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中觀察與理論的關系問題,是科學哲學中實用性最強的一個核心問題。本書從討論歸納問題開始,對科學歷史上影響深遠、甚至深入骨髓的歸納主義觀念從邏輯和認識論上進行了深入的解剖;進而討論科學理論的建構及其方法、科學理論和科學解釋的特點與結構,并深入討論了科學理論的檢驗結構與檢驗邏輯,強調觀察滲透理論并依賴于理論,科學中的實驗與觀察實際上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任何理論;在此基礎上討論人類不可回避的認識論困境科學的目標。作者所構建的科學三要素目標模型,被學術界評價為迄今為止國際間在相關問題上最好的一個模型,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了科學理論的評價模式。
本書既對科學哲學重要基本問題和理論學說進行介紹和評析,又融入作者獨創性工作和深入思考,屬于中高級層次的科學哲學普及讀物,對于科技工作者和理工科博士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親和力,同時對于科技哲學的專業同行和研究生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很好地實現了學術性與普及性的融合。
林定夷,男,1936年出生于杭州,中山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曾兼任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評審專家,教育部科學哲學重點研究基地(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首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方法論專業委員會理事,華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編委,《科學技術與辯證法》編委;目前仍兼任國家自然辯證法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方法論專業委員會顧問,華僑大學問題哲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出版學術專著《科學研究方法概論》《科學的進步與科學目標》《近代科學中機械論自然觀的興衰》《科學邏輯與科學方法論》《問題與科學研究:問題學之探究》《科學哲學:以問題為導向的科學方法論導論》,編撰大學教程《系統工程概論》,主編《科學社會成才》,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學術研究成果曾獲得首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全國自然辯證法優秀著作獎二等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首屆廣東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
目錄
第一章 科學理論是從實驗觀察的基礎上歸納出來的嗎:歸納問題
第一節 科學中的歸納主義與庸俗哲學的根源
第二節 何謂歸納,歸納和演繹
第三節 歸納問題:歸納原理合理嗎
第四節 科學中是否存在歸納,何處有歸納
第二章 理論的建構
第一節 發現和發明的模式,直覺的作用
第二節 抽象與具體方法之重構
第三節 類比與聯想 /
第四節科學理論的建構與編故事
第三章 科學理論與科學解釋
第一節 科學理論的特點與結構
第二節 科學解釋的特點與結構
第四章 實驗與觀察,觀察滲透理論
第一節 實驗與觀察
第二節 測量儀器中的認識論問題
第三節 關于觀察的客觀性
第四節 觀察依賴于理論
第五節 重要的是把實驗和觀察當作理性活動來把握
第六節 事實的發現與理論的發明
第五章 科學理論的檢驗結構與檢驗邏輯
第一節 論科學理論的檢驗結構與檢驗邏輯
第二節 再論科學理論的檢驗結構與檢驗邏輯
第三節 檢驗證據的價值與干凈的實驗
第六章 科學的目標,科學進步的三要素目標模型
第一節 科學進步與科學目標
第二節 科學進步的三要素目標模型科學的實際可檢測的目標
第三節 個案分析
第四節 蘊涵的結論
第七章 科學理論的評價
第一節 科學理論評價問題的實質和意義
第二節 關于科學理論評價的傳統理論
第三節 科學理論的評價:我們的見解
附錄 交流:我從事科學哲學的一些體會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