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國內首部由中國本土法務實踐人士撰寫的系統討論法務管理的書籍。以揭開公司法務的面紗為己任,從法務的職業、專業、管理三個視角,建立法務工作的整體框架,全面探討了公司法務部的職業特征、部門管理、專業工具、業務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知識管理、外聘律師管理、法務文化與法務戰略等,并采用系統闡述加案例解析的書寫方式,以達到完全揭開“法務部”這個黑箱的目的,幫助現正在從事企業法務工作的人員看清工作大局和工作重點,提升工作技能;為執業律師、仲裁員、法學研究者透徹了解法務工作原理搭建認知橋梁;為法學院畢業生將法務職業作為擇業優選提供參考;為其他職能部門如財務、投資、技術等人員深入理解法務工作創造條件,為企業高管主動認同法務價值營造有意義的氛圍。
★為企業高管特別是主管法務部門的人員建設法務部提供思路與經驗★重點關注公司法務部門的管理,包括綜合管理、細節管理、外部律師管理等
陶光輝,武漢大學法學院碩士,高級經濟師,律師,仲裁員,曾先后在知名的律師事務所、上市公司、集團公司分別從事過執業律師、法律顧問、法務總監的工作。專注于互聯網金融、企業法務管理、投資并購、地產等領域的法律服務和咨詢服務。曾發表數十篇關于律師管理、公司治理、法務管理、私募股權基金風險防范等相關專業文章。系國內“法總五人談”系列沙龍的發起人,有志于為推進中國企業法務行業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第一章法務總監
第一節法務總監的內涵
第二節法務總監的職責
第三節法務總監任職要求
第四節法務總監角色定位
第二章法務部管理
第一節法務管理的基本目標
第二節法務部門工作清單
第三節法務人員績效考核
第四節法務人員激勵機制
第三章法務部的工具
第一節法律意見
第二節法律談判
第三節法律培訓
第四節法律公關
第四章業務管理
第一節合同管理
第二節投融資法務管理
第三節法律風險管理
第四節訴訟管理
第五節其他業務管理
第五章客戶關系管理
第一節客戶關系管理概述
第二節向CEO匯報
第三節與職能部門溝通
第四節與業務部門溝通
第六章知識管理
第一節知識管理概述
第二節經營知識
第三節管理知識
第四節財務知識
第七章外部律師管理
第一節外部律師管理概述
第二節外部律師的聘用
第三節外部律師的控制
第四節溝通與協作
第八章法務的現在與未來
第一節非律師的法務
第二節法務聯盟
第三節法務文化
第四節法務戰略與戰略法務
典型案例索引
【典型案例1】某集團公司總法律顧問制度實施辦法(007)
【典型案例2】審核一份采購合同需要的知識(014)
【典型案例3】三種常見的法務部組織結構圖(020)
【典型案例4】某集團法務總監《職位說明書》(030)
【典型案例5】一名法務總監的真實一天(036)
【典型案例6】某集團法務管控方案(046)
【典型案例7】法務部的工作內容(059)
【典型案例8】某公司法律事務管理制度(060)
【典型案例9】某集團法務人員日常考核指標體系(066)
【典型案例10】某集團法務人員獎罰細則(079)
【典型案例11】一份《法務審核意見表》實例(088)
【典型案例12】某法務部關于公司商標事宜的專項法律意見(092)
【典型案例13】一次常見的合同談判過程(101)
【典型案例14】某集團法務人員能力提升培訓方案(107)
【典型案例15】某公司合同管理辦法(125)
【典型案例16】某股權收購項目法律盡職調查報告(130)
【典型案例17】某公司法律風險管理辦法(147)
【典型案例18】某公司案件管理辦法(157)
【典型案例19】某公司知識產權管理辦法(164)
【典型案例20】某法務總監向CEO的一次工作匯報實錄(189)
【典型案例21】某集團外聘律師管理辦法(253)
序言法務正在崛起隨著中國經濟進入“供給側改革”新時代,企業內部要素的校正配置成為中國企業再次騰飛的助推器。“企業家精神”、“創新”等成為企業良性運行的關鍵。在這種經濟和制度環境下,法務因其特有的工作理念和高度的價值支撐,正顯示出日益壯大的影響。如果說,從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初,是發達國家企業內部法律顧問風頭正盛的時期,那么,在當今中國,企業法務也正在崛起,成為幫助企業適應變革、適應創新的骨干力量。自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以來,法治在各個領域的重要性不斷得以加強。在國家層面,十八大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定;在政府層面,國務院提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隨后,在企業層面,國資委提出“全面推進法治央企建設”。“法律 ”儼然已成為新常態下重要的經濟與社會治理方式。依法治國,必然要求依法治企。這是法務人員在當今中國能迅速崛起的內在背景和根本原因。企業要實現法治,不僅是企業股東、管理層的事,而且是企業全體員工的事。法務作為企業員工中最具法治思維和法治精神的人員,對于推動和執行依法治企,可謂責無旁貸。企業的設立與運營、投資與并購及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等行為,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地依賴于法律支撐等企業軟實力。法治能力逐漸成為企業的另一種核心競爭力。法治企業也成為企業品牌提升、社會責任形象塑造的另一條捷徑。作為法律支撐的“供給方”,法務人員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其在企業的地位上升,也必然是種趨勢。這既是法務人員的機會,也是法務人員面臨的挑戰。作為一名從事多年法務工作的資深人士,曾四處搜尋有關提升法務技能、規范法務管理的書籍,但很遺憾地發現,市場上除了一本翻譯美國律師寫的法務管理書籍以外,一本純粹探討“法務管理”的書籍居然都沒有。有感于此,大概三年前,本人即著手本書的構思、撰寫。但因平時工作太忙,撰寫了第一章之后就幾乎停滯下來。直至2015年5月,才下定決心,重啟本書的寫作,并堅持下來了,終于用了6個月時間完成本書初稿的寫作。本書從法務的職業、專業、管理三個視角,全面探討了公司法務部的職業特征、部門管理、專業工具、業務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知識管理、外聘律師管理、法務文化與法務戰略等,并采用系統闡述加案例解析的方式,以達到完全揭開“法務部”這個黑箱的目的,從而使外行能了解法務,現任法務能更有效地工作。本人希望通過本書的出版,讓更多的現正在從事企業法務工作的人員看清工作大局和工作重點;讓執業律師、法官、仲裁員、法學研究者能了解法務的工作原理;讓法學院畢業生能將法務職業作為擇業的優選;讓公司其他職能部門如財務、投資、人力資源等人員能理解法務工作;讓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能主動認同法務工作的價值。期望中國的法務人員能像美國馬薩諸塞互惠人壽保險公司首席法務官MARK ROELLIG先生在2014年提出的“讓法務部成為企業的戰略資產”一樣,成為各自所在企業的中堅力量。 陶光輝2016年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