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策》是文化研究領域針對文化政策所*的**個綜合性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專*。兩位作者——托比·米勒和喬治·尤迪思——就全球化引發的廣泛議題,如電影、電視、藝術、博物館、國際組織、公民權、消費、新勞工等做了深入而嚴謹的調查與分析。本書不是在實踐和工具的層面就文化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做歷史性回顧與評價,而是將文化政策置于美學與人類學的接合處,在西方治理性和趣味哲學的歷史與社會理論的視閾下,揭示文化政策背后的假設與意識形態。在文化政策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這部作品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它是從事文化研究和文化社會學學習的必備讀物,并能為跨學科的研究提供助益。
托比·米勒,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哲學與傳播學博士。現任美國加州大學媒介與文化研究教授。從事澳洲-英國-美國的跨學科研究,教學和研究領域涉及媒體、體育、性別、種族、政治和文化政策等。
喬治·尤迪思,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現任美國邁阿密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教授,現代語言與文學系教授,傳播與創意工業觀察中心主任。劉永孜,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藝術學碩士,現任職于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主要從事媒介與文化研究及文化產業研究。付德根,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現任職于北京工業大學國際學院,主要從事西方文藝理論和文化理論研究。
導言:文化政策的歷史及理論
西方治理性的興起
趣味的哲學化
塑造和管理倫理不完善的主體
資助的借口
國家和超國家身份認同以及國家計劃
后國家世界中的公民權和文化
文化政策研究
結論
第一章 美國、文化政策和國家藝術基金會/文化外交政策的出現
“福特主義”孕育國家藝術基金會
性與種族
文化管理
政黨政治和憲法
來自左派的批評和社群的觀念
結論
第二章 文化工業——公民、消費者和勞動力
公民/消費者/工人?
邁阿密的音樂和娛樂
澳大利亞——混合的文化經濟
電影工業和英國政府
拉丁銀幕領域
結論
第三章 指令性文化和后殖民
國家社會主義的文化政策
法西斯文化政策
拉丁美洲
后殖民
第四章 博物館
歷史
論戰
弗里曼特監獄博物館
第五章 跨國文化政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世界貿易組織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南方共同市場
歐盟
結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