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溯次貸危機成因的討論中,影子銀行體系被 聚焦并成為金融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出于對影子銀行體系的本質和運行機 制的不同認識,學者提 出不同的研究視角。但是,實踐要求我們必須對影子銀行體系有深入的客觀 認識,而不能僅僅停留在混亂和淺薄的形式上。只有 深刻理解了影子銀行體系的本質、思想淵源以及對貨幣政策的沖擊等宏觀經 濟效應問題,才能客觀 認識影子銀行體系,并形成正確的監管方向。《影子銀行體系:自由銀行業的回歸?》的研究興趣和意義即 在 此。以貨幣理論為視角,利用歸納法和演繹法結合的 形式,本書試圖從理論角度討論金融市場的“新寵”——影子銀行體系。
影子銀行體系之所以被冠名為“銀行”,原因是 其本質與商業銀行同為私人貨幣供給。私人貨幣供給在歷史上有過多元化的 形式,本書第一章從商 品貨幣討論至影子銀行體系的信用創造,對歷史上的私人貨幣供給演變進行 系統回顧和梳理。理論的研究起點界定后,在第二章 圍繞影子銀行體系的本質、特征、運行機制和監管思路等典型問題,對次貸 危機之后的影子銀行體 系研究進行綜述,展現最新的國際研究進展。第三章給出了全球最典型的影 子銀行體系——美國影子銀行體系發展演變的事實和 線索,以真實的演變數據重現影子銀行體系在美國形成的過程。由此,前三 章從理論和實踐角度, 為影子銀行體系研究奠定基礎。
周莉萍專著的《影子銀行體系:自由銀行業的回歸?》的理論討論集中在影子銀行體系的信用創造機制 、宏觀經濟效應以 及應對思路。第四章深入剖析影子銀行體系的信用創造功能、機制、內在缺 陷,從理論視角回應影子銀行體系為什么是一種私人 貨幣供給形式。這種私人貨幣供給由于其超越傳統商業銀行體系的規模而富 有宏觀經濟效應。第五 章著重討論影子銀行體系對商業銀行貨幣供給機制的沖擊、對貨幣市場的影 響以及對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沖擊。除此之外,影 子銀行體系和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形成具有內在聯系,第六章通過列舉次 貸危機中系統性風險的 累積與爆發,嘗試性討論了此問題。在此背景下,影子銀行體系的監管不可 避免地成為理論和實踐的熱點。第七章梳理了國際社 會對影子銀行體系的監管思路和概況,通過比較自由銀行業時期的銀行監管 ,提出影子銀行體系的 監管路徑:證券最后貸款人和基于信息的私人貨幣管 理。在熱烈的學術討論背后,體現了不同的思想淵源 。影子銀行體系本質是 商業銀行的一種表外創新,而創新背后的思想動力是 自由銀行業思想。這種思想并未在中央銀行產生之后徹底消失,而是以不同 的金融創新形式反復回 歸,影子銀行體系便是其中一例。第八章以商業銀行特許權價值在自由銀行 業體系和現代商業銀行體系中的演變為線索,提出影 子銀行體系是古老的自 由銀行業思想的一種回歸。
中國已經提前被西方國家認為是有影響的大國, 這不僅體現在金融危機中諸多國家對中國聲音的期待,也體現在諸多新研究 對中國元素的覆蓋。在 美國影子銀行體系出現問題之后,一些國際人士很快開始熱議中國的影子銀 行體系,國內學者中也對影子銀行體系有不同的理解 。第九章簡單梳理了不同的理解,并從金融創新視角界定中國的影子銀行體 系范疇。在深入剖析其 在國內的成因之后,結合中國貨幣市場發展的需求,提出中國影子銀行體系 與金融創新的未來方向。
在整個貨幣金融理論體系中,針對貨幣的本質(實體還是符號)、性質(外生還是內生)、供給機制(公共還是私人)、與實體經濟的關系(中性還是非中性)等問題的研究,無疑最具基礎性。由于國內外學術界迄今未能就上述問題達成共識,且貨幣理論尚未內洽地進入基于實體經濟的一般均衡理論框架之中,這些研究具有前沿性。周莉萍同志的專著《影子銀行體系:自由銀行業的回歸?》源自其博士學位論文,選擇從影子銀行體系的形式、本質、運行特征、思想淵源分析人手,前瞻性地討論了影子銀行的私人貨幣供給性質及其對貨幣理論的影響。
引 言影子銀行:真正的新生事物還是歷史再現
第一章 影子銀行研究起點:私人貨幣供給
第一節 私人貨幣供給的概念范疇
第二節 歷史上的私人貨幣供給演進脈絡
——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如何控制貨幣供給
第三節 私人貨幣供給的歷史啟示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次貸危機后影子銀行體系研究進展
第一節 影子銀行體系的本質
第二節 影子銀行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影子銀行體系的運行機制
第四節 影子銀行體系的監管思路
第五節 對影子銀行體系的簡單評價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美國影子銀行體系的興起與發展
引 言影子銀行:真正的新生事物還是歷史再現
第一章 影子銀行研究起點:私人貨幣供給
第一節 私人貨幣供給的概念范疇
第二節 歷史上的私人貨幣供給演進脈絡
——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如何控制貨幣供給
第三節 私人貨幣供給的歷史啟示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次貸危機后影子銀行體系研究進展
第一節 影子銀行體系的本質
第二節 影子銀行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影子銀行體系的運行機制
第四節 影子銀行體系的監管思路
第五節 對影子銀行體系的簡單評價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美國影子銀行體系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節 美國影子銀行體系的興起:背景與成因
第二節 美國影子銀行體系的演變脈絡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影子銀行體系的核心要義:信用創造
第一節 非銀行信用創造的研究歷程
第二節 影子銀行體系是否具有信用創造功能
第三節 影子銀行體系的信用創造要素和過程
第四節 影子銀行體系信用創造的內在缺陷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影子銀行體系的宏觀經濟效應
第一節 影子銀行體系對商業銀行貨幣供給機制的沖擊
第二節 影子銀行體系對貨幣市場的影響
第三節 私人貨幣供給對貨幣政策的沖擊
第四節 私人貨幣供給對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沖擊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影子銀行體系與系統性風險
第一節 系統性風險成因的重新解釋
第二節 私人貨幣供給與系統性風險的形成
第三節 系統性風險的累積與爆發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如何在發展前提下監管影子銀行體系
第一節 影子銀行體系國際監管概況
第二節 自由銀行業時期的自律與監管
第三節 如何在金融發展和金融安全中實現平衡
——基于抵押品管理的影子銀行體系監管
第四節 基于信息的私人貨幣管理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為什么要復制銀行:自由銀行業思想的回歸?
第一節 自由銀行業思想回眸
第二節 商業銀行特許權價值的演變
第三節 商業銀行核心功能的非銀行化
第四節 復制銀行的外在動力:金融監管
參考文獻
第九章 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與未來金融創新路徑
第一節 國內各方對中國影子銀行體系有不同理解
第二節 國內影子銀行體系發展概況
第三節 影子銀行體系在國內的發展成因
第四節 中國影子銀行體系未來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結語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