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掌握結構專業考試的要點,保證復習的效率與效果,是每一個應試者zui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全書按照考試科目的順序劃分章節,每章對考生在復習應考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陷阱、要點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和解析,對解題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問題給予提示,使考生能全面理解知識點并掌握解題技巧。本書試圖把各個科目中的基本考點,以易錯點→流程圖→易考點→典型考題→考題精選作為一個小節,形成一個復習小單元的形式呈現給考生,這也符合工程師們的認知習慣,也可以提高應試者的復習效率。本書內容可以直接在考試中應用,節省翻閱規范的時間,避免匆忙中忘記相關條文而導致失分的情況。本書精選了典型考題,對相應的知識點給出了示例,以方便考生復習,增強實戰效果。
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掌握結構專業考試的要點,保證復習的效率與效果,是每一個應試者在復習中希望達到的效果之一;這也正是作者試圖幫助廣大考生解決的問題。本書試圖把各個科目中的基本考點,以易錯點→流程圖→易考點→典型考題→考題精選作為一個小節,以一個專項訓練的形式呈現給考生,提高應試者的復習效率;本書內容也可以在考試中直接應用,節省大家翻閱規范的時間,避免匆忙中忘記相關條文導致失分的情況。在編寫過程中,我們著力把本書打造成一本“面向對象”的注冊結構專業考試書(對象為考題與考生)。縱觀歷年考題,我們不難發現:考題的內核是考試大綱,考試大綱的核心是相關專業規范(規程),專業規范的要點內容是相對固定的。考題中80%左右的內容是緊緊圍繞這些要點內容來考核的,每年變化的是考核的形式、要點的組合方式,而不變卻是這些要點內容。
全書以考試科目的順序劃分章節,每章以規范條文順序為主線展開講解。對解題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問題給予提示,使考生能全面理解這些要點并充分掌握解題技巧。畢竟,注冊考試僅僅是一個執業資格考試,考核的是對本專業基本的、核心的知識掌握情況,雖然注冊結構考試已歷經十余載,考題難度日漸增大,但就目前而言,考試的核心要
求卻未有根本性的改變。本書正是基于此種認識,對各相關科目主要規范的核心條文,進行了深入的解析,明確了相關條文之間的關系、指出易錯點,并精選考題作為示例,以期考生在有限的復習時間里做到事半功倍。當然,也正如此,有些規范條文暫未納入本書的視野之內,考生可參考相關資料予以補充。
為了適當地減少版面,在書中我們對連鎖考題的大題干僅出現一次,后續題目如果需要查看大題干的內容,我們采用了交叉引用的方式[如大題干參見精選考題1-3(P36)],請讀者在使用本書時予以注意。
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相關的規范標準、政策文件和文獻資料,在此一并致謝。由于編者水平有限,不足和錯誤之處,懇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全書由馬瑞強任主編,李傳濤、胡田亞、郭猛、吳彥林、黃榮、朱海、宋佃泉、鞏艷國、石立春、韓富江、李建鋒、祖慶芝、歸達、田梅青、馮立崗、劉長春等參與了編寫工作。
購買正版者,請刮開封底圓形防偽標,輸入全部文字,不是封底ISBN號。購買盜版者,無需費力加群。支持正版,我們將支持你的考試。加入時,請輸入封面防偽標內的密碼,每本正版圖書均有唯一防偽碼,不可重復使用,請勿與人交流此防偽碼;并將群名片改為“省—城市—姓”,比如“京—東城—李、粵—廣州—程”等進行交流。
編者
2016年1月
簡要目錄:
前言
上冊
1鋼筋混凝土結構1
2鋼結構110
3砌體結構238
下冊
4木結構347
5地基基礎377
6高層建筑結構507
7橋梁結構618
詳細目錄:
1鋼筋混凝土結構1
1.1考試大綱、歷年考點及規范概覽8
1.1.1考試大綱8
1.1.2混凝土結構歷年考題在規范中的分布(表1-1~表1-3)8
1.1.3常考條文(表1-4、表1-5)13
1.1.4《混規》中的強制性條文(共14條)15
1.2基本設計規定16
1.2.1結構基本概念(流程圖1-1、表1-6、表1-7)16
1.2.2結構上的作用取值---《混規》第3.1.4條(表1-8)17
1.2.3結構構件極限狀態的計算或驗算內容---《混規》第3.3.1條和第3.4.1條(表1-9)18
1.2.4結構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劃分及要求---《混規》
第3.4.2條和第3.4.3條(表1-10)18
1.2.5結構重要性和設計使用年限及荷載分項系數---《混規》
第3.3.2條(表1-11~表1-13)19
1.3材料與結構分析20
