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裁縫露易絲的日記:故事發生于1789年。小露易絲13歲那年,離開家鄉布列塔尼來到巴黎,跟著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服裝師羅斯·貝爾坦小姐當學徒。她剛適應巴黎的生活,大革命就爆發了。露易絲成了這一歷史事件的見證人。她在日記中記載了民不聊生的景象和王室的種種驕奢淫逸。
適讀人群 :11~14歲
日記體歷史小說,文學與歷史的完美二重奏,用精彩故事再現難忘歷史,從帝王到海盜,從龐貝到巴黎,包羅萬象的題材、驚心動魄的情節,讓你手不釋卷!
★“我的故事”系列是一套日記體歷史小說,用虛構的精彩故事,傳達出真實難忘的歷史。虛構日記與真實歷史相得益彰,完美無缺!
★這套書的獨特之處還在于,記錄日記的主人公全部都是涉世未深的孩子,通過一個孩子清純而獨特的視角,用日記記錄下了龐貝城毀滅時、與埃及法老在宮廷中生活時、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納粹鐵蹄在德國肆意踐踏時,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這種獨特的傳達歷史的寫法,使得這套書展現出文學和歷史的雙重美感。
★每本書后面都附有真實的歷史資料,涵蓋了與故事相關的歷史事件的簡介、年表、歷史人物和重要歷史詞匯以及推薦觀看的電影等等。
文學之美、歷史之實,閱讀“我的故事”系列,你會發現原來歷史也可以這么有趣!每個孩子都不應錯過!著名教育家錢理群先生傾情作序!
6月4日 星期四
我放眼望過去,到處都是金燦燦的黃金,然而我的心里卻充滿悲傷……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完全不同的情況并存于世上呢?今天,最殘酷、最不公的貧困出現在我面前;最不可思議的財富、聞所未聞的奢華也展現在我的腳下。誰能接受這樣的并存呢?
在去凡爾賽宮的路上,貝爾坦小姐跟我說了很多話。她活潑的語調能夠起到安神的效果。我實在沒法掩飾心中的緊張,于是她不停地安撫我。她回憶起自己的經歷,目光炯炯。20年前她第一次踏入凡爾賽宮;幾年后,她在王妃婚禮上第一次見到她本人,也就是從那日起,她與王妃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貝爾坦小姐和我說話時像是在和一個知心朋友聊天那樣,完全敞開心扉,真誠而充滿信任。我很感動,又有點得意,當然還有點不安!她還告訴我說王后很脆弱,有點神經質。最近,她在安裝了移動鏡子的漂亮小客廳——小特里阿儂廳——里都有幻聽了。老板娘說,廳里的鏡子可以任意從上面滑動到下面,完全遮擋住窗戶。把鏡子滑動到不同高度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光線,以取得最佳的裝飾效果。我馬上就想到王后照鏡子的時候,會看到自己的身體在一面鏡子中,而頭則在另一面鏡子中,看起來似乎是身首異處一般。這確實很有可能!不過,可不能讓貝爾坦小姐看到這一幕,因為她肯定搞不清楚這是怎么回事兒!
想到這里,四輪馬車也停了下來。原來我們在路上遇到了一些乞丐試圖拖住車廂乞討,馬車不得不減速四五次。最近,巴黎的大街小巷里,乞丐越來越多,面包越來越少,價錢也越來越貴!外面傳來幾聲尖叫,繼而是沉重的鐘聲。出了什么事?
一個面色蒼白、有一雙綠色大眼睛的婦人站在臺階上,臉貼著馬車窗戶叫道:“把我的孩子拿去吧,他已經受過洗禮了!您救他一命吧。我快不行了,這樣下去,他不是餓死就得凍死……”
我們看到她懷里用破布裹著的嬰孩時,臉色唰地在一張小紙條上潦草地寫了個地址,折疊后又放了個金幣進去,最后一起塞到那位骨瘦如柴、嘴里不知道在說什么的婦人手中。
在接下來的路途中,我們倆相對無言。婦人的不幸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老板娘的心情也因此變得沉重。妮儂曾經告訴過我,老板娘沒成家也沒孩子。這個嬰兒是不是重新勾起了她心中的苦痛?
我從馬車上下來走入凡爾賽宮的大理石院,隨即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看到如此精雕細琢、美輪美奐的地方,我整個人都驚呆了;威嚴的宮殿讓人頭暈目眩,驚訝應該是很正常的反應吧……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東西呢!
我盡量保持鎮定,貝爾坦小姐輕快地走過迷宮一般的走廊、沙龍、樓梯、通道。估計把她的雙眼蒙上她也能找得到路!我看到一些穿著刺繡衣服的朝臣會集在幾個不同的門口。他們在等什么呢?還有,他們中有小販、商人、乞求者、訪客。周圍鏡子一照,他們人數又翻了幾番。我和老板娘就像往回游的三文魚一樣,不惜一切代價逆人群而上!
一位優雅、低調的婦人走到貝爾坦小姐面前,用輕柔、信任的語氣對她說:“陛下不在,她很抱歉。她今天一早就去默東了,王儲時日無多,她要守護在他身邊。我自己心里也很亂……”
聽到這些話,我愣住了,巨大的失望涌上心頭,就這樣傻傻地站在人來人往的走廊里。老板娘把裙子送進房間里去了,我坐在外面的軟墊凳上等她。透過高大的玻璃窗,我看到外面是一個巨大的公園,遠處有條波光粼粼的運河不知流向何方,整個宮殿和園景都非常華麗、氣派……一路上有那么多人饑寒交迫、奄奄一息,而這里卻那么奢華,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呢?當人們備受喪子之痛折磨時,再來看這華美的一切,會不會覺得可笑而微不足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