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域范疇的同屬同源,城市人口、規模、經濟總量的接近,雙城之間資金、人才、觀念的頻繁溝通與流動,交通的直達,都足以使雙城之間的對比成為兩座城市市民經常的談資以及兩城傳媒作新聞的話題。例如,近年來的北京和天津的許多人就過起了“雙城記”生活。所謂“雙城記”生活,是指在一個城市里工作的人,因為家庭、經濟條件等諸多原因,而選擇在另一個臨近的城市生活。當然,這樣的生活的前提是兩個城市之間的生活質量相差不大而生活成本卻差異巨大,較難承受在工作地區生活的經濟壓力,最重要的是,往返兩個城市之間的時間要夠短。現代社會的城市化進程中讓城市的規模越來。
程繼隆,報告文學作家,社會學學者。曾為省刊編輯,記者,軟科學研究所所長,特招入伍到武警學院任教,轉業后被多所高校聘為教授。出版著作20余部。
序言
第一章 南寧與柳州:各有魅力和風頭
第二章 廣州與深圳:競爭得難舍難分
第三章 福州與廈門:先鋒城市抖精神
第四章 杭州與寧波:兩個龍頭在爭奪
第五章 南昌與贛州:近朱者后起之秀
第六章 南京與蘇州:政治經濟爭上游
第七章 合肥與蕪湖:雙輪驅動奔坦途
第八章 濟南與青島:齊魯雙城試比高
第九章 石家莊與唐山:遙相呼應謀發展
第十章 呼和浩特與包頭:青城鹿城競風流
第十一章 沈陽與大連:振興東北誰當先
第十二章 長春與吉林:朝著“同城化”前進
第十三章 哈爾濱與齊齊哈爾:龍頭舞動龍尾隨
第十四章 成都與重慶:弟弟變成了“長兄”
第十五章 北京與天津:雙城互動氣象新
尾聲
第一章 南寧與柳州:各有魅力和風頭
南寧與柳州,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振南興北”戰略規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兩個城市,可以說它們各有魅力和風頭。
南寧毗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連接東南沿海與西南內陸的重要樞紐,是西南各省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西部各省區唯一沿海的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際,南寧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
作為廣西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南寧是全區經濟最具活力及外向型程度最高的城市。在工業結構調整中,重點發展鋁加工、制糖、造紙等產業,合理利用全國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加快發展以電子信息通訊、現代生物醫藥、環境保護、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南寧具有較強的商品物資集散功能,第三產業日益活躍,信息業、交通運輸業、房地產業、旅游業、餐飲業都發展態勢良好,逐步成為南寧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