1.3.1各類混凝土結構最低強度等級與設計參數---《混規》
第4.1.2條(表1-14、表1-15)20
1.3.2鋼筋設計值---《混規》第4.2.3條(表1-16、表1-17)21
1.3.3并筋---《混規》第4.2.7條(圖1-1、圖1-2、表1-18)21
1.3.4鋼筋代換---《混規》第4.2.8條22
1.3.5桿系結構的計算簡圖22
1.3.6T形、I形及倒L形截面受彎構件翼緣計算寬度---《混規》
表5.2.423
1.4通用資料24
1.4.1鋼筋混凝土構件縱向鋼筋保護層厚度取值---《混規》
第3.5.2條、第8.2.1條24
1.4.2截面有效高度的取值---《混規》第9.2.1條24
1.4.3界限受壓區高度---《混規》第6.2.1條、第6.2.6條、第6.2.7條25
1.4.4鋼筋混凝土正截面承載受力類型26
1.5受彎構件計算27
1.5.1矩形、倒T形截面29
1.5.2I形、T形截面31
1.5.3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混規》
第5.2.4條、第6.2.10條、第6.2.11條32
1.5.4其他情況下受彎承載力的計算34
1.5.5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混規》第6.3.1條35
1.5.6斜截面受剪防止斜拉破壞的條件36
1.5.7受彎構件受剪計算---《混規》第6.3.4條、第10.1.13條37
1.6受壓構件計算39
1.6.1軸心受壓和偏心受壓柱的計算長度---《混規》表6.2.20-140
1.6.2框架柱的計算長度---《混規》表6.2.20-242
1.6.3二階彎矩效應---《混規》第6.2.3條43
1.6.4考慮二階效應后的彎矩與配筋計算---《混規》
第6.2.4條、第6.2.5條43
1.6.5普通箍筋的柱計算---《混規》
第6.2.10條、第6.2.15條、第8.5.1條、第9.3.2條46
1.6.6配置間接鋼筋約束混凝土的受壓構件計算---《混規》
第6.2.16條、第6.2.20條、第8.5.1條48
1.6.7偏心受壓構件受剪計算---《混規》第6.3.12條、第6.3.13條48
1.6.8偏心受壓截面的配筋計算---《混規》
第6.2.5條、第6.2.7條、第6.2.17條49
1.7受拉構件計算52
1.7.1偏拉構件縱向配筋計算---《混規》第6.2.23條、第8.5.1條52
1.7.2偏心受拉構件配箍計算---《混規》第6.3.14條55
1.8受扭構件計算56
1.8.1受扭構件概覽56
1.8.2受扭構件的類型56
1.8.3受扭構件截面要求---《混規》第6.4.1條57
1.8.4不進行構件受剪扭承載力計算的條件---《混規》第6.4.2條58
1.8.5受扭構件塑性抵抗矩---《混規》第6.4.3條59
1.8.6矩形截面純扭構件---《混規》第6.4.4條、第9.2.5條60
1.8.7T形和I形截面純扭構件---《混規》第6.4.5條60
1.8.8箱形截面鋼筋混凝土純扭構件---《混規》
第6.4.3條、第6.4.4條、第6.4.6條60
1.8.9矩形截面壓扭鋼筋混凝土構件---《混規》
第6.4.3條、第6.4.4條、第6.4.7條61
1.8.10一般剪扭構件---《混規》
第6.3.4條、第6.4.2條、第6.4.4條、第6.4.8條61
1.8.11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獨立剪扭構件---《混規》
第6.3.4條、第6.4.4條、第6.4.8條63
1.8.12T形和I形截面剪扭構件64
1.8.13箱形一般剪扭構件---《混規》
第6.3.4條、第6.4.4條、第6.4.8條、第6.4.10條64
1.8.14箱形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獨立剪扭構件---《混規》
第6.4.8條、第6.4.10條66
1.8.15拉扭構件---《混規》第6.4.11條66
1.8.16彎剪扭構件---《混規》第6.4.12條67
1.8.17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混規》
第6.4.14條、第6.4.17條67
1.9受沖切構件計算67
1.9.1受沖切構件概述67
1.9.2不配置抗沖切鋼筋板的抗沖切驗算---《混規》第6.5.1條69
1.9.3配置抗沖切鋼筋板的抗沖切驗算---《混規》
第6.5.1條、第6.5.3條、第6.5.4條、第9.1.11條71
1.9.4有孔板的抗沖切驗算---《混規》
第6.5.1條、第6.5.3條、第6.5.4條、第9.1.11條72
1.10局部受壓計算74
1.10.1配置間接鋼筋局部受壓驗算---《混規》
第6.6.1條、第6.6.3條74
1.10.2局部受壓計算參數(表1-34)75
1.11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77
1.11.1三級裂縫寬度驗算---《混規》
第7.1.1條、第7.1.2條、第7.1.4條、第3.4.5條77
