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企業如何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走出去”,而且要走得更好、更穩?北京基業長青管理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產學研等方面的專家團隊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將相關成果編寫成書。本書前面部分是12個管理要素的專題報告,介紹了中國工程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關鍵環節和實施路徑等;第二部分是12個典型項目的案例報告,精選了中國工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重大影響和代表性的12個典型項目,力求公正、客觀地進行記錄,多方面完整體現其中蘊含的經驗與教訓。
適讀人群 :政府人士,相關科研機構的學者、研究者,以及工程企業的決策層、管理層和項目管理層
突出“一帶一路”時代主題
對于中國工程企業來說,可將“一帶一路”形象地比喻為一體兩翼。一體就是中國的沃土,兩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必須先由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在前面,做好基礎探索工作,不能簡單地把國內的模式移植到國外去。多年來我們“走出去”的企業交的學費已經足夠多了,簡單地把中國模式移植出去,不可能成功,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踐行“一帶一路”應該更多地考慮利他為先、舍得為上,就像主席提出的新義利觀。“一帶一路”是以互聯互通、硬件和軟件為先的。正如前人所說“要想富,先修路”,硬件的互聯互通是必要的,而更關鍵的還是軟件的互聯互通。同時,金融資本和產業需要更高效、有效地融合。
看點二:新書的五大特性:重大性、實踐性、代表性、專業性、可讀性。
重大性:緊扣“一帶一路”這一重大選題。
實踐性:關于“一帶一路”落地的案例書籍。
代表性:七大央企,十一大領域內具有重大影響的標志性項目
專業性:編委會陣容強大,行業專家智慧的結晶。
可讀性:結構多樣,圖文并茂。
看點三:重磅人士重點推薦。給予本書高度評價。
國際項目管理協會(IPMA)原副主席、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會長等等業界知名人士聯袂推薦。
《中國工程企業“走出去”經驗與教訓》一書于2015年6月出版后,業內人士給予了熱情肯定,也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基業長青案例中心從2016年年初開始,在編委會各位專家的鼎力支持下,開展了改版工作。
根據各方的建議,書名修改為《“一帶一路”大實踐——中國工程企業“走出去”經驗與教訓》,調整修改了原書近半的內容,新增了四章內容。在項目管理專題篇部分,袁立、劉玉珂、楊文誠、張純崗、錢武云、白偉、程濤等專家對各自章節內容進行了修改。尤其是,劉玉珂先生在《國際工程合同管理》一章的修改中將畢生經驗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國際工程安全與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和“‘一帶一路’PPP市場機遇與挑戰”是新增加的兩章;在典型項目案例篇部分,原有的案例內容作了進一步豐富,每個典型項目案例都增加了“案例導讀”和“專家點評”,補充了項目照片、時間軸、小貼士和插畫,使本書更具可讀性和專業性。新增加了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阿爾及利亞15000套住房項目”和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越南金甌化肥工程總承包項目”兩個案例。
中國工程企業“走出去”可謂是進入了4.0時代,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1.0時代是以勞務輸出為主、2.0時代是以施工承包為主、3.0時代是以設計施工總承包為主,那么進入4.0時代的標志就是“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提出。中國工程企業“走出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在宏觀層面,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保險機構和民間智庫等成了戰略合力,持續形成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有利環境;在微觀層面,中國工程企業應該乘勢而上,樹立全球視野,持之以恒苦練內功,實現新的突破:
從理念突破到戰略突破,要秉承絲綢之路精神,統籌謀劃國際國內大局,系統升級國際化發展戰略,讓自身主動融入到造福沿線各國人民的“一帶一路”建設之中。
從模式突破到市場突破,拓寬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將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建營一體化、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的成功模式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戰略定力深耕國際市場。
從管理突破到績效突破,強化組織能力提升組織績效是中國工程企業的當務之急,基業長青總結提煉了中國工程企業“走出去”組織能力建設的十大關鍵要素,其中的核心是做好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培養一支群英薈萃、梯隊齊整的人才隊伍。這就需要中國工程企業拿出戰略耐力進行“百年樹人”。
