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原理學習指導與練習(第3版)》是《統計學原理》的配套教材,將統計學原理課程的重點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并以判斷題、填空題、簡答題和計算題的形式再現。《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配套系列)·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通用教材:統計學原理學習指導與練習(第3版)》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在內容和選題上,注意聯系實際,難度適中,通俗易懂,是一本高職高專學生合適的學習輔導書。
本書是《統計學原理(第三版)》教材的配套教材。書中將統計學原理課程的重點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并以判斷題、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和計算題等多種形式再現,讓學生動手練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本書由學習指導(包括基本要求和主要內容)與復習演練題兩部分組成。在編寫過程中,著重闡述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力求實用性和針對性。在內容處理和選題上,注意聯系實際,難度適中,通俗易懂,是一本非常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輔導書。本書第一版出版以來,被高職院校廣泛采用,受到了較好的評價,在第二版的基礎上,根據《統計學原理(第三版)》的教材內容,對本教材進行了修改和增訂,以適應當前教學的需要。
參加本書編寫的同志有:鎮江高等專科學校吳惠榮、馬蘭珍、江志堃,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孫顯錄,淮南聯合大學夏玉榮、周五七,蘇州職業大學翁雪琴、董蕓,青島職工大學李滄分校王濤宇。另外,泰州職業技術學校葛茂宏,上海商業技術學院崔琿,東南職業大學無錫分校高春津也參加了本書的編寫工作。同時,在本書編寫過程中,這些學校的領導給予了大力支持,許多同志做了許多具體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妥之處,希望使用本書的教師和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1 總論
1.1 學習要點
1.2 復習演練題
2 統計調查
2.1 學習要點
2.2 復習演練題
3 統計整理
3.1 學習要點
3.2 復習演練題
4 綜合指標
4.1 學習要點
4.2 復習演練題
5 時間數列
5.1 學習要點
5.2 復習演練題
6 統計指數
6.1 學習要點
6.2 復習演練題
7 抽樣推斷
7.1 學習要點
7.2 復習演練題
8 相關與回歸分析
8.1 學習要點
8.2 復習演練題
9 統計圖
9.1 學習要點
9.2 復習演練題
10 統計分析與評價
10.1 學習要點
10.2 復習演練題
1 總論
本章共5節,基本上分為兩類。一是從第1節到第4節,從總體上闡述統計學的一般問題,包括統計學的涵義、統計學的研究對象、統計學的研究方法、統計學的分類及其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統計學的基本范疇等。另一是第5節中敘述統計的組織和管理,包括國家統計的任務、職能,統計組織機構體制,統計領導、管理及其職責,統計法制建設等。
1.1 學習要點
1.統計的涵義
統計一詞通常有三種涵義,即統計工作、統計資料、統計學。
(1)統計工作。即統計實踐,它是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進行數量方面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動過程。
(2)統計資料。指統計實踐活動過程所取得的各項數字資料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實際資料的總稱。
(3)統計學。是關于研究客觀現象的總體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的科學。
統計的三種涵義形成兩種關系,即統計工作與統計資料是統計活動與統計成果的關系;統計工作與統計學則是統計實踐與統計理論的關系。它們相互影響,關系密切。
2.統計學的研究對象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客觀現象的總體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統計學提供研究方法,通過研究客觀現象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以探索現象總體的規律性。客觀現象既包括社會現象,也包括自然現象,甚至還包括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統計學與統計工作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它們的研究對象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