1.11.2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撓度驗算---《混規》
第3.4.3條、第7.2.1條、第7.2.2條82
1.11.3無裂縫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撓度---《混規》
第7.2.1條、第7.2.2條、第7.2.5條、第7.2.6條84
1.12構造規定86
1.12.1配筋率計算式(表1-38)86
1.12.2框架頂層---《混規》第9.3.8條、第11.3.7條87
1.12.3附加橫向鋼筋---《混規》第9.2.11條88
1.12.4附加箍筋(吊筋)承載力表88
1.12.5折角兩側的全部附加箍筋---《混規》第9.2.12條89
1.12.6鋼筋綁扎連接---《混規》第8.4.2條91
1.12.7普通鋼筋基本錨固長度---《混規》第8.3.1條91
1.12.8鋼筋錨固長度修正系數的取值匯總---《混規》
第8.3.2條(表1-42)92
1.12.9鋼筋的錨固---《混規》第8.3.1條、第8.3.3條、第8.3.4條92
1.12.10抗震錨固長度---《混規》
第8.3.1條、第8.4.4條、第11.1.7條、第11.6.7條92
1.12.11鋼筋的搭接---《混規》第8.3.1條、第8.4.3條、第8.4.4條93
1.12.12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表1-43)94
1.13結構構件的基本規定95
1.13.1牛腿---《混規》第9.3.10條、第9.3.11條、第9.3.12條、
第9.3.13條95
1.13.2直錨筋預埋件、彎折錨筋預埋件---《混規》
第9.7.1條、第9.7.2條、第9.7.3條、第9.7.4條、第9.7.5條98
1.14《混規》附錄100
1.14.1近似計算偏壓構件側移二階效應的增大系數法---《混規》附錄B100
1.14.2鋼筋混凝土疊合式受彎構件承載力---《混規》附錄H102
1.14.3疊合式受彎構件的裂縫、撓度計算---《混規》附錄H102
1.14.4深受彎構件的一般計算規定---《混規》附錄G105
1.14.5深梁的計算與配筋規定---《混規》附錄G106
1.14.6混凝土結構抗震在《混規》與《抗規》相關內容的對照表
(表1-45)107
流程圖目錄
流程圖1-1鋼筋混凝土相關規范的關系圖16
……
……
流程圖1-65近似計算偏壓構件側移二階效應的增大系數(《混規》附錄B)101
精選考題
精選考題1-1:界限相對受壓區高度(2003年一級題9)26
精選考題1-2:墻體下端截面每米寬的受彎承載力設計值(2011年一級題11)33
精選考題1-3:最小箍筋配置(2009年一級題7)36
精選考題1-4:支座截面處梁的箍筋配置(2012年一級題5)38
精選考題1-5:廠房柱在排架方向的計算長度l0(2005年一級題9)41
精選考題1-6:角柱滿足柱底正截面承載能力要求的單側縱筋截面面積
(2013年一級題15)46
精選考題1-7:對稱配筋時柱單側所需的鋼筋(2012年一級題12)52
精選考題1-8: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不考慮抗震),最不利截面的縱向鋼筋
(2013年一級題10)54
精選考題1-9:梁支座截面的箍筋配置(2007年一級題3)55
精選考題1-10:梁中箍筋配置(2013年一級題13)58
精選考題1-11:梁端箍筋配置(2013年一級題14)63
精選考題1-12:箍筋配置(2009年一級題8)65
精選考題1-13:板與柱沖切控制的柱頂軸向壓力設計值(2013年一級題11)70
精選考題1-14:樓板的抗沖切承載力設計值(2014年一級題11)73
精選考題1-15:支座梁頂面裂縫最大寬度(2013年一級題2)80
精選考題1-16:梁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影響的撓度(2012年一級題4)84
精選考題1-17: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作用下受彎構件的短期剛度Bs板的最大撓度
(2010年一級題4)85
精選考題1-18:梁端上部縱筋最大配筋面積(2013年一級題3)87
精選考題1-19:折梁兩側的全部附加箍筋(2008年一級題10)90
精選考題1-20:l1+l2最合理的長度(2003年一級題10)93
精選考題1-21:搭接接頭中點之間的最小間距(2012年一級題15)94
精選考題1-22:牛腿頂部所需要配置的最小縱向鋼筋面積(2005年一級題11)96
精選考題1-23:埋件可以承受的最大集中力設計值(2013年一級題9)99
精選考題1-24:上柱在排架方向考慮二階彎矩影響的軸壓力偏心距增大系數
(2006年一級題13)101
精選考題1-25:疊合梁跨中彎矩設計值(2008年一級題11)104
精選考題1-26:疊合梁支座截面的剪力設計值與疊合面受剪承載力的比值
(2008年一級題12)104
精選考題1-27:深梁跨中截面受彎承載力設計值(2008年一級題6)105