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傳播研究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這就是文化人類學時代。文化人類學的引入,消費者根據年齡、地域、種族、宗教乃至政治等諸多因素可劃分成許多亞文化群體。《廣告與文化人類學經典讀本》從《傳媒與文化》《文化研究期刊》《廣告學期刊》《心理學與營銷》《國際廣告學期刊》等期刊精選24篇論文,編輯為廣告與社會發展、廣告與社會問題、廣告與消費等五個專題,希望通過本讀本,能夠把讀者對人類廣告活動的思考和新媒體時代的消費者研究帶到一個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2010年8月6日,奧美中國宣布任命麥博博士為社會人類學.總監,即刻生效。麥博博士加入“奧美大中華區發現團隊消費者洞察和趨勢研究小組”,常駐上海,致力于研究中國社會文化,以求為客戶創造出更具效果、富有文化且兼備創意的優秀作品。在這一新近設立的角色中,麥博博士負責領導發現團隊人類學方向的定性研究系,同時為整個奧美中國的各領域負責人及客戶提供研究分析和支持。上任后,麥博博士的首項工作就包括從可持續消費行為到中國國內汽車業,再到中國消費者儲蓄投資行為等一系列跨領域研究。
麥博博士說道:“對我來說,來奧美工作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將我所擁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用到商業世界當中。我希望在領導研究項目的同時,能夠將我對文化方面的見解貢獻給公司,與奧美各位同仁及客戶通力合作,生產出策略性的消費者洞察,提高我們的思想領袖地位。”奧美大中華區發現團隊執行總監辛哈(Kunal Sinha)說:“麥博對于他的研究在市場中的應用性非常感興趣,這是他加入奧美的初衷,我確信他將順利地將對市場的把握與敏感從學術環境轉換并應用到商業環境中,就如同他從英國來到中國時所做的一樣。”
麥博博士的普通話很流利,他剛從鞍山舉家遷至上海。鞍山是中國北方的一個鋼鐵和礦業城市,他從2007年開始在鞍山的一家火鍋店工作,為的是更深入地了解外來打工者。他的經歷被刊登在《中國時事》雜志(The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上,而他的另一篇有關中國消費者行為的論文則被刊登在高端學術雜志《人類學》雜志(Ethnography)上。
第一編 廣告與社會發展
廣告、主體性與19世紀小說:狄更斯、巴爾扎克和《墻的語言》
出售“真實的過去”:《紐約時報》和品牌歷史
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廣告消費文化:月份牌的全球化和本土化
需求的社會建構
從消費者的視角看廣告效應
第二編 廣告與社會問題
廣告與社會:爭議與結論
新詞匯,舊觀點:文化、愛爾蘭民族性和廣告業
廣告中的暴力:多層內容分析
綠色陰影:對環保廣告的多維度分析
第三編 廣告與消費
廣告、社會與消費者文化
廣告中的女性與社會責任問題
流行文化經濟
從消費者的視角看廣告效應
一點即通:網絡志與部落廣告
第四編 廣告與文化
全球時代的廣告與文化政治
身體廣告與品牌殖民:后現代品牌文化中的企業廣告呈現
廣告領域的神話轉移
新娘與偏見:對印度報紙和婚戀網站上女性征婚廣告的對比分析
“我不受廣告影響,但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以色列女性對電視廣告及其女性形象態度的第三人效果研究
第五編 廣告文化研究方法
人類學對市場營銷的影響
民族志的通用語言:傳播學和人類學
對環保廣告訴求的內容分析:矩陣法
如何抓住采訪者的錯誤?
現場工作事故調查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