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心靈的西方美術》是作者為非藝術專業的普通大眾所做的西方藝術史講座結集,比作者的代表作《西方美術史》更為簡略,以生動曉暢的筆觸和精美的圖片,講述了西方美術史中藝術家的生平趣事和創作世界,及其*為經典和感動人心的藝術作品,讀來引人入勝。從神秘微笑的《蒙娜·麗莎》到氣勢宏大的《拿破侖加冕典禮》,從恢宏的雅典衛城到氣勢撼人的古羅馬凱旋門……西方經典的美術作品令世人矚目。那些有著漫長歷史的世界名畫,無與倫比的古典雕塑將把人引領到一種博大、輝煌而又滄桑的美的世界。它們為世人帶來無數迷人的故事。
《感動心靈的西方美術》: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丁寧教授寫給非藝術專業讀者的西方藝術入門書。
丁寧,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教育部美術學科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著有《西方美術史》《西方美術十五講》等。
前言
第一講 感動心靈的美
第二講 美到極致的古希臘雕塑
第三講 令人贊嘆的古希臘建筑
第四講 富有個性的古羅馬雕塑
第五講 才華過人的達·芬奇
第六講“大天使”米開朗琪羅
第七講 心儀古代的拉斐爾
第八講 布勒格爾的寓言
第九講 貝尼尼的動感世界
第十講 新古典主義繪畫
第十一講 新古典主義雕塑
第十二講 西方博物館巡禮
圖版目次
后記
查看全部↓
后 記
我的這本書有點特殊,因為一開始并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先在一家電視臺授課,而后有了一份口語體的文本記錄,最后才改成了現在的樣子。不過,我盡量保留原先授課的味道。一來講課是我熱愛的,二來也不希望讓人讀起來有深澀之感。
我在大學里從事教學與研究已近三十年,心里特別清楚寫書與授課的異同。寫書的內容未必可以直接用來講授,因為如果念講稿或背講稿,常常是令人索然的,即便一些名家,也不可能例外。同樣,講課的實錄,哪怕是精彩授課的記錄,卻也未必總是令人擊節的文稿。一方面,有關的研究不到位,常常授課也會受局限,因為對于讀者或聽課者來說,重要的是有沒有機會得到一些貨真價實的東西或閃爍光彩的真知灼見。另一方面,只做高深研究而輕慢講授之道,則有可能遠離可圈可點的教學效果。如何平衡研究寫作的博大精深和課堂授課的曉暢通達,不是什么小事,其實也只有通過自覺的實踐與修煉,方能拿捏得體。我深知兩者都頗不易,就一直思考與摸索著。
西方美術史的書在坊間顯得林林總總,簡直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可是,以講授為基礎寫出的書卻少而又少。如果可以用親身經歷的觀察體會為基礎,以讀者特別有興趣了解的藝術名作為焦點,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去分享一份由衷的感動和理悟,這無論如何是特別有價值的工作。這本書多多少少是這方面努力的結果之一,相信有眼光的讀者會從中感受到一點“更覺良工心獨苦”的用意。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馮遠館長盛情邀請我作西方美術史系列講座,讓我有機會重新整理本書,也獲得了來自聽眾的寶貴反饋,在此謹表謝忱。
最后,我想引用飛白先生譯出的古希臘女詩人薩福《我覺得》(片斷)中的美妙句子:
啊,你的笑容真叫人愛煞。
每次我看見你,只消一剎那,
心房就在胸口里狂跳不已,
我說不出話。
這多像我們遇會久久心儀的藝術原作時的興奮與欣喜!而且,我們常常就是百感交集而“說不出話”的。偉大藝術給予我們的真是一種難忘的高峰體驗。
是為后記。
2016年12月8日記于寓所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