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程哲學的視角出發,試圖為超個人心理學搭建某種哲學基礎;為心理學危機的解決探尋一條可行之路;甚至為21世紀全球的宇宙觀和新的文明奠基。為此,布坎南博士在《萬物有情論:懷特海與心理學》中不僅分別闡釋了過程哲學與超個人心理學的基本觀點,而且嘗試把懷特海的過程哲學與格羅夫(Stanislav Grof)的超個人心理學結合起來,一方面用來自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來補充和廓清懷特海的宇宙論和哲學,為其理論提供證據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運用了過程哲學提供的一些方法對來自超個人領域的證據和理論進行了闡明、解釋和評價,為超個人心理學的洞見提供了一個邏輯一致的、資料豐富的基礎與可供參照的理論框架,并對所有傳統心理學的問題均有所啟發。作者希望這種視角"有助于激勵我們的文明,幫助我們廓清并面對當我們鼓足勇氣進入21世紀時那些橫亙在前的問題。"
《萬物有情論:懷特海與心理學》從過程哲學的視角出發,試圖為超個人心理學搭建某種哲學基礎。部分觀點與中國哲學有相通之處,易于為中國讀者接受。
第一章/1
導論
第二章/15
第四勢力
第三章/37
懷特海:生平、影響及形而上學
生平及影響41
系統化的考慮47
第四章/62
對非常態的一種懷特海式的解釋
合生過程62
神秘經驗69
誘發的方法80
自我的死亡97
結論107
1
第五章/109
心靈的會合(上)
第一節112
第二節133
第三節141
第六章/156
心靈的會合(下)
第四節156
第五節167
第七章/187
結論
總結187
后記/205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