軸上來分析改革20年來中國社會的變遷。現在獻給讀者的《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試圖從各個階層的橫斷面上來剖析30年來中國社會的變遷。
這本書共18章,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介紹了社會分層的一般理論和分層標準,介紹了改革以前中國社會分層的狀況,介紹和分析了改革以來影響社會分層的各種因素的變動,接著介紹了決定人們社會地位的財富、權力和聲望在改革以來的變化;第二部分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介紹了農民、農民工、工人、私有企業主、知識分子、官員、新買辦、社會有害階層八個不同的社會群體,并且綜合成一個社會階層整體結構模型;第三部分是分析如何促進階層流動,減少階層沖突,保證社會和諧與社會安全。由于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過程之中,各個階層的狀況還不能說已經最后確定,這本書對各個社會群體的描述也是動態的。作為新聞記者,我盡可能用在采訪中的經歷和采訪中得到的第一手材料。當然,我還盡可能廣泛采用了有關部門和學者的社會調查數據。
楊繼繩
2010年5月于北京
楊繼繩 湖北浠水人。196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在新華社工作35年,1984年被評為首屆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1992年評為高級記者。從1992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多年兼任中國新聞學院教授,曾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境外大學多次作過訪問學者。在工作期間發表了數以千計的新聞、通訊、特寫、調查報告、報告文學等作品,發表了數百篇政治經濟評論和學術論文。
第一章 社會分層的理論和分層標準
社會平等和社會分層
社會分層的標準
中國改革前后分層標準的變化
第二章 身份社會——中國改革前的社會分層
“以階級斗爭為綱”造就的各種政治身份
城鄉分割造就的戶籍身份
僵化的人事制度造就的干群身份和單位身份
“一大二公”造就的所有制身份
第三章 決定分層因素的變動
社會分層和制度密切相關
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政治身份廢除
所有制變化:社會分層的基礎重構
市場配置資源:促進原有階層分化和重組
人民公社解體和戶籍制度松動
城市化和產業結構升級
第四章 財富地位分層
改革以前的收入分配
改革開放以來收入分配的變化
居民主要收入項目分配狀況
對收入差距的分析
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大為世界之最
東西部地區居民收入的差距擴大
城鎮居民內部的收入差距
中國的兩極:新富和新貧
當今中國最窮的人
第五章 權力地位分層
什么是權力
改革以來權力分層的變動
權力商品化
權力網和權力場
第六章 聲望地位分層
什么是聲望
職業聲望評價標準的變化
當前中國職業聲望狀況
第七章 隊伍最龐大的階層——農民
改革以前的農民
農民分化的制度基礎
農民的分化
農民的收入狀況
決定農民收入的宏觀經濟分析
農民負擔
農民與土地
農民的文化生活
農民生活在什么樣的組織之中
農村干部
農民的民主意識在增強
農民問題的癥結
第八章 城鄉過渡階層——農民工
農民工群體的產生
農民工的基本狀況
新生代農民工
農民工的收入和生活
割不斷的鄉情
農民工的貢獻和回報不對稱
農民工的子女教育
對農民工的管理
農民工的發展趨勢
第九章 改革陣痛的承受者——工人
工人階層經歷的制度變化
工人階層的收入狀況的新變化
“主人翁”地位的失落
國有企業工人承受了改革的陣痛
私有企業和外資企業里的工人
工人階層與社會和諧
誰來代表工人的利益?
第十章 歷史的回歸者——私有企業主
在鑼鼓聲中消滅 在爭論聲中回歸
一個迅速崛起的階層
他們是一些什么樣的人?
他們是怎樣發財的?
私有企業主的經營
私有企業主的社會地位
私有企業主的社會關系
中國私有企業主的發展趨勢
第十一章 憂憤深廣的階層——知識分子
什么是知識分子
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職業分布
當代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
人文知識分子的苦悶
傳媒知識分子的尷尬
科技知識分子的艱辛
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
第十二章 挨罵最多的階層——官員
中國官員數量:世界之最
廉價政府何處覓?
官員收入的明與暗
官員選拔的正道與邪道
尋租與犯罪
遲到的分化
公務員,職業的官員
官員階層的發展趨勢
第十三章 他們還背著歷史“黑鍋”——當代新買辦
這個群體的狀況
他們能掙多少錢?
他們是怎樣進入這個群體的?
怎樣看待他們的工作?
他們有什么特別之處?
第十四章 社會有害群體
中國有多少罪犯?
吸毒者
賣淫者
有組織犯罪
第十五章 中國當代階層結構:一個綜合體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結構模型
中國當前階層結構的特點
中國階層結構的發展趨勢
第十六章“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社會地位的繼承和流動
中國社會階層流動狀況
社會階層流動的障礙
社會階層出現固化現象
第十七章 階級意識和階級沖突
自在階級和自為階級
中國當代階層的階級意識
階層沖突與社會安全
第十八章 愿各階層和諧相處
要確立新的穩定機制
救助底層,制約上層
搞好社會再分配,減弱不平等程度
制衡權力駕馭資本
1《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最新修訂本)》相關信息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從此,“和諧社會”成了我國戰略機遇時期的社會主調,也成了各類媒體上出現最多的詞匯。然而,社會是否和諧,最關鍵的是社會各階層之間是否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