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志愿服務的概念、發展歷程、政策法規、內容、對象、類型、參與主體、資金籌措、特點及發展趨勢等幾個角度對國內外志愿服務體系的現狀進行了梳理,及對國內兩種規模最最有影響力、最特殊的志愿服務類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書主要是以湖北省志愿服務為對象的研究。
金小紅,女,1978年生于湖北荊州市。1999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博士學位。近幾年,發表學術文章40余篇,主編及參編教材4本,出版學術專著2本。主持及參與國家、省級等科研項目10余項。參與社會活動多項。被推選為湖北省社會學學會理事,中國犯罪社會學學會理事,湖北省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促進委員會副秘書長。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訪學于臺灣中正大學,在犯罪學研究方面進一步實現了兩岸合作研究的計劃。
目錄
第一部分文獻綜述篇(1)
國內外志愿服務的研究與政策實踐(3)
一、國外志愿服務的體系(3)
二、國內志愿服務的體系(9)
三、國外志愿服務對國內志愿服務的借鑒意義(23)
第二部分現狀篇(27)
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務現狀的總體統計分析(29)
一、湖北省青年志愿者總數(29)
二、湖北省青年志愿者具體分布情況(29)
三、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務的主要領域(30)
四、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務的社會效益(33)
五、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務面臨的主要問題(35)
六、基于地區差異的分析(38)
第三部分評估篇(43)
湖北省兩個示范區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的評估(45)
一、基于問卷調查的評估分析:定量分析(45)
二、基于深度訪談的分析評估:定性分析(69)
第四部分問題篇(83)
一、實踐中志愿服務總體問題(85)
二、湖北省調查中的問題(93)
第五部分政策建議篇(99)
構建志愿服務發展的全局對策(101)
一、宏觀層面(101)
二、微觀層面(108)
目錄社會管理創新視野下志愿服務研究——以湖北省為例基于湖北省地方志愿服務調查的建議(111)
一、青年志愿者服務系統的運行機制(111)
二、政策性建議(112)
三、區域化模式選擇(118)
第六部分學理分析篇(125)
專題一志愿服務精神異化邏輯(127)
一、導論(127)
二、研究意義(128)
三、關于志愿精神的研究綜述(129)
四、志愿服務精神的現實邏輯主體(133)
五、志愿服務精神的實踐現狀分析(137)
六、社會工作視角培養志愿精神(148)
七、總結與反思(153)
專題二青年志愿者服務系統的結構功能變遷
——基于帕森斯AGIL模型的分析(154)
一、理論視角及相關概念(154)
二、青年志愿者服務系統的功能錯位(157)
三、青年志愿者服務系統結構功能錯位的原因分析(165)
四、基于AGIL模式構建青年志愿者服務系統的理想模型(169)
附錄(175)
附錄A志愿者訪談提綱(177)
附錄B志愿服務對象訪談提綱(179)
附錄C志愿服務組織訪談提綱(181)
附錄D志愿服務協同部門訪談(182)
附錄E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務對象調查問卷(183)
附錄F湖北省團委志愿者服務調查問卷(188)
參考文獻(197)
后記(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