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愛德華·希爾斯一系列關于社會學論文的結集。作者是二十世紀美國杰出的社會學家、教育家、作家和出版人。他用二十五年時間對社會的基本構成以及思想意識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行了深入探索,對于知識分子如何通過嚴謹系統的程序樹立社會形象進行了認真的梳理。
全書共四章,由十一篇文章組成。前言部分介紹了本書的寫作緣起及各組成部分的創作背景、主要內容。
*章論述了社會的構建問題。基于中心和邊緣的距離正在逐步縮小的觀念,作者認為大眾社會一個逐步趨同的民意自由社會,盡管它距離完全一致的民意自由社會還很遠。
第二章論述了中心所具有的特質,以及由這些特質形成的社會形態。中心是人與人之間信仰一致的聚焦點,它很可能和社會本身融合在一起。作者認為,尊卑是對信仰的認知和評估,尊卑的賦予是歸因于領袖魅力的變異形態。
第三章論述了信仰的管理者、傳遞者和解說者。社會的管理者的政治觀點受到意識形態傾向的影響,知識分子對民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們的唯信仰論又在破壞民意。美國的知識分子認為自己的國家正在受到侮辱和傷害。
第四章又回到*章的主題,即具有認知意義的社會自我形象。本章討論的是社會學家如何通過把社會學作為一門學科來培育,嚴謹地\有組織地構建這種社會形象。作者認為,社會學是知識分子了解社會構建中認知要素重要性的活動,而社會學自身就是認知要素的組成部分。
本書可為讀者了解社會的構建、社會的神圣結構和主導社會構建的知識分子與當權者的作用。本書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理論分析深刻透徹,具有極強的學術性。
一位社會學研究者二十五年的研究成果,一部多角度觀察西方及亞非社會內部構建的杰作!本書會讓你了解構建社會的各種元素,社會具有的特質及其形成的社會形態;本書還深刻分析了社會中知識分子和當權者如何通過信仰管理社會,社會學又是怎樣嚴謹且有組織地構建社會形象的。這是一本社會學研究者、學習者必不可少的閱讀書目,也是社會學愛好者重要的參考書籍。
愛德華·希爾斯當代美國杰出的社會學家,社會思想委員會的成員和創始人之一,芝加哥大學知名教授。他長期在英國和美國擔任學術職務,并通過翻譯、研究和編輯等工作成為聯系歐洲和美國社會學思想的重要紐帶。
希爾斯創辦了《彌涅爾瓦》雜志并擔任該雜志編輯;他是《原子科學家公報》編輯委員會的創辦成員。其出版的專著包括:《傳統》《私密的折磨》和《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知識分子:印度的狀況》。他與塔爾科特·帕森斯合著了《行動的一般理論》。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三部著作:《社會學的呼喚》《中心與邊緣》和《知識分子與當權者》。
前言
第一章社會的構建
第一節社會的一體化
第二節社會和社會群體從宏觀社會學角度來觀察
第三節大眾社會理論
第二章社會的神圣結構
第四節中心和邊緣
第五節感召力
第六節感召力、秩序和地位
第七節尊卑
第三章社會中思考的頭腦
第八節知識分子和當權者比較分析的觀點
第九節意識形態
第十節知識分子和美國社會的中心
第四章社會的自省
第十一節社會學史中的傳統、生態學和結構
人名對照
書名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