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醫療學》分《社區護理》、《預防與急救》、《診斷與研究》三冊,它們從“社區”所承擔的使命出發,集中西醫之長,遵循“是醫即用”的原則,從實用著手,向讀者傳授服務技能。
《社區衛生醫療學——社區護理》在第一章引入了一個新概念——將一個生物人分解成解剖人與非解剖人兩種人,然后根據這兩種人的概念引入不同的護理內容、護理要求、護理方法、護理診斷。本分冊有十二章,分別介紹了“社區衛生醫療”的特點與要求、“社區”整體護理的內容、觀念與工作方法,對護理診斷作了詳細介紹,在傳授多種護理技能的同時,設專門章節講述了醫務人員與社區居民(患者)間的溝通技巧,本書在書末附錄部分摘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供社區醫療行政部門及社區醫療工作者參考。
本書適合社區醫務工作者及社區居民閱讀,也適合中、初級醫護人員閱讀。
第一章 人
第一節 解剖(生理)人
第二節 非解剖(生理)人
第二章 社區衛生醫療概述
第一節 社區的概念
第二節 社區衛生醫療護理
第三節 社區衛生醫療的內容
第四節 社區衛生醫療護理的要求
第三章 整體護理
第一節 整體護理的內涵
第二節 解剖人與非解剖人的關系
第三節 非解剖人與自然界的關系
第四節 整體護理中幾個重要的觀念
第五節 整體護理的工作方法
第四章 護理診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護理診斷的排列順序
第三節 臨床護士的每日工作程序
第四節 如何具體制定一份護理計劃
第五節 148項護理診斷的名稱、定義
第六節 44項常用的護理診斷的詳細說明
第七節 合作性問題——潛在并發癥
第五章 護理基本技能(一般護理技能一)
第一節 生命體征的觀察與檢測技能
第二節 標本采集技能
第三節 包扎技能
第六章 “非解剖人”的護理要術(一般護理技能二)
第一節 起居護理技能
第二節 情志護理技能
第三節 飲食護理技能
第四節 病情觀察
第五節 輸液、輸血護理技能
第六節 病后恢復期調護
第七節 家庭病床護理
第八節 晨間特別護理
第九節 晚間特別護理
第十節 病人運送護理
第十一節 病人的臥位安全護理
第十二節 病人臥位更換的方法
第十三節 臥床病人的床鋪整理與床單更換法
第十四節 保護具的應用
第七章 “非解剖(生理)人”的護理要求(一般護理技能三)
第一節 口腔護理
第二節 頭發護理
第三節 皮膚護理
第四節 壓瘡的預防和護理
第五節 排泄護理(排尿護理)
第六節 排泄護理(排便護理)
第八章 常見病護理要術(一般護理技能四)
第一節 發熱病人的護理
第二節 胃痛病人的護理
第三節 消渴(糖尿病)病人的護理
第四節 中風病人的護理
第五節 出血病人的護理
第六節 抽搐病人的護理
第七節 神昏病人的護理
第八節 腫瘤病人的護理
第九節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護理
第十節 常見傳染病的護理與管理
第九章 用藥的護理要術(一般護理技能五)
第一節 給藥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藥物過敏試驗基本知識
第三節 注射藥液的基本知識
第四節 吸入式給藥(吸入療法)的基本知識
第五節 霧化吸入療法
第六節 中醫藥物護理與操作
第七節 換藥護理
第八節 縫合與拆線
第十章 常見特殊護理手法及護理操作
第十一章 社區非常用特殊護理手法及護理操作
第十二章 護患間溝通技能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