就在本書即將付印之際,2016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總結經驗、堅定信心、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基業長青案例中心一直以來都在記錄傳播中國工程企業的探索創新,挖掘總結中國工程企業的最佳實踐,分析提煉中國工程企業的經驗教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基業長青案例中心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繼續努力,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知識管理中心,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慧支持。也請廣大讀者對我們加以鼓勵與指導、提出批評與指正。
中國工程企業踐行“一帶一路”戰略要靠自身實力
孫子宇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第七屆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如何理解“一帶一路”戰略的本質?我認為“一帶一路”戰略是習近平主席基于國際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的大勢與中華民族最大的比較優勢提出的一個大智慧,助力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沿線國家乃至世界共同富裕的世界夢。所謂中華民族最大的比較優勢,首先是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其次是我們靠辛勤和汗水積累起來的財富。
踐行“一帶一路”應該更多地考慮利他為先、舍得為上,就像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義利觀。“一帶一路”是以互聯互通、硬件和軟件為先的。正如前人所說“要想富,先修路”,硬件的互聯互通是必要的,而更關鍵的還是軟件的互聯互通。同時,金融資本和產業需要更高效、有效地融合。
對于中國工程企業來說,可將“一帶一路”形象地比喻為一體兩翼。一體就是中國的沃土,兩翼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必須先由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在前面,做好基礎探索工作,不能簡單地把國內的模式移植到國外去。多年來我們“走出去”的企業交的學費已經足夠多了,簡單地把中國模式移植出去,不可能成功,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基業長青長期為中國交建等企業提供國際化人才培養服務。基業長青組織有關企業和專家總結了行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共同編寫了本書,稱得上是中國工程行業“走出去”知識管理的最新成果。如果中國工程企業能夠對這些經驗教訓加以深入研究并消化,將會有助于中國工程企業練好內功,提升自身實力,更好地踐行“一帶一路”偉大戰略。
序一 中國工程企業踐行“一帶一路”戰略要靠自身實力
序二 重拾管理精神
第一版前言
改版前言
第一部分 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專題篇
第1章 國際工程戰略管理
1.1 發展歷程
1.2 戰略優勢
1.3 面臨挑戰
1.4 戰略目標
1.5 市場開發
1.6 商業模式
1.7 團隊建設
1.8 企業社會責任
第2章 國際工程合同管理
2.1 國際工程合同的法律基礎
2.2 投標階段《技術建議書》的編制
2.3 投標階段《商務報價書》的編制
2.4 實施階段的合同管理
2.5 分包合同管理
2.6 國際合同的風險管理
第3章 國際工程市場開發
3.1 “一帶一路”為中國工程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3.2 海外承包事業的發展歷程
3.3 必要準備
3.4 市場開發調研
3.5 項目信息選擇
3.6 項目追蹤與調研
3.7 政府框架項目
3.8 市場開發合同管理
第4章 國際工程投融資管理
4.1 項目交付模式選擇
4.2 項目融資渠道選擇
4.3 投融資風險管理
第5章 國際工程總承包設計管理
5.1 如何認識“E”和“D”
5.2 工程總承包中“E”的特點
5.3 建立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體系
5.4 突破設計困境的具體措施
5.5 “一帶一路”背景下設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第6章 國際工程全鏈條物流管理
6.1 包裝質量管理
6.2 運輸質量管理
6.3 設備物資信息化管理
6.4 全鏈條物流風險管理
第7章 國際工程稅務管理
7.1 充分了解項目所在國稅制
7.2 納稅主體選擇至關重要
7.3 主要稅種和涉稅內容
7.4 稅收籌劃主要原則
7.5 稅收風險管理
第8章 國際工程風險管理
8.1 主要風險分類
8.2 市場風險識別與應對
8.3 決策風險識別與應對
8.4 管理風險識別與應對
8.5 技術風險識別與應對
8.6 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水平
第9章 國際工程企業社會責任管理
9.1 起源與標準
9.2 國際同行管理實踐
9.3 中國工程企業管理實踐
9.4 重要啟示
第10章 “一帶一路”國際工程人才培養
10.1 “一帶一路”建設需要人才支撐
10.2 人才培養的主要方法
10.3 重視領軍人才培養
10.4 領軍人才培養的主要方法
第11章 國際工程安全與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11.1 國際工程面臨嚴峻的安全考驗
11.2 國際工程安全管理
11.3 國際工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組織
11.4 國際工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流程
11.5 典型案例分析
第12章 “一帶一路”PPP模式市場機遇與挑戰
12.1 PPP模式的定義
12.2 PPP模式全球化發展的進程
12.3 PPP模式的核心原理
12.4 “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市場分析
12.5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案例分析
12.6 中國工程企業進入PPP市場戰略
第二部分 國際工程典型項目案例篇
第13章 柬埔寨甘再水電站BOT項目——柬埔寨第一個BOT項目
13.1 企業簡介
13.2 項目簡介
13.3 項目前期
13.4 項目融資
13.5 現場準備
13.6 項目實施
13.7 竣工驗收和試運行
13.8 項目運營
13.9 經驗教訓
第14章 澳大利亞中澳鐵礦項目——最大的海外礦產資源投資項目
14.1 企業簡介
14.2 項目簡介
14.3 項目前期
14.4 項目實施
14.5 經驗教訓
第15章 土耳其安伊高速鐵路二期項目——第一個中國高鐵工程技術“走出去”項目
15.1 企業簡介
15.2 項目簡介
15.3 項目前期
15.4 項目實施
15.5 經驗教訓
第16章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水泥公司二期項目
16.1 企業簡介
16.2 項目簡介
16.3 項目前期
16.4 項目實施
16.5 經驗教訓
第17章 馬來西亞檳城二橋項目——東南亞最長跨海大橋項目
17.1 企業簡介
17.2 項目簡介
17.3 項目前期
17.4 項目實施
17.5 合同管理
17.6 技術管理
17.7 質量管理
17.8 經驗教訓
第18章 沙特阿拉伯麥加輕軌項目——中東地區第一條輕軌
18.1 企業簡介
18.2 項目簡介
18.3 項目前期
18.4 項目實施
18.5 項目運營
18.6 經驗教訓
第19章 沙特阿拉伯拉比格燃油電站項目
19.1 企業簡介
19.2 項目簡介
19.3 項目前期
19.4 項目實施
19.5 經驗教訓
第20章 埃塞俄比亞阿達瑪風電一期項目——第一個國際新能源工程總承包項目
20.1 企業簡介
20.2 項目簡介
20.3 項目前期
20.4 項目實施
20.5 采購管理
20.6 項目運營
20.7 項目二期
20.8 項目評價
20.9 經驗教訓
第21章 波蘭A2高速公路項目——第一個歐盟國家基礎設施工程總承包項目
21.1 企業簡介
21.2 項目簡介
21.3 項目前期
21.4 項目實施
21.5 項目中止
21.6 經驗教訓
第22章 塞爾維亞澤蒙-博爾察大橋及附屬連接線項目——第一個中東歐國家大型橋梁工程總承包項目
22.1 企業簡介
22.2 項目簡介
22.3 項目前期
22.4 項目實施
22.5 經驗教訓
第23章 阿爾及利亞15 000套住房項目——大型設計施工總承包(DB)項目的實踐
23.1 企業簡介
23.2 項目簡介
23.3 項目實施
23.4 經驗教訓
第24章 越南金甌4080化肥工程總承包項目
24.1 企業簡介
24.2 項目簡介
24.3 項目前期
24.4 項目實施
24.5 經驗教訓
附錄
附錄A 歷屆基業長青項目管理年會主題
附錄B 歷屆基業長青項目管理高管研修專場
參考文獻
后記
《“一帶一路”大實踐 中國工程企業“走出去”經驗與教訓》:
自2004年起,中國通過對高鐵技術“引進、吸收、再創新”的發展,高鐵通車、建設里程均達世界第一,中國高鐵走在世界前列。恰好“一帶一路”沿線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有改造升級鐵路系統的需求。因此,可以說中國高鐵是“一帶一路”的助推器,包括國家領導人都在為中國高鐵“走出去”不遺余力地大力推廣。
但是,中國的“走出去”之路并不平坦,中泰鐵路、中關西部快線高鐵、印尼雅萬高鐵等項目不斷出現反復和波折。因此,深入研究第一個中國高鐵工程技術“走出去”的項目——土耳其安伊高速鐵路二期項目,是如何歷經8年磨煉取得成功的,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走出去”切忌“想當然”,中土公司總經理給中國工程企業的提醒,是十分中肯的。國際市場的開發需要換位思考,中國工程企業“走出去”不是政治秀,也不是“大撒錢”,必須考慮特定市場的特定需求,找到國際市場的切入點。
國際工程項目難點不是工程技術而是國際商務,對于國際商務能力的重視需要引起中國工程企業的高度關注。國際市場開發、國際工程合同談判與管理、國際工程融資、國際法律訴訟、國際工程分包管理等方面都需要中國工程企業具有較強的國際商務能力。
中國工程企業必須擺脫對國內成功路徑的依賴,適應國際市場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資源調配、環境保護、勞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做到與國際市場接軌,“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中國高鐵“走出去”還有許多配套工作需要同步開展,例如高鐵技術標準、高鐵設計標準、高鐵裝備技術認證、管理過程控制程序等方面的“走出去”。這些方面的工作可能不是單個企業能夠完成的,需要從國家層面進行協調努力。
“守得云開見月明”,在國家的有關部門的統籌協調下,中國高鐵一方面要不斷做好技術研發,增強安全性;另一方面,要不斷探索總結國際市場開發規律,提高國際商務能力,中國高鐵一定能夠成為“一帶一路”的靚麗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