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有三篇,第一篇為“機器人 ”時代的到來,第二篇為“機器人 ”能加什么?第三篇為“機器人 ”行動計劃,分別說明了機器人的誕生背景、類型,以及在工業、農業、醫療、教育、生活、交通物流等領域的用途、發展趨勢,以及各國在此機器人領域的戰略布局。
ABOUT THE AUTHOR作者簡介王喜文,41歲,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委員,日語本科、計算機軟件工程碩士、工學博士、科技情報學博士后,高級工程師(科技管理系列),曾在北京第一機床廠工作兩年,后在日本公司從事了十余年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工作,具有12年的“工業”和“信息化”一線實踐經歷。 2009年,王喜文博士毅然放棄了一家日本公司軟件開發技術總負責人的職務和高薪待遇,進入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單位,從事產業政策研究工作,現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正處級干部。王喜文博士特殊的、跨界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引起了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統戰群工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機關黨委的關注。2011年7月,他被選派掛職北京市房山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參與過北京市高端制造業基地的重大招商項目;2014年10月再被選派到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參加由中央統戰部組織的“民主黨派中青年干部培訓班”。 他的主要著作有:《工業4.0:最后一次工業革命》《工業4.0(圖解版):通向未來工業的德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2025解讀: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工業互聯網:中美德制造業三國演義》??《世界機器人未來大格局》等。 2015年以來,王喜文博士受邀在三一重工、首鋼集團、廣汽集團、金風科技、東風汽車、上汽集團、中國重汽、開元股份、建銀國際、一汽轎車、江陵汽車、華夏銀行等多家大型上市企業,以及四川省資陽市、廣西南寧工信廳等多個地方政府就“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開展講座數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