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紀高等學校精品規劃教材·物流管理專業:物流基礎(第2版)》以應用性的原則系統地闡述了物流管理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介紹了物流與物流系統的概念及功能、物流管理原理;緊密結合物流運輸與倉儲的實施,描述了作業過程和具體操作;較詳細地論述了物流網絡設施、物流技術裝備、包裝與裝卸、企業物流與第三方物流、物流信息與供應鏈管理、國際物流與貨運代理、物流技術標準化與綠色物流;揭示了物流管理的一系列核心問題,反映了物流科學的新觀念和新成果。
《面向21世紀高等學校精品規劃教材·物流管理專業:物流基礎(第2版)》適合作物流管理、交通運輸管理、物資管理、市場營銷、企業管理、流通管理、倉儲管理各專業“物流學基礎”的教學用書,也適合作加工制造、商品流通、倉庫港站、物流中心等企事業單位崗位培訓用書。
第1章 物流與物流系統
1.1 物流概述
1.2 物流系統
1.3 現代物流的產生與發展
第2章 現代物流管理
2.1 物流管理概述
2.2 物流戰略管理
2.3 物流服務管理
2.4 物流質量管理
2.5 物流成本管理
第3章 物流運輸管理
3.1 運輸與運輸方式
3.2 運輸合理化
3.3 運輸業務管理
第4章 倉儲管理
4.1 倉儲管理概述
4.2 倉庫業務管理
4.3 庫存管理
第5章 物流設施
5.1 物流網絡
5.2 物流結點
5.3 物流中心
5.4 物流園區
5.5 配送中心
第6章 包裝與裝卸搬運
6.1 包裝與包裝材料
6.2 包裝合理化
6.3 裝卸搬運概述
6.4 裝卸搬運合理化
第7章 企業物流管理
7.1 企業物流概述
7.2 企業供應物流管理
7.3 企業生產物流管理
7.4 企業銷售物流與逆向物流管理
第8章 現代物流產業與第三方物流
8.1 現代物流產業概述
8.2 第三方物流
8.3 第四方物流
第9章 國際物流
9.1 國際物流概論
9.2 國際物流系統
9.3 國際貨物運輸
9.4 國際貨運代理
第10章 物流信息管理
10.1 物流信息概述
10.2 物流信息系統
10.3 物流信息技術及其應用
第11章 供應鏈管理
11.1 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概述
11.2 供應鏈的構建
……
第12章 物流技術及其裝備
第13章 物流標準化
第14章 綠色物流
參考文獻
2)存儲存儲是對物品進行保存及對其數量、質量進行管理控制的活動。它在物流中起著緩沖、調節供給和需求以及平衡價格的作用。存儲的目的是克服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在時間上的差異,創造時間價值。存儲和運輸長期以來被人們看作是物流活動的兩大支柱。
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之前,往往要在流通領域停留一段時間,這就形成了商品的存儲。通過合理化存儲管理,發揮“蓄水池”和“調節閥”的作用,調節生產和消費的失衡,消除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的矛盾,可以使商品在效用最高的時間發揮作用,從而創造時間價值和最大的使用價值。3)裝卸搬運裝卸搬運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圍內進行的、以改變物品的存放狀態和空間位置為主要內容和目的的活動,包括裝上、卸下、移送、揀選、分類、堆垛、入庫、出庫等活動。裝卸搬運在物流活動中起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是提高物流系統效率的關鍵。在物流合理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裝卸搬運是伴隨運輸和存儲等活動而產生的必要物流活動,但是和運輸創造空間價值、存儲創造時間價值不同,它本身不具有明確的價值。物流的主要環節包括運輸和存儲等是靠裝卸搬運連接起來,物流活動其他各個階段的轉換也要通過裝卸搬運連接起來。由于裝卸搬運發生次數頻繁,作業繁多,又是勞動密集型,其消耗的費用在物流成本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隱蔽性,長期以來不為人們所重視。因此,通過裝卸搬運合理化管理,降低裝卸搬運成本,提高物流系統效率是現代物流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4)包裝
包裝是指在流通中為了保護商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照一定技術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以及輔助物的總稱。包裝被稱為生產的終點、社會物流的起點,是保證物流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
包裝包括工業包裝和商業包裝兩類。工業包裝能夠保護商品不受損壞,便于集中運輸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同時通過合理分割及重新組合以適應多種裝運條件及分貨要求;商業包裝要講究美觀實用,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
5)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物品從生產地到使用地過程中,根據需要進行包裝、分割、計量、分揀、貼標志、拴標簽、組裝等簡單作業活動的總稱。通過流通加工滿足客戶差異化的個性需求,創造商品的附加價值。流通加工是提高物流效率和物品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過程中輔助性的加工活動,是生產加工在流通領域的延伸。在物品從生產地向消費地流動的過程中,通過一些簡單的加工活動,可以彌補生產過程的不足,方便流通,更有效地滿足消費者和企業的需要,實現物